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國造水陸兩用「電」車

2010.05.14  作者:OPTION  

  • 0
  • 0
  • 分享

上山下海非夢事
電動馬達最環保

全球節能減碳的議題仍持續發燒著,各研發單位、車廠正馬不停蹄尋找替代能源,目前看來電力傳動是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本月編輯部接獲線報,有間動力改裝老店正在進行電動車的施工,而且是水陸兩用車…

文/Johnny 圖/顧宗濤 設計/
協力/柯氏汽車(02)2256-9525

這具電動馬達可創造出52hp的最大馬力,在國外是使用在高爾夫球車上,這次則是拿來驅動水陸兩用車的後輪。

手工打造已見雛形
超強DIY設計功力

座落於板橋的柯氏汽車本以動力改裝聞名,不論是渦輪增壓或是機械增壓,皆難不倒柯氏汽車,但是柯氏汽車特別的地方是「自製」,從增壓器的固定腳架、熱交換器、多片式離合器等都有自製的實例,甚至連供油電腦也有自創的KO3製品,所以會有廠商委託設計水陸兩用車一點也不奇怪。

採訪當天已可約略看出水陸兩用車的雛形,筆者看到只能用「讚嘆」兩個字來形容,所謂的「車台」部分全由柯氏汽車手工打造,長度跟所有機件位置經過與委託廠商討論且精密計算,除了大型零件採取流用的方式外,固定座與接合面也全由Tuner手工自製打造,不過柯氏汽車僅負責結構與傳動部分的施工,外觀與配電部分將由其它相關企業負責。

整部車的車台由柯氏汽車手工打造而成,看這個避震塔就知道結構有多麼強壯,避震器則是流用Cefiro A33原件

可路上跑、水上漂
行駛100公里計畫

既然是水陸兩用車,自然有許多設計是有別於道路用車,依照目前踏板的位置看來,駕駛者未來會坐在左前避震塔上,避震器是流用Cefiro A33原件,而後懸流用卡車的片狀彈簧,因為這種形式的懸吊行程較短,可避免下水時後輪懸空造成阻力過大,煞車算是水陸兩用車的特色之一,因為下水之後會造成煞車生鏽,所以必須將煞車移到靠近傳動系統的位置,這個部分需借助柯氏汽車的修改功力,未來整個下半部將交由造船公司進行設計,煞車部分也會被包在車殼裡。

此部水陸兩用車的變速箱將流用Subaru WRX五速手排新品,並與52hp馬力的電動馬達進行串連,動力將由後軸輸出,當然後方也會裝上螺旋槳才能在水上行走,前軸也配備了差速器,目前預計串連一顆30hp的電動馬達,主要做為輔助之用,特別是為了上岸時所需。重點來了,前後軸的動力系統是完全獨立作動,這樣一來該如何控制前輪動力輸出的時間呢?柯氏汽車表示,未來會設計一顆專用的電腦,可以同時控制前後輪馬達作動時間,但是細節還在討論中,到底結果如何?目前仍無從得知。

配電的部分將由委託廠商的工程師自行製作,目前僅知道計畫於中間車台部分放置三串各96V的鎳鋅電池組,此電池為無毒性環保製品,未來將會設定充飽電可行駛100公里,但是據柯氏汽車表示,仍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所有製作工程仍在持續進行中,是否會正式量產也還不確定,有興趣的車友請持續鎖定本刊追蹤報導。

這支牛膽的長相非常奇特,其實是柯氏汽車專為水陸兩用車所訂製

這個差速器未來會擺放在前軸,煞車系統將會固定於差速器兩側,不過柯氏汽車不願透露前後軸會採用什麼方法連動,真是保密到家。

中間這一塊就是未來放電池組的地方,預計放三串各96V的鎳鋅電池組,目前設定充飽一次電可跑100公里。

為避免下水時後輪懸空造成過大的阻力,柯氏汽車決定後懸改用卡車才有的片狀彈簧

變速箱將會採用Subaru WRX全新五速原件,並將煞車系統改在變速箱兩側,未來底殼包起來之後,煞車才不會泡水生鏽

車台與底盤部分全由柯氏汽車手工打造,展現專業的自製精神

柯氏汽車二哥大家應該不陌生,以改裝增壓器為主,而且有不少自製的部品,不只是硬體部分的固定腳架、熱交換器等,供油電腦也是二哥的強項

 

免費訂閱一手車訊電子報 http://carnews.tw

  • 0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