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汽車百問
  • 【百問】什麼是防禦駕駛?人體「主動」與「被動」安全觀念建立(上)

汽車百問

【百問】什麼是防禦駕駛?
人體「主動」與「被動」安全觀念建立(上)

2023.06.21  作者:OPTION   圖片來源:OPTION編輯部

  • 0
  • 分享

開車出門在外總是希望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不過面對多變的行車環境,如何確保每次出門都能安全返家,除了仰賴運氣外,養成正確的駕駛觀念與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這也是防禦駕駛中很重要的「人體主動式安全」配備。

防禦駕駛觀念一:發現視線死角請減速

馬路如虎口,面對多變且複雜的交通環境,想要提高行車安全,除了仰賴汽車本身的性能與安全配備外,如果能事前預測可能發生意外的機會,同時提早因應以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以主動取代被動,更能逢凶化吉,這也是防禦駕駛的核心價值。該怎麼做呢?在馬路上最容易造成交通意外發生的條件為「視線死角」,而會產生「視線死角」,主因在於原本應該看得到的地方,被東西擋住,尤其是體積愈大愈高的東西,愈容易誤判情勢,例如大卡車、聯結車。

在馬路上最容易造成交通意外發生的條件為「視線死角」,而會產生「視線死角」,主因在於原本應該看得到的地方,被東西擋住,尤其是體積愈大愈高的東西,愈容易誤判情勢,例如大卡車、聯結車。
在十字路口時當筆者發現前方視線中,出現死角無法判斷對向或左右任一方來車時,就會鬆油門甚至減速通過,過去也曾因此閃避過幾次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

該情況多半發生在十字路口、高速公路與擁擠的馬路上,例如最內側的左轉車道上有大車,行駛在中線車道上的汽車駕駛人多半是看不到前方路口是否有車闖紅燈;高速公路上中線車道有大車,就會使內線車道的駕駛,無法判定外線車道是否有故障車;另外擁擠的馬路上常出現穿梭在車陣中的橫向移動行人或機車,但該行人或機車卻可能被前方汽車擋住,一旦突然竄出,就很容易撞擊上去等。因此當筆者發現前方視線中,出現死角無法判斷對向或左右任一方來車時,就會鬆油門甚至減速通過,過去也曾因此閃避過幾次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

開車時盡量遠離大卡車或聯結車的周圍,也是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技巧。
開車時建議大家最好能與前後左右車輛保持「品」字狀的車距,讓己車的前後左右都不要緊臨任何一部車輛,也不能並排開車,保持足夠的閃避空間外,還可避免被鄰車突然爆胎的任何失控狀況波及到自身的安全。

防禦駕駛觀念二:駕駛視線要看遠

很多人開車都習慣把駕駛視線放在車前,事實上車速愈快,駕駛視線要看得愈遠,因為愈快的車速,煞車距離愈遠,若沒有妥善掌握遠方車況的話,突然遇到需緊急煞車時,就會來不及煞停而追撞前車。另外,建議可以善用Google Map進行導航,因為該APP軟體上會顯示塞車路段,如果快到行駛到塞車路段時,建議可以慢慢拉長與前車的距離,給自己與後車一點煞車時間,讓後車不要追撞上來,要不然以國人保持安全距離的習慣,通常煞車太急的話,後車不見得能停得下來,如此很容易出現連環車禍的意外。

車輛周圍有一些地方是後照鏡的視線死角,從鏡子中會看不到後車,因此筆者切換車道或轉彎時,都會快速回頭觀察車側狀況,這樣才不會撞到人而不知道。
ABS要發揮作用需要重踩煞車踏板才行,其目的在讓車主轉動方向盤時,車身還能受到控制可閃躲前方障礙物,但絕非萬靈丹,保持安全車距才是上策。

若遇到車況較為壅塞時,建議大家最好能與前後左右車輛保持「品」字狀的車距,也就是行駛在三線車道上時,盡量讓己車的前後左右都不要緊臨任何一部車輛,也不能並排開車,保持足夠的閃避空間外,還可避免被鄰車突然爆胎的任何失控狀況波及到自身的安全。而雨霧天開車時因煞車距離是平常的2倍以上,須減慢行駛速度並與拉長與前車的安全車距外,即使是白天,也建議能開啟前霧燈,目的不是要照亮路況,而是要讓其他用路人看得見我們。

最後,提醒有些喜愛超高速巡航的車主們,倘若您愛車定速巡航的速度超過200km/h以上時,若要「刷卡」通過前方聯結車的話,最好不要靠得太近,能有一個車道的左右間距是最好的,否則聯結車旁的亂流在您通過其身旁,有可能導致車身出現異常震動,甚至是失控的情形,在那樣高速的情況下出現打滑情況,後果相當嚴重,不可不慎!

雨霧天開車時因煞車距離是平常的2倍以上,須減慢行駛速度並與拉長與前車的安全車距外,即使是白天,也建議能開啟前霧燈,目的不是要照亮路況,而是要讓其他用路人看得見我們。
進入隧道時因為眼睛需要適應突然變暗的環境,會有短暫時間看不到前方路況,所以筆者進入隧道前都會刻意拉開一點車距,同時鬆開油門,確保隧道內如果有塞車狀況,才來得及減速。
很多人開車都習慣把駕駛視線放在車前,事實上車速愈快,駕駛視線要看得愈遠,因為愈快的車速,煞車距離愈遠,若沒有妥善掌握遠方車況的話,突然遇到需緊急煞車時,就會來不及煞停而追撞前車。

【百問】什麼是防禦駕駛?人體「主動」與「被動」安全觀念建立(下)

關鍵詞: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