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E46 330i Turbo灌頂 十年首見
2009.04.19 作者:OPTION
千呼萬喚始出來
330i與M3的差距
Hi-cam/六喉直噴
自1998年E46問世至今,Bimmer迷對3系列的熱愛有增無減,即使2005年E90接替新一代3系列的今天,風情萬種依舊不減當年。通常,10年對一款車型來說,就像女人的更年期一樣令人焦躁,但E46的天生麗質,無論外觀、動力,甚至是油耗、空汙標準,依然與現行市售車並駕齊驅。BMW最引以為傲的「均衡性」,無論在車身剛性、懸吊穩定性、轉向性、油門反應皆展露無疑,而同樣秉持「均衡原則」的動力方面,前代M50、M52引擎的Single VANOS進氣可變氣門正時,也進化為M54引擎的Double VANOS進排氣可變正時,讓引擎效率獲得更大的提昇。
這顆M54B30已擴缸至與S54B32相同的3.2升排氣量,活塞連桿暫時沿用原廠件,但曲軸已做過萬轉平衡。重點是引擎室除了一顆50mm的排氣洩壓閥外,與原廠幾乎無異。在在顯示出台灣改裝環境受到強烈打壓,造成車主們愛秀又不敢秀的心態。 |
在E46時代中,搭載S54B32引擎的歐規M3(343hp)和CSL(365hp),始終是「老二」M54B30(3.0升)難以超越的一個門檻,因為除了Hi-cam、高壓縮比、鍛造肚內、排氣量多200c.c.以外,S54B32與M54B30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六喉直噴系統,靠著這些強化品的加持,讓同樣是自然進氣的M3,硬是比330i多了112hp!而這112hp正是改裝廠竭盡所能想追平的差距。
挑戰老大的樂趣
既然擁有不輸原廠M3的實力,移植M-Power方向盤確實能夠讓人心情愉快。 |
Kompressor & Turbo
E46 330i和330Ci想追平M3,最經濟有效的改法當然是「強制增壓進氣」,但令人弔詭的是,為何多年來AA、ASA、ESS、Power Dyne等機械增壓套件不斷推陳出新,但渦輪增壓套件卻遲遲不願露面。2002∼2003年,當時台灣改裝廠還未累積足夠的E46改裝經驗,就算好不容易遇到一輛要改機械增壓的M3或330,也只是照著產品說明書把機械增壓套件裝上,輸入隨包附贈的罐頭程式而已。畢竟六、七年前的車價還那麼高,引擎也仍頗新,BMW車主們不會沒事去把引擎拆開,動到活塞、連桿、凸輪軸、曲軸這些東西。
強大的動力與愛跑高速的嗜好,煞車力道非得強化不可,Porsche Carrera四活塞卡鉗參見! |
但隨著改裝經驗與日俱增、車齡超過保固期,改裝E46的風險和代價也隨之變小了,特別是玩家們對動力需求愈來愈大,許多國外機械增壓的Stage1已滿足不了熱血的Bimmer,但Stage2、Stage3又太貴,因此不少車主開始商請國內較有實力的改裝廠,再度強化這些所謂Stage1的套件,而強化機械增壓的方式又以削普利盤(提高增壓值)、加裝Intercooler為主,而這些大幅改變的進排氣量、各部溫度、引擎轉速、增壓值等參數,免不了需要一位專精電腦軟體的Tuner來解決。因此向來畏懼歐洲電腦的台灣改裝廠,也漸漸對BMW免疫。
碳纖維引擎蓋、鯊魚鰓葉子板、碳纖維後視鏡、CSL造型後廂蓋,這輛E46 Saden已徹底M化。 |
C/P值達平衡點
渦輪330i應運而生
其實E46的電腦在台灣早就被破解,但遲遲沒有出現渦輪車的原因,主要還是在「鋁合金缸體強度」、「Bimmer形象」,以及「車太新、時機未到」等問題,至於電腦調校的困難之處在於台灣改裝店家普遍慣用HKS、Trust兩大日系電腦,偏偏歐系車的電壓訊號波形與日系電腦的波形不符,所以要有個「訊號轉換介面(示波器)」將BMW車上的電壓波形,轉換成日系電腦可讀取的電壓波形,有了正確的電壓訊號後,即使E46 330i的原廠ECU已經進入OBD2時代,只要Tuner事先寫好欺騙O2 Sensor的假訊號,便可輕鬆以HKS F-Con SZ、IS或e-manage之類的電腦撰寫供油點火程式。
這輛渦輪E46本是2000年的328i,落入整顆M54B30的3.0升引擎並外掛ASA機械增壓後,只能勉強與E46 M3跑成平手(馬力測試:TTi-340hp,HKS-315hp)。在追求更高動力的期望下,該車重新改裝IHI RHC6渦輪機、內洩式進氣洩壓閥、直徑50mm Wastegate、台製Intercooler、機油冷卻器、酒精水燃器,缸內部分雖未使用鍛造部品,但進排氣道、燃燒室皆經過拋光,曲軸也經過萬轉平衡。
這輛Carbon外觀的渦輪330i,可不只是假裝兇而已喔!即使在引擎腳斷裂的情況下,100∼150km/h也有4.3秒的實力。 |
由於剛完工一個多月的車主過度沉迷於這輛渦輪330i的狂暴加速力道,所以在拍攝當天才察覺斷了一支引擎腳,使我們既不敢做靜態起跑,也不敢衝破200km/h,而最適合這種情況下的測試方式乃是100∼150km/h,該車在增壓值0.8bar的條件下,以P-BOX測得兩次成績分別為4.4秒和4.3秒(午後多雲無雨),50∼100km/h的部分貼背感十足,低速扭力十分猛暴,估計扭力應有43∼45kgm。
-
應該買這款車比較好嗎? OEM車主為何不選擇原車廠推出的車型呢?...
-
【集體評比】150~200萬進口中大型SUV戰力分析 硬實力比拚 Skoda Kodiaq X Mazda CX-60 33T X...
-
沒有Lancer Evolution就沒有現在的三菱SUV 第二代高科技三菱Lancer Evolution IV...
-
【改裝實戰】IS200 2JZ-GTE 600匹式樣(下) 匠心打造經典名駒...
-
開高級車是否會產生優越感? 訪問各高級車車主的看法...
-
【百問】避震器軟硬調整技術問與答(上)
阻尼軟硬在調什麼?... -
【改裝實戰】山城四驅多功能救災車(下) 來點不一樣的改裝車...
-
一開始推出普通三門掀背車就很好了.. 最終以Wagon畫下完美句點的Mazda Familiar...
-
【車市分析】2024年九月份小汽車市場分析 第三季底市場氣氛仍凝重...
-
【一手試駕】神車換新裝 Toyota Corolla Cross 1.8汽油尊爵版...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