一手企劃

中古車平台生態調查分析報告~連載01

2017.03.24  作者:Koichi  

  • 0
  • 分享

  
下一集(連載 02):

 

(文/台灣市場研究的日本人,2手車訊)

 

 
  

怎麼買中古車?要注意哪些?我們這一次的報告為的是通過販售中古車平台上的統計數字分析,讓大家了解中古車行業的生態以及真相。在報告裡的主要調查日期是去年11月24日(前後三天)。我們希望消費者不要以為中古車產業在 “台灣,沒救了” 。肯定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

 

第一步是要勇敢面對問題。消費者的選擇可以幫助中古車行業進行改善。所以公開公正的中古車平台要引導消費者的正確選擇。但平台是所謂的廣告平台,而不是EC電商平台,業者誤以為平台不要負責中古車物件的安全性。結果,無意中推薦詐騙商家。不管平台怎麼管制或檢舉,該平台上的物件和商家的屬性代表各平台管制的能力和意願。2手車訊是中古車媒體/平台。雖然難度比較大,但我們要繼續努力加強管制,並希望這份報告能夠貢獻台灣市場的正常化。 

 

“千萬不要買中古車,沒辦法。台灣人就這樣” 。
 

我經常聽到的是台灣人的自貶性話語(作者是日本人)。在台灣買中古車的騙術很多:常態性的調表、隱瞞事故經歷、裝不知道瑕疵的存在。還有很多:騙取訂金、A車B車(交車時惡意換車)、轉賣個資、“空氣車”。有些老闆不滿意地說“空氣車”並不是騙術,“因為剛剛賣掉了”。他說確實存在過好條件的車輛。這些邏輯不正常。每次打電話,他說 “有” ,到了現場就說 “沒有” 。這不是騙術嗎? 

 

在戰敗後國家經濟發展階段的日本,當時並沒有完善公平交易的機制,過去的國民沒有公正交易的價值觀。典型的一個領域就是中古車。在沒有大企業,也沒有得到政府關注的環境下,一直保留行業的陋習和黑社會的影子。當泡沫經濟破裂之後,人們才會注意到中古車市場的重要性。勇敢的企業出來了,平台也革心管制了,通過十幾年的努力,今天的日本中古車行業取得了既透明又公正的遊戲規則。但不要認為日本人才能做到這地步。以我(作者)來看,兩個國家面臨的情況其實沒有兩樣。 
 

 

我們公司的股東是“GOO”,是日本最大的汽車平台。台灣最古老的2手車媒體被他們收購之後,慢慢具備一些武器。2016年初,我們自己決定開始管控中古車市場。從遠離黑心車商,到培養好店車商都是我們公司的新使命。當做了一年的實際行動之後,我們證明台灣存在著接近200家的好店好老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們還願意學習改善、成長、品牌化。“品牌”思路指的是不能辜負客戶的信賴和期待,並願意付出。
 

 

 
所以以吳育青為領導的2手媒體給了好店家一個識別叫做“好店”。讓店家接受七大承諾、全場鑑定、培訓課程。如果我們發現嚴重的違規行為,就要把實名公佈。低價物件被我們人工檢舉並確認低價的原因。七大承諾包含:
 

  ①車輛行照的確認、

  ②實車實價、

  ③事故經歷公開、

  ④退車規則的明訂、

  ⑤不詐騙訂金、

  ⑥不強迫性的推銷、

  ⑦消費者個資的安全管理。

以我了解,七大承諾都是目前台灣最高標準。並且我們媒體也要承諾好好引導台灣的車商,為了保護且滿足消費者,讓車商以正面行為努力改善購車體驗。所以我們絕不會刊登黑心車商的廣告。一聽到客戶投訴、曖昧行為、灰色地帶,我們都會派人了解問題的真相。 
 

 

OK,那麼從此我們要討論報告的重點吧。有一個指標讓大家思考。那就是

 
 

       刊登台數和當地人口的比率

 

比如說在日本有兩大汽車平台。一方是我們的母公司Goo-net。我舉出三個地區:以日本首都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佔據日本全人口的百分之33。那關東地區的刊登台數在兩大平台的總數上大概分別佔據百分之30。這意味著兩個比率比較接近。我們換成北海道和九州島,都是一樣。當地人口多少,當地刊登台數也多少。這肯定是成正比。再來看一下以大阪京都為首的關西地區以及四國島,還是一樣。

 
 
 
 
 
 
 

日本兩大平台各自都禁止同一車輛重複刊登。所以,各平台顯示40萬台,絕不會有同一車輛。我們台灣的2手車訊平台也採用這規則。平台監督每家車商的行為,同時派人(鑑定師)確定每一台車都是不重複的車身號碼。但我們冷靜思考一下,這不是理所當然嗎?沒什麼了不起。車商為什麼還要付出兩三次廣告費刊登同一台?這就是台灣市場的盲點。下一集,讓大家認識台灣市場的獨特邏輯。敬請期待。 

  
下一集(連載 02):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