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百問
【百問】老車引擎積碳怎麼辦?
除碳心得大公開(上)
2024.04.18 作者:OPTION 圖片來源:OPTION編輯部

協力/快樂跑汽油精、台中瑞安汽車
在台灣擁擠的交通環境下,走走停停的路況,非常容易導致引擎內部出現積碳,使得車輛加速無力耗油,為何會有積碳產生?以及要怎麼要除碳才是最佳的方法呢?都是本單元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問題一:為何引擎會產生積碳?
積碳到底是什麼物質?又是如何產生?以及什麼部位較容易產生積碳?「積碳」顧名思義是一種碳化物,性質有點像家裡炒菜鍋底的黑碳,但硬度更高、厚度更厚,之所以會產生積碳,主因有兩個,分別是燃燒不完全與機油熱蒸發、油氣太多所導致,前者是汽油中的碳氫化合物、石蠟、膠質等,無法完全燃燒時所殘留下來的物質,然而為何無法完全燃燒呢?


排除引擎機件故障問題,經常在紅綠燈多的環境下開車,會因為油門踩放的頻率過快,而導致行車電腦無法精準計算噴油量,而出現噴油過濃的情況,且引擎燃燒過程也可能突然中斷,而導致氣缸內的汽油無法完全燃燒乾淨,就會在汽缸內產生積碳。另外,如果長時間冷車行駛,例如每天早上只開車10分鐘就熄火,或者節溫器卡住無法全關,就會因為引擎長期處於噴油較濃的冷車提速模式,而讓太多汽油殘留在汽缸內,進而使汽油中的膠質,與無法完全引爆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產生的微小碳粒並堆積在燃燒室的缸壁及火星塞上,形成燃燒室積碳。
至於機油熱蒸發油氣太多又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我們倒入引擎內的機油,都會盛裝於油底殼中,而引擎運轉時,油底殼內的機油溫度通常都高達100度,並且產生油氣,就像炒菜時的油煙一樣,這些油氣會透過PCV閥門而回收到進氣歧管內,如果油氣蒸發太多,就會在引擎內部許多機件上累積油垢,並且形成油泥,導致引擎效能降低。


問題二:積碳通常會出現在那些零件上?
既然引擎難免都會出現積碳,那積碳都會出現在那些零件上呢?帶來的負面影響又有哪些呢?如果依照引擎進氣方向來介紹的話,首先出現的零件就是節氣門上上,這往往是因為機油的油氣汙染所導致,附著的位置在節氣門背面,會導致引擎冷車或是開啟冷氣時,引擎提速不良出現抖動的情況,好在節氣門可以拆下來清洗,利用藥劑將油垢清洗下來,即可恢復正常。

其次則是進氣門,目前大多數車款的引擎,除缸內直噴系統外,噴油嘴的設置都位在進氣門外,朝汽缸內噴射,也就因為如此,進氣門上多少都會附著一些噴油嘴供油的油氣,然而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因進氣門約200度高溫,而使附著於其上的油氣逐漸產生化學變化,形成性質很像油漆的「黏稠膠狀物」,且這些膠狀物又會吸收更多的汽油,導致堆積愈來愈厚,甚至嚴重到整個進氣門背面都布滿,這也是積碳的一種。

事實上,負責供油的「噴油嘴」上也會發生引擎回火或高溫烘烤下,堆積不少黏稠膠質與硫化物於其上,影響噴油嘴的正常運作,使汽油噴射噴射後的霧化條件不佳,就像雨刷噴水頭一樣,正常可以呈現相當漂亮的傘狀水霧效果,但一旦阻塞就會噴出一整條的水柱。汽油霧化不佳燃燒速度就慢,燃燒不完全就會出現,相對積碳也就更容易產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況。其他像含氧感知器與觸媒轉換器也會堆積碳化物於其上,前者會影響其判讀能力、後者則會造成排氣通道阻塞、回壓變大、動力降低、難拉轉速的問題。
接下來則是活塞表面,此處也是出現積碳最多的地方,因為沒有燃燒完的汽油殘留物質,多半都會累積在活塞表面,並且在其上形成黑色的一層物質,積碳通常無法透過引擎本身的運轉來去除,例如拉高轉速等,實際效果有限,一定要靠外力除碳才行。最後則是燃燒室頂部,也是會出現大量積碳的地方。



【百問】老車引擎積碳怎麼辦?除碳心得大公開(下)
相關文章
-
Samsonite 迎 115 周年經典綻放 南港LaLaport 概念店盛大開幕 郭雪芙女神氣場全開 全球限量115 周...
-
【集評】250萬級距入門豪華電動SUV戰力分析(上)
Audi Q4 e-tron X BMW iX1 X Mercedes-Be... -
那個Crown竟然也有旅行車!? 而且還是黑手黨級!? 盤點1990年代的高性能運動型旅行車...
-
【改裝實戰】好爸爸Custin帥氣登場(上) 氣壓改造+碳纖維內飾+空力外觀...
-
《Taiwan Car Of The Year 車訊風雲獎》 Nissan Ariya獲選【2025年度風雲車】 Suzuki Swi...
-
大幅調降12萬元
Honda Civic e:HEV小改款登場 -
【改裝實戰】C-HR改裝作品三連發(上)
跨界休旅也能帥又殺... -
Subaru全新第六代「Forester」正式發表! 搭載2.5L水平對臥Strong Hybrid與1.8L直噴渦輪引擎...
-
【車聚】2025台灣改車文化無差別車聚 有改就可以來秀愛車...
-
最大966hp馬力達成!
Manhart TR950完工發表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