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輕快首選 Infiniti G25

2010.12.06  作者:CARNEWS  

  • 0
  • 0
  • 分享

文張家禎+圖王澤瑋

為了降低門檻,Infiniti推出了售價190萬元上下的G25。與先前的M25相同;G37與G25除了動力系統不一樣外,所有的豪華配置均完全相同。

一手車訊Verdict ★★★☆☆
基本資料
●建議售價=172.0萬元(預估)
●綜合平均油耗=12.8km/L(FTP-75)
●上市時間=2010/12
●原廠保固=3年10萬公里
●討喜之處=一流的內裝用料
●遺珠之憾=後座空間依然狹小

看好2011年的商機(因為國產車價格愈來愈貴、所以進口車市佔日益提高),進口車商近來先後釋出利多搶攻台灣市場。除先前的VW釋出在台設廠的訊息外,基礎穩固的雙B車系也紛紛祭出「零利率」的促銷措施,相形之下顯得弱勢的Infiniti不得不加緊腳步、推出排氣量較低的M25與本文主角G25等車型,意圖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原本想購買頂級國產車型的客層。

車艙設計與G37車型完全相同,4向電動調整方向盤、雙區恆溫空調與方向盤後方的鎂合金換檔撥片均列為標配。

國產車價紛紛突破百萬

各位可以發現近兩年來的國產車價格已經逼近百萬大關!撇開3500c.c.的頂級車型不談(這些旗艦要價也高達150萬元!比許多進口車還貴),市場主力的2.4升車型,不論是SUV或大型房車,其新車售價多在90~100萬元區間,相形之下許多「二線進口品牌」的產品就更顯得物美價廉。而G25便是瞄準這個趨勢、順勢來到台灣市場,它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便是BMW 3系列與Lexus IS250,但在輕型SUV的瓜分下(包括Toyota RAV4、VW Tiguan等)這個級距的市場規模也日益萎縮,因此G25若無法在價格上取得優勢,未來的銷售之路恐怕也將不甚平順。

與前兩個月才試駕過的M25相同;G25也是降排量的Infiniti車系。最大不同的是,M車身尺寸要大上多、高速行車更為穩定,而G車系則呈現輕快活潑的一面;這從第一個彎道所回饋的路感,就清楚地呈現兩者不同的設計理念。

G25輕快的路面反應除來自小巧的車身外,其大量使用鋁合金材質的懸吊系統亦功不可沒。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懸吊設定可說是時下高級車的標準配備了,但G25極具誠意地在「前懸吊下三角架」、上A臂,以及後懸上下A臂等處用上了輕量化的鋁合金材質,更輕的簧下重量讓輪胎跳動更自由,再加上轉向時前避震器不會跟著轉動的雙A臂懸吊特性,G25雖然有著歐洲車的硬體設計,但其轉向反應卻依然輕盈無比。

座椅泡綿厚實,再搭配透氣皮革椅面,設計理念與歐洲房車完全一致。

以價格區隔排氣量

操作手法與上一級的M車系相同,G37與G25的差價僅止於引擎排氣量的不同,其他的設定則完全一致。沉穩地猶如歐洲房車的行車表現;普利司通Turanza 225/55R17輪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雖然它不是頂級跑胎,但應付218匹馬力與1450kg的車身重量,性能卻顯得綽綽有餘。而且別忘了,G25可是一部道道地地的「後驅車」,且在車身輕盈、懸吊精準以及轉向過度的後驅車特性組合下,整體動態表現極具風格;除歐洲車的沉穩外,更多了日裔車的細緻。

雖然車艙陳設與排氣量更高的G37相同,但我們還是得再提一次;因為G25的車艙質感真的相當不錯(事實上Infiniti全車系的車艙用料都相當講究),除了厚實的皮革外、採雙縫線工法製作的真皮方向盤、鎂合金換檔撥片以及「髮絲紋」金屬飾板,在在都是具體而微的低調豪華體現。如真要挑出毛病;那應該是G25的中控造型科技感不足,相較於對手的年輕化設計,G25的中控檯陳設就顯得過於規矩。前述兩項特性相加下G25的「車格特質」就呼之欲出了!它不若兩位主要對手那般衝勁十足,而且內裝陳設要豪華許多,再加上「前座取向」的車艙設計,不論是退休人士用以遊山玩水,或是兩人世界的「溫馨接送情」,G25都能勝任愉快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後座膝部空間僅是夠用而已、稱不上寬敞;但後座擁有與前座完全相同的禮遇!凹陷的椅面造型可以提供更佳的人體包覆性,即便長途行駛也不容易疲累。

動力設定與M車系相同

根據廠方公布的資料顯示;G25雖然與M25共用相同的VQ25HR引擎,但很有趣的是它的「7速手自排變速箱」齒比與G37房車、雙門轎跑車以及敞篷車截然不同,它竟然與車型更大的M車系共用變速箱!換句話說,G25與M25的引擎與變速箱是共用的。較小的齒比落差在車輛加速過程中降低了換檔頓挫、這也提昇了車輛行駛品質,這便是Infiniti刻意讓G25與同門師兄區隔開來的原因。一來G37車系的扭力較大,足以銜接1、2檔之間的動力落差,而且適度的震動也是「運動性」的具體表現!試想,如果一部超跑「催」起來一點聲音都沒有,那不是很悶嗎?但由於G25引擎輸出較低,如果不在「運動性能」與「行車舒適」之間有所取捨,那恐怕整部車的特性將會陷入混沌不清的狀況。

綜合前述觀點,G25的市場定位就顯得十分清楚──一部動態輕快又能兼顧乘坐舒適性的運動型房車。與BMW 320i相較下、G25的配備更豐富,與同鄉IS250相比、價格可是便宜多多!而它的缺點是甚麼?比較弱的品牌形象與造型較為保守的中控檯設計。但如果前述兩點你都不在意,G25就非常適合你。

與G37一脈相承;飽滿的方向盤握感與細緻的縫工,再加上雙材質換檔撥片,G25內裝用料可說是同級車中最為高檔的設計。

試駕感言~輕快沉穩的日本車

一般人開G37恐怕會常常嚇到自己!油門踩得重些、326匹馬力隨即噴出,明明不想開快也會常常收罰單,因為G37它一不小心就快、而且你不知道自己已經很快。G25維持了原有的輕快車身反應,而218hp/25.8kgm更適用於日常代步,最棒的是它還擁有日本車少見的硬朗與高質感。

與G37同樣配置「7速手自排」變速箱,但其齒比卻與M系列(M25與M37)完全相同。

清晰易讀的藍白色系儀錶板設計,比較可惜的是其無「繁體中文」介面。

Infiniti近來均採「單一配置」的行銷策略,G25與G37除動力系統不一樣外,其它所有的硬體配置完全相同。

與M25完全相同的VQ25HR六缸引擎,搭配7速變速箱、繳出了平均油耗12.8km/L(美國FTP-75標準)的好成績。

全車系標配「五爪多幅式」17吋鋁圈,同時搭配普利司通Turanza 225/55R17高性能輪胎。

Infiniti G25規格表
引擎型式 V型6缸
排氣量 2496c.c.
缸徑×衝程 85.0×73.3mm
壓縮比 10.3:1
最大馬力 218hp/6400rpm
最大扭力 25.8kgm/4800rpm
懸吊系統 前雙A臂、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225/55R17
驅動方式 FR
變速系統 七速手自排
煞車系統 四輪碟煞
長/寬/高 4780/1770/1450mm
軸距 2850mm
輪距 前1520mm、後1530mm
車重 1450kg
主動安全配備 VDC+TRC+AFS
被動安全配備 6SRS
配備重點 DVD衛星導航+I-Key智慧鑰匙+自體修復烤漆

 

免費訂閱一手車訊電子報 http://carnews.tw


  • 0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