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實戰
[改裝實戰] 父親的遺物、我來照顧(下) 日產雪菲柔Cefiro 3.0翻修改造!
2021.05.17 作者:童秉豐 圖片來源:童秉豐

車輛/大觀烤漆、阿益工作室
移植手排變速箱
電子手煞+ X-trail方向盤
除了外觀部分,動力部分則以翻修車上原本搭載的VQ30DE引擎為主,車主在老車翻修達人-阿益工作室的協助下,將整顆引擎卸下後,將所有皮帶、惰輪、水泵浦、墊片、大小水管、引擎線組、老化感知器、煞車總泵等全部換新,並且從國內殺肉場中找到一顆VQ20DE使用的五速手排變速箱+手排儀錶板,回來幫愛車改成手排車,且這顆手排變速箱採用密齒比設定,車速120km/h時轉速已達3200rpm,雖然高速行駛比較耗油,不過3.0L+密齒比手排,起步加速貼背感相當強烈。去買手排變速箱時,殺肉場老闆還不知道原來Cefiro 2.0L有出手排車,也好在還找得到手排變速箱,讓車主可以不用大費周章從國外買,省卻不少麻煩。
車身上特殊的顏色是採用保時捷砂金綠Aventurine Green的色漆進行全車噴塗,金油則是選擇鸚哥923-447自動修復,讓車輛外觀有了良好的底子。
動力以翻修車上原本搭載的VQ30DE引擎為主,車主在老車翻修達人-阿益工作室的協助下,將整顆引擎卸下後,將所有皮帶、惰輪、水泵浦、墊片、大小水管、引擎線組、老化感知器、煞車總泵等全部換新。
此外,車主還將新款X-Trail的三幅方向盤移植到車上,並且換上MBQ無線CarPlay 主機,在阿益工作室精湛的手藝下,方向盤上的快撥鍵還可以控制主機,讓車內影音享受可以超越原廠外,運動感十足的方向盤,也讓這部Cefiro多了些年輕氣息。
而筆者也發現原本的手煞車已改成電子手煞車,採用的方案是以Subaru WRX原廠電子手煞車卡鉗,搭配BMW X6手煞車按鈕與電子控制盒來進行,車主按壓按鈕後會送訊號給電子控制盒,之後在送電給後卡鉗上的馬達,馬達會作動的幾秒後停止,同時也會讓儀錶上的煞車燈號亮起或熄滅,算是相當完整的改裝。
車主幸運地找到一顆VQ20DE使用的五速手排變速箱+手排儀錶板,回來幫愛車改成手排車,且這顆手排變速箱採用密齒比設定,搭配3.0L引擎起步加速貼背感相當強烈。
車主還將新款X-Trail的三幅方向盤移植到車上,並且換上MBQ無線CarPlay主機,方向盤上的快撥鍵還可以控制主機,讓車內影音享受可以超越原廠外,運動感十足的方向盤,也讓這部Cefiro多了些年輕氣息。
從原廠座椅的狀況來看,可以得知這部車的前車主真的非常顧車,內裝的狀況如新,不過車主還是打算重新翻修過,已它想要的風格進行改造。
原本的手煞車已改成電子手煞車,車主按壓手煞車按鈕後會送訊號給電子控制盒,之後在送電給後卡鉗上的馬達,馬達會作動的幾秒後停止,同時也會讓儀錶上的煞車燈號亮起或熄滅,算是相當完整的改裝。
底盤部分,則已換上AirForce氣壓避震+Level Down App控制系統,讓車主可以隨需求立即調整車高,兼具視覺與實用性。煞車則採用前對向六活塞卡鉗+355mm浮動式碟盤,後輪則同樣採用355mm的雙片式加大碟,輪圈為流用自車主另一部愛車-Subaru WRX的原廠18吋輪圈,只是要加裝輪距墊片,除了讓胎圈往外擴之外,也要讓中央軸孔可以互相對應。目前這部車未來還會進行內裝大幅翻修,屆時再提供更多的資訊給大家。
前煞車採用對向六活塞卡鉗+355mm浮動式碟盤,輪圈為流用自車主另一部愛車-Subaru WRX的原廠18吋輪圈。
底盤部分,則已換上AirForce氣壓避震+Level Down App控制系統,讓車主可以隨需求立即調整車高,兼具視覺與實用性。
改裝明細表:
■保時捷砂金綠Aventurine Green色漆■鸚哥923-447自動修復金油■Autech前後保桿■J-carbon訂製側裙■Nismo March修改V Motion水箱護罩■前Logo+你上汽車(承洋壓克力訂製) ■WRX原廠霧燈+轉向輔助■訂製霧燈座■Osram日行燈■A32 Cefiro wagon大燈■Gamas HID魚眼■GMS-X led複眼■AirForce氣壓避震■Level Down App控制系統■Brembo 18Z+355mm前煞車■WRX原廠電子卡鉗+355mm後煞車■WRX原廠輪框■日規燻黑處理後燈■全車膠條/飾條更新■MBQ無線CarPlay主機(浚程影音)■中船、面板(承洋壓克力訂製)■BMW X6手煞車開關■J31 X-Trail方向盤■BMW E30中央出風口■引擎線組更新/全車水管更新/引擎室零件耗材更新■底盤零件耗材更新(祥達底盤車業)。
[改裝實戰] 父親的遺物、我來照顧(上) 日產雪菲柔Cefiro 3.0翻修改造!
相關文章
-
不是手排就不配稱作車! 過去只追求手排車型的人現在為何換乘自排車?...
-
那個Crown竟然也有旅行車!? 而且還是黑手黨級!? 盤點1990年代的高性能運動型旅行車...
-
【集評】250萬級距入門豪華電動SUV戰力分析(上)
Audi Q4 e-tron X BMW iX1 X Mercedes-Be... -
【改裝實戰】C-HR改裝作品三連發(上)
跨界休旅也能帥又殺... -
Toyota發表「新型C-HR+」與「新型bZ4X」! 擴大電動車產品陣容,計劃於2025年後半年進軍歐洲市場...
-
獨一無二的Type R! 以四門FF運動轎車大獲成功的Honda第一代Integra Type R...
-
隆重登場 Toyota Crown Estate
-
重量級國產中型SUV首度亮相
Hyundai Mufasa第2季國內登場... -
Suzuki「誤打誤撞」推出的車型? 在旅行車戰國時代中成為伏兵?...
-
【改裝實戰】夠低才能行走江湖(下) Volvo V60 T5超地趴式樣...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