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體驗
【試駕】搶進藍海
BMW i4 eDrive40
2022.09.19 作者:莊智顯 圖片來源:顧宗濤
●建議售價 255萬元
●續航里程 493~590km(WLTP)
●原廠保固 3年不限里程
●討喜之處 動感四門轎跑身形、敏銳暢快操控反應
●遺珠之憾 油電雙生策略帶來諸多設計上的妥協
受到電池組擺放在車身底部的影響,多數電動車為求車室空間足夠且恰好因應現今休旅潮流、紛紛朝向高頂式的SUV或跨界掀背發展,除了強調低扁跑車風格的Porsche Taycan之外,實用四門房車型式的純電車僅有Tesla Model 3一種選擇,直到全新BMW i4的出現,這樣的情況終於開始變得有所不同……
無論從車身尺碼或車型代號G26,都不難看出i4是以新一代4 Series Gran Coupe衍生而來的電動版本,這樣油、電雙生的共通關係似乎也已成為BMW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像是新一代7 Series與X1車系發表時,i7與iX1也同步亮相一樣。而去年3月首度於線上發表量產版定裝照的全新i4,則同樣受到晶片短缺與原廠生產排程等因素影響,雖然總代理汎德自11月起即展開接單預售作業,但直到今年5月底才透過新聞稿宣布正式上市,提供eDrive40與M50兩款車型選擇,售價則比預售時期均調漲5萬為255萬元與310萬元。
主打動感四門轎跑
雖說i4是與4 Series Gran Coupe共用車體設計而生,但事實上i4的設計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首演、並曾登上2020台北新車大展舞台的i Vision Dynamic概念車,當時奠定的四門轎跑輪廓延續到2020年日內瓦車展亮相的i4 Concept,進一步確立車型命名與我們現在看到量產版本上的主要設計元素,就發展脈絡來看,甚至應該說4GC是以i4基礎所衍生的燃油版車型才對。
在相同的車身尺碼與新世代家族造型風格等前提下,i4與先前試駕的4GC第一眼印象確實難有特別明顯的差異,尤其是試駕車選用配備價值22.8萬元、目前提供優惠14萬元升級的Racing Package,不僅採用相同造型的M空力套件,由前葉子板散熱鰭孔延伸出的車側飾條亦由醒目的i專屬藍色改為亮黑處理,最能驗明正身的僅剩與iX同為封閉設計的巨型雙腎水箱護罩、帶有藍色外環的頭尾廠徽與車尾銘牌等,就連水箱護罩外框與後導流槽造型的i專屬藍色飾條,都可能會因為車色選擇而改搭深灰色式樣,開在路上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無法認出,對部分認為純電車就應該代表獨特先進、科技未來的消費者來說可能會有些失望。
科技氣息更上層樓
儘管未能比照iX換上更具未來感的嶄新車室鋪陳,不過i4也在原有的3、4 Series內裝架構之上,導入結合12.3吋數位儀錶與14.9吋多媒體觸控介面的一體式曲面螢幕,同時也針對車輛啟動鍵與排檔桿運用i專屬藍色點綴,在科技氣息上確實有所提昇,不過i4本身的專屬元素近乎為零;此外,隨著一體式曲面螢幕換上的iDrive 8.0控制系統在帶來華麗繽紛的主畫面呈現之餘,龐雜瑣碎的選單項目依然讓人一開始有些無所適從,而且i4因為車室內控鍵仍沿用3、4 Series搭載iDrive 7.0時期配置,未如iX或新一代2AT等車型加入子系統選單快捷鍵、熟悉後可快速進入調整各項功能設定,相形之下需要花更多時間在選單列中慢慢搜索想要使用的功能圖示。
在配備設定上,引進車型標配LED頭燈、迎賓光毯、智慧Comfort Access免鑰匙系統、Sensatec透氣皮質雙前座跑車座椅、Sensatec皮質儀錶檯包覆、環艙氣氛燈組、豪華型三區恆溫空調、車況抬頭顯示器、手機無線充電裝置、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無線智慧型手機整合系統、智慧語音助理2.0、手機數位鑰匙、360度環景輔助攝影、自動停車/倒車輔助系統,以及完整的5AU駕駛輔助系統等,無論豪華舒適或安全科技都在水準之上,性能旗艦M50則主要升級智慧雷射頭燈、電動玻璃天窗、M雙前座跑車座椅、harman/kardon音響系統等,55萬元的價差更多是關於運動化扮相、性能表現與底盤設定上。
強調敏捷動力輸出
不同於iX統一的前後雙馬達配置,i4 eDrive40採用單馬達純後驅設定,340hp/43.8kgm的最大輸出推動剛好超過2噸的車身,0~100km/h加速可於5.7秒完成,從數據上看似乎不比430i Gran Coupe(最大輸出245hp/40.8kgm)的6.2秒破百快上多少,但電動馬達輸出迅捷的特性在i4身上可謂是發揮得相當徹底,無論是Comfort、Sport,甚至是Eco Pro行車模式下,只要電門稍一加重便會有十分直接紮實的動力湧現,再搭配切換到B檔位後加減速都可在踏板收放之間控制的單踏板模式,能夠像以往的i3般輕巧自如地穿梭在車陣之中,好不快意!
就算來到上坡山路,i4 eDrive40依舊能夠展現出超乎預期的輕快感受,大多數時間僅需維持在踏板行程一半左右便可帶來順暢明快的駕駛步調,出彎時若刻意大腳電門到底車尾更會直接外甩、隨即引發動態穩定控制系統出手修正,整體性能水準幾乎能與過往六缸渦輪車型相媲美,絕對不是區區的入門水準;相對地,在立即飽滿的初段加速反應過後,i4 eDrive40便沒辦法如同先前試駕的iX xDrive40般,具備彷彿過往引擎轉速漸次攀昇的中後段延伸性,駕駛特性與樂趣營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本車搭載83.9kWh電池組,WLTP續航距離為493~590公里,但或許是近期試駕媒體操駕方式都較為熱血,取車時近滿電狀態(99%)下儀錶顯示可行駛距離僅有380公里,結束一天約200公里試駕行程後,剩餘電量來到35%、可行駛行程162公里,約略計算後得到3.64km/kWh的能耗表現,因為其中除高速長途與市區繞行外,還包含山路激烈駕駛、零百加速測試等非日常用車狀態,所得數據僅供參考,最重要的是整天行駛過程中剩餘電量與可行駛里程數據波動不大,能夠讓人放心地依照顯示數據規劃接下來的行程,並不會造成明顯的里程焦慮。
純正後驅躍動風格
與4GC相同,i4亦採用BMW旗下廣泛使用的CLAR後驅平台,懸吊結構亦採前麥花臣、後多連桿布局,較為特別的是,原廠工程師還為i4加入過往多用在5 Series Touring、6 Series Gran Turismo與7 Series等中大型旅行車或長軸旗艦上的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應是為了抵消車底電池組造成的整體配重變化與動態慣性影響。此外,試駕車因選配Racing Package而多出M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至於輪圈樣式雖有變化、但配胎尺碼仍維持標配的前245/45R18、後255/45R18不變。
受惠於不會過份扁平的配胎尺碼、電子懸吊與後軸自動水平氣壓懸載的通力合作,本車在Comfort模式下的行車質感相當輕柔舒適、Sport模式下也只是中後段支撐力較為提昇,初段吸震表現依舊迅速細膩,配合試駕4GC時便已印象深刻的出色車室隔音,在各種路況下都能給人愜意自在的駕乘感受,而隨著操駕激烈程度增加,靈活的後驅特性也逐漸浮現,轉動方向盤入彎時後軸多半會積極向外側帶出、藉此縮小轉向角度並降低推頭傾向,出彎時若刻意加重電門也能感受到活潑外甩的車尾動態,惟本車畢竟有著破2噸的重量,在高低起伏較大的路面免不了會有較為明顯的上下晃動,彎道中的動態俐落程度比起3 Series Sedan等燃油後驅車款也還是略有不足,不過若是僅與現今的量產電動車相比,整體操駕樂趣絕對能夠名列前茅。
試駕心得~堅守駕馭樂趣
為降低開發與製造成本,i4無可避免地選擇與4GC油電共生的方式登場,但原廠工程師不僅在底盤設定上下足工夫,甚至不惜用上後軸自動水平氣壓懸載來打造靈活後驅動態,維繫品牌駕馭樂趣傳統的用心與堅持令人敬佩。
相關文章
-
【車中泊】人氣輕型露營車新推出以Atrai為基礎車型的車款! Okamotors Miniature Cruise Atrai...
-
【車中泊】大幅升級!標配冷暖氣 講究睡眠品質的露營車Towa Motors「Wohn Exclusive Type RWB」...
-
累計訂單數突破2,300張!The All-New Ford Kuga上市首季勇奪國產中型SUV Top 2
龍年倒數優惠入主指定車... -
【車中泊】Volkswagen Type 2露營車改造記 挑戰嘗試FRP修復!...
-
【車中泊】明明就有一台進口露營車了 為何再購入一台露營改裝規格輕型車?...
-
【改裝實戰】寬體Model Y帥氣現身(上) 加寬5公分更霸氣...
-
【車中泊】為何露營車的基礎車型大多都是Toyota的車輛呢?...
-
【改裝實戰】「F81」M3 Touring現身!(上) S55B30引擎完整植入...
-
再見了Swift Sport Suzuki Swift Sport特仕車「ZC33S Final Edition」期間限定生產、3月...
-
2024 D1 Grand Prix Taiwan台南站 近距離感受D1車手魄力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