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配備造工 日歐對決Infiniti M25 vs. BMW 528i vs. M.Benz E200 CGI

未分類

配備造工 日歐對決Infiniti M25 vs. BMW 528i vs. M.Benz E200 CGI

2010.09.09  作者:CARNEWS  

  • 0
  • 0
  • 分享

乘坐空間

Infiniti M25     BMW 528i        M.Benz E200 CGI
★★★★☆(4)    ★★★★★(5)     ★★★★☆(4)
利用鋁合金與熱鑄鋼材,BMW成功地製造出高強度的細骨架車體結構,佐以其慣用的輕薄座椅設計理念,營造出同級車中最出色的空間表現。

BMW 528i後座空間最舒適

很妙的是E200 CGI在乘坐空間的成績也是居中,看來M.Benz學到了東方的「中庸之道」,知道過與不及都不好。其實它的2874mm軸距是三部車中最短的,如果不是M25的座椅配置不夠理想(例如蓬蓬的座椅泡棉就吃掉了不少空間),否則E200 CGI的空間表現恐會落到最後一名。在與7系列分享了諸多設計的前提下,BMW 528i擁有最為巨大的車格、同時它的乘坐空間也是最為出色的!撇開長達2968mm的軸距不說,它同時擁有三部車中最寬與最低的車身尺寸,「運動型房車」的定位昭然若揭。

如果說BMW 528i只是用大車體的手段贏人,這樣的講法就太過外行!它在「人因工程」方面也十分用心;例如C柱被極小化,這讓後門上的三角玻璃可以最大限度的放大。所生成的半弧形車門提供了寬大的後座出入空間,這真的是車體設計的極致表現;BMW 528i車體外蒙皮使用了鋁合金材質(就連前避震塔亦為相同材質),這改善了車身前後重量比也減輕了車身重量,而為了極小化B/C柱的寬度、增加車門開口寬度,但又必須顧及「抗側撞強度」,因此BMW 528i的A、B柱與側邊門檻均使用了「熱鑄成型」的鋼材。種種努力的具體成果就是BMW 528i寬敞、輕薄卻又同時具備高剛性的車體設計。

M25在這裡比較尷尬;它的體型最大(這從它配置的245/50R18輪胎規格也可以看出端倪)但車艙空間卻不是最好的!前座表現沒問題,但巨大的後座地板隆起與較對手蓬鬆的座椅泡棉都讓其後座空間變得侷促。可以這麼說,在車體結構理念沒有對手先進而車艙用料又過於講究的前提下,M25的後座空間就成為豪華化的犧牲品。

與前座椅相同採用「透氣真皮」材質,且泡棉材質偏軟、乘坐相當舒適。

VQ25HR引擎亦為V型6缸設計,與老大哥M37的VQ37VHR相較下,除馬力小上110匹、扭力降低11.2kgm之外,就連重量也輕了8kg。

配備造工

Infiniti M25     BMW 528i       M.Benz E200 CGI
★★★★☆(4)   ★★★☆☆(3)     ★★★☆☆(3顆半)
在旺盛企圖心的驅使下,Infiniti M25的配備水準最齊全,再加上講究的用料,在配備造工一項徹底勝出。

火力全開叫M25第一名

M25不只是車身外觀充滿曲線,就連中控檯的造型也是三部車中最具設計感的傑作!其作工之細可以從車門木質飾板邊緣還鑲嵌了極細的鋁質邊條可以看出一斑。從外觀方正的車身造型可以清楚地看出E200 CGI是在向W124致敬,就連車艙陳設也頗具懷古的意念。方正而近乎垂直的中控造型試圖將現行圓潤化的設計理念給拉回20年前(就M.Benz的影響力而言,我們相信它做得到!),但其中點綴的5.8吋LCD螢幕、內建多功能顯示幕的5環式儀錶板等,卻又提醒我們這是部21世紀的新車。

方正、寬大而又多層次的中控檯設計,同樣從E36車型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再加上四環式儀表板與薄型座椅設計,BMW 528i同樣成功地維繫了自家的傳統,但又完美融入了最新的汽車科技。或許是中控造型變化不大,抑或是行之多年的儀錶板設計無太大變化,因此雖然BMW 528i的「系統電子化」程度是三車之最,但外表卻看不出其價值所在。

528i的座椅材質為「Dakota真皮」,表面雖無打孔處理亦無通風裝置,但因皮質柔軟細膩且座椅包覆性佳,因此乘座時並無濕熱的感受。

由於軸距驚人再加上車艙空間寬敞,因此528i的後座空間擁有三部車中最佳的表現。

這一代的5系列也開始配置「影像輔助系統」;在水箱護罩、前保桿兩端、後視鏡下方與後牌照框上緣,均安裝了CCD鏡頭以提供夜視輔助、停車輔助以及自動停車時所需的影像。但老實說,不論是為了「閃專利」或是民族性不同所以思考邏輯也不同,要講「車輛環景影像系統」的效能還是Infiniti較為出色!前方鏡頭裝在迎風面的水箱護罩內肯定會有髒污的問題,但安裝在中央後視鏡背側還可與駕駛人「分享」前檔雨刷的清潔效用。

而位於前保桿兩側、輪胎前端的鏡頭,該處剛好是小擦撞「首當其衝」的位置,將CCD鏡頭安裝在此處,恐令技術不佳的駕駛人在鈑烤車輛之餘,還得多付出一筆更換鏡頭的費用!反觀日裔車廠或是國產的Luxgen,將輔助影像的鏡頭安裝在車側後視鏡、前水箱護罩(攸關安全的夜視鏡頭安裝在車艙之內)等「傷亡機率」較低的位置,除降低損壞機率外,更因位置較高所以視角更廣!確實是比較聰明的作法。

後座材質也有同樣的問題,但椅面支撐性充裕、泡棉硬度設定良好,整體而言乘坐相當舒適。編輯部強烈建議換用「真皮材質」座椅;乘坐舒適性將更上層樓。

在「小排量渦輪引擎」成為全球汽車動力設計主流之際,M.Benz也以E200 CGI作為成功範例,1796c.c.的排量卻能輸出高達27.5kgm的扭力且絲毫沒有動力遲滯的現象,功力驚人!

E200 CGI沒有過多的花俏電子配備;一切設計均是中規中矩,這樣的好處是不易犯錯但同時也落了個「老人專用車」的封號!在上一期報導中,編輯部曾針對「小排量大車身」的新世代動力理念,將E200 CGI拉至宜蘭太平山試車,長達兩天一夜的試駕過程中令我們了解到,它或許沒有太多電子系統可以把玩,但用料與設計態度卻絕對的認真與實在!我們唯一詬病的是它的人造皮質座椅,雖然椅面已經採用打孔處理,但在超高濕度的溽夏中試駕,下背部仍是一整個「濕樂園」般的濕熱。

M25標配的「冷熱通風座椅」在此幫它大大的加分!我們忍不住詢問總代理「台灣賓士」選配通風座椅的代價,結果是選配代號「401」的豪華前座椅(含通風加熱功能)要價78,000元。不幸的是,前提是得在同時選配「真皮內裝」,意即得再多花17.3萬元(含原車價共276.3萬元)才能享用一部近乎完美的E200 CGI!反觀M25,在228萬元的價格內啥東西都有,這便是它在配備造工這項全面勝出的原因。

雖配置三部車中最大的245/50R18輪胎,但輪弧仍有相當空間,可見M25車格確實要比同級車大上許多。

除輕薄座椅造型、四環儀錶外,「直列六缸」的引擎設計也是BMW一貫的堅持。2996c.c.可以擠出258hp、31.6kgm的功率輸出,讓528i的油門反應猶如日系小車般的輕快。

配置225/55R17規格的「失壓續跑胎」,即便高速高路上突然爆胎,也能確保車輛還能穩定而安全地開下交流道。

 

雖然「物美價廉」的M25依然無法撼動雙B的霸業,但依照它所具備的巨大車格、豐富配備以及豪華的內裝來看,它將再創Infiniti車系在台的銷售高峰。

試駕車規格表
車型名稱         Infiniti M25         BMW 528i        M.Benz E200 CGI
引擎型式         V6 DOHC 24V       L6 DOHC 24V    L4 DOHC 16V+Turbo
排氣量           2496c.c.            2996c.c.           1796c.c.
缸徑×衝程       85.0×73.3mm        88.0×85.0mm     83.0×93.0mm
壓縮比           10.3:1             12.0:1            9.3:1
最大馬力        218hp/6400rpm    258hp/6600rpm      184hp/5250rpm
最大扭力       25.8kgm/4800rpm      31.6kgm/2600rpm     27.5kgm/1800~4200rpm
懸吊系統      前雙A臂、後多連桿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    前三連桿、後多連桿
電子輔助     VDC+Safty Shield     DSC+動態駕馭控制系統    ESP+Pre-Safe 
輪胎規格        245/50R18            225/55R17           245/45R17
傳動方式         FR                                      
變速系統         七速手自排           八速手自排          五速手自排
煞車系統         四輪碟煞                                 
長/寬/高(mm)    4945/1845/1500     4899/1860/1464     4868/1854/1470
軸距(mm)        2900 2968 2874
輪距(mm)         前1575/後1570        前1600/後1627      NA
車重             1734kg                1655kg               1615kg
0~100km/h       NA                   6.7秒               8.2秒
極速              NA                   250km/h            230km/h

 

免費訂閱一手車訊電子報 http://carnews.tw

  • 0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