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美國SATURN成為德國OPEL雙生品牌

2007.02.01  作者:車訊網  

  • 0
  • 分享

原本是美國GM汽車集團下、最講究獨立性的美國SATURN汽車,即將成為GM旗下德國OPEL在美國銷售的雙生品牌!
 
 
美國SATURN,正發生一個巨大的改變。如果這個改變成功,德國OPEL,或許因此將得以重返美國,為OPEL品牌自1975年後不曾再踏入美國汽車市場的恥辱、扳回一成。而SATURN品牌,或許能免淪為GM的「NEXT OLDSMOBILE」。
 
據《Ward’s Auto World》報導,OPEL歐洲總裁Carl-Peter Forster近期確認,2007年到2014年間,同樣屬於美國GM汽車集團旗下的美國SATURN與德國OPEL汽車,兩品牌旗下的車款,將「角色互相可替換的(Interchangeable)」。
 
Carl-Peter Forster表示,從現在起,我們(OPEL)所有的新車設計,除了要符合歐洲需求,也要考慮是否能通過美國法規。像即將取代SATURN Ion、於2007年第一季在美國上市的SATURN Astra、也就是OPEL Astra,另外,預計於2007年第二季在美國推出、新一代的SATURN Vue Ceossover,也就是OPEL Antara Crossover。
 
GM歐洲主導OPEL及SATURN設計的海外負責人Bryan Nesbitt也指出,如果不看品牌,SATURN與OPEL以上這兩款雙生車可說「一模一樣」。

 
簡單的說,「SATURN將走VAUXHALL路線」。據了解,自1981年,OPEL在英國銷售的車款、一致掛上VAUXHALL品牌,至今,OPEL也要掛上SATURN品牌在美國銷售了。
 
據了解,比利時製、與「OPEL Astra」一樣的「SATURN Astra」,以及在墨西哥生產、與南韓製「OPEL Antara」相同的「SATURN Vue」,將是SATURN成為OPEL美國雙生品牌的初試啼聲試鍊品,是探試美國汽車市場所需的先發部隊。
 
GM頗有信心,有了先發部隊,下一波的SATURN/OPEL的雙生新產品,將更符合美國所需。
 
像自2008年底,預計在GM墨西哥San Luis Potosi廠生產的改款OPEL Astra,以及新一代的OPEL Corsa等,都將是SATURN/OPEL雙生品牌合作策略是否成功的關鍵產品。
 
也就是說,未來供應美國所需的SATURN(OPEL)小型車,不會由OPEL歐洲廠進口,而主由GM墨西哥廠負責量產及出口美國。
 
GM將跟進德國VW、美國FORD、法日REANULT-NISSAN等汽車集團,將同樣隸屬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一員的墨西哥,視為供應北美小型轎車市場所需的最主要產地(註:可參閱「人車誌2006年10月『北美車銳減時、為何墨西哥不降反升?』」)。
 
而OPEL的產地,也像OPEL將前進美國銷售般,開始橫越大西洋,從歐洲到美洲。
 
相對的,SATURN今日不再堅持走「不一樣的公司,不一樣的汽車」的原始定位,而必須成為OPEL在美國雙生品牌,也就是朝「不同的品牌,一樣的汽車」路線以圖存。這樣的發展,似也代表GM終於承認,Roger Smith當初創設SATURN品牌,是失敗的策略。
 
獲利絕緣體
對於美國GM汽車集團而言,SATURN絕對是一個傷痛的代表。因為,SATURN自1990年由GM集團前主席Roger Smith創立至今從未獲利,年銷量也不曾超過30萬輛。
 
據了解,Roger Smith創立SATURN時,希望SATURN可以獨立於GM汽車集團之外,擺脫GM汽車集團的一些不良積習,自成一格。「不同的公司、生產不同的汽車(A different kind of company、a different kind of car.)」就是其標語,因而SATURN生產工廠及總部也遠離底特律,設在人情味濃厚的美國南方的Spring Hill,Tennessee。希望能爭取到日本TOYOTA及HONDA等小型日本進口轎車的潛在客層。

1990年,SATURN推出以GM Z-body平台為主的3款小型車—SATURN SL、SC、SW,並以「客戶對於經銷體系的滿意度」、「汽車的高安全性」、「品牌忠誠度」等特色,看似成功的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無奈GM主席Roger Smith創立SATURN後,同時於1990年宣告退休,結束其10年的任期(1981年到1990年)。由Roger Smith欽點的GM汽車集團主席接班人Robert Stempel苦於任期太短,無法繼續執行Roger Smith留下的「寵物計畫(Pet Project)」,也就是SATURN。
 
據指出,因為Robert Stempel無法降低GM虧損而於1992年被撤換掉。1993年新任GM汽車集團主席的John Smith,當然了解降低GM虧損的迫切性,以保住主席地位,因而John Smith開始忽略獲利低、競爭又激烈的轎車部門的新產品發展,而以推出高附加價值、市場也漸熱的TRUCK、SUV等大型新產品為主要發展策略。
 
據《Fortune雜誌》報導透露,加上SATURN與GM旗下的美國CHEVROLET品牌之間,一直有定位太過接近的衝突,似存在著「既生瑜、何生亮」的矛盾情結,兩個部門爭拿預算的內鬥,時有所聞。

 
以上諸多因素,以致SATURN從1990年新車上市到1995年,5年間不曾傳來新車計畫,只得靠改款車維持銷量。
 
1995年,由於GM旗下的德國OPEL,開始負責提供北美市場所需中小型車新車平台,讓OPEL Omega另名為CADILLIAC Catera自1996年進軍美國汽車市場,當時,GM國際事務負責人Louis Huges與GM主席John Smith,也公佈90年代末期,OPEL及SATURN將共用一個全新的中型車平台來發展新車。
 
據1995年《Ward’s Auto World》報導指出,Louis Huges非常強調,由於SATURN與OPEL工程師將花一段時間共同研發這一款新車,SATURN將只共用其一部份零件,仍「保有其特色」。
 
此計畫於CADILLIAC Catera在美失利,以及Louis Huges被GM新任主席Richard Wagoner「削權」後,本該取消或再經修正;但是GM仍照計畫於1999年推出一款與OPEL Vectra共用底盤的SATURN L-Series轎車。
 
在沒有人看好下,《Business Week》2003年的報導指出,由於L-Series沒有德國VW的操控性,也沒有日本車的品質,產品可說完全失敗。
 
更糟的是,2003年SATURN的新款小型車「SATURN Ion」也完全沒有市場競爭力。據了解,這一款車共用GM Delta全球小型車平台量產,準備替代原本SATURN的核心產品S-Series。
 
《消費者報導雜誌(Consumer Report)》就批評「SATURN Ion」的轎車內裝太令人失望,坐椅不夠舒適,材質太簡陋等。銷量自然不彰。
 
SATURN在美國,由於缺乏新車投資金額,新車無法即時上市,也缺乏令人驚豔的新車,更遑論何時可以獲利了。
 
據《Bloomberg》報導指出,SATURN的銷量高峰是1994年的28萬6,003輛,2004年時只剩下21萬餘輛。
 
《Fortune雜誌》2004年底的報導也指出,1990年到2004年間,GM至少投資SATURN 150億美元以上,也從未獲利。
 
當連主力產品「SATURN Ion」一上市就失利後,GM內部開始質疑撤掉SATURN品牌的必要性。
 
不過,此刻GM副主席Bob Lutz卻力排眾議,認為SATURN還有品牌價值。他也強調,「我們絕不能輕言關閉一個品牌!像GM 2001年為了關閉OLDSMOBILE品牌,光支付2,800個經銷點的賠償費用就高達9億美元」。
 
2005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報導,SATURN品牌負責人Jill Lajdziak表示,SATURN的平均購車年齡是46.3歲,美國BUICK是65.9歲,在GM所有品牌的購車年齡群上,SATURN確有其較GM其它品牌年輕的優勢。
 
原罪OPEL
SATURN無法在90年代末期到20年代初期,靠著兩款新產品(SATURN L-Series及SATURN Ion)突破虧損的困境,其實與GM旗下最主要的全球小型車供應來源德國OPEL的產品表現息息相關。據了解,自1999年起,由於歐洲日本車壓境,OPEL品質問題出現,以致以OPEL小型車為基礎發展的SATURN品質也不穩,銷售不彰。
 
待2001年OPEL新任總裁英籍Cart-Peter Forster上任後,由於曾負責主導英國ROVER製程,了解產品的競爭點來自品質。他也強調,OPEL及GM歐洲復興的
關鍵點就是整合,因此決定大刀闊斧的針對OPEL推出「奧林匹亞重整計畫」,目標2004年前節省24億美元成本。(註:可參閱「人車誌2004年10月『OPEL走過艱辛路』」)
 
同時,2001年11月Robert Lutz成為美國GM汽車集團產品發展副主席及北美主席,將GM全球小型車平台的開發設計,漸由OPEL轉為南韓DAEWOO接手,OPEL主要負責中型車的設計開發。
 
OPEL在Cart-Peter Forster重整、提升品質,以及Robert Lutz讓南韓車在全球化後的成本及設計競爭優勢展現後,2006年,Cart-Peter Forster終於交出了一張還不錯的成績單。據指出,歷經1999年到2005年連續虧損6個年頭後,GM歐洲2006年首9月有了罕見佳績,獲利1億9,600萬美元。
 
銷量佔GM歐洲總銷量90%的OPEL獲利提升,就是GM歐洲轉虧為盈的關鍵。
 
據了解,2004年新Astra每輛單價較前一代Astra平均提高約2,000美元,所以2006年首9月,OPEL Astra的銷量,雖然比前一年同期衰退2.8%,然而總獲利卻是增加的。(消費者可能也感受到Astra的價格明顯高於以往)
 
OPEL漸露曙光後,積弱不振的SATURN,也有了保住品牌的新生機。
 
2004年夏天,GM董事會,通過了再奧援SATURN 30億美元的預算,SATURN不再獨立,成為GM汽車集團旗下的品牌,而且自2007年起,SATURN將成為OPEL在美國的雙品牌。
 
除了2004年的Astra開始為GM歐洲獲利,2006年9月在歐洲上市的新OPEL Corsa,據指出單月預售量達7萬3,300輛,已創下GM有史以來新高記錄。OPEL目前對於新Corsa也冀予厚望。

此刻,也是美國消費者苦於油價高漲,正需要歐洲(尤其德國)低污染小型轎車的好時機。據了解,2006年首11月,美國輕型車-Light Vehicles(歐洲稱Passenger Cars)市場總銷量略衰退了2.5%;但是德國車卻異軍突起,同期成長率達6.7%最高,日本車同期成長率5.0%居次,美國車衰退8%最慘。
 
據了解,2006年SATURN也拜美國轎車市場需求成長,以及兩款皆以2004年Astra為產品線發展基礎的新車SATURN Sky敞蓬車,及SATURN Aura中型轎車銷量均告捷,2006年首11月SATURN銷量為20萬5,689輛,年成長3.6%,SATURN頓成為GM美國罕見銷量還得以成長的品牌,SATURN與OPEL密切合作新產品的發展策略,開始受到肯定。
 
所以,至今SATURN對於OPEL而言,是OPEL重返美國以及步向全球化產銷,亟重要的一步,策略一旦成功,OPEL可以與SATURN一起在美國銷售,失敗的話,OPEL也許還能以歐洲車還是不能在美國銷售等理由全身而退,但是,SATURN呢?!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