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不再一家獨大Honda Insight v.s Toyota Prius 正式開戰
2009.03.02 作者:文/羅文杰 責編/杜嘉豪
一路走來,Hybrid油電混合汽車從實驗室走入市售,從特別來賓進步為固定班底,在汽車領域中演變成一個成熟的級距…。
油電混合已問世超過100年,Ferdinand Porsche在1898年即發表了汽油引擎與發電機相互結合的概念,這項技術被忽視了許久,直到90年代才被車壇列為重點動力技術。率先投入者並不是歐洲車廠,反而是Toyota,日本人將油電混合系統變成既純熟又適切的生活科技,就像3C與家電,經過日本團隊改造,總能讓昂貴難用的東西變得便宜實在。
Toyota首先在1997年推出Prius,世人以為這僅是一去不回頭的兵卒,想不到,Prius竟然成功存活,並迅速衍生後續世代(2004年推出第二代車型),在全球市場形成固定車系。Prius的成功,讓消費者快速體驗到Hybrid的好處,許多車廠紛紛有樣學樣,各式各樣的Hybrid車款如雨後春筍般竄出,Prius的地位可見一斑。而今,車壇中出現了一位指名道姓的競爭對手,Honda於今年推舉第二代Honda Insight,Hybrid寶座爭奪戰一觸即發。
首輛Hybrid一炮而紅
好萊塢明星爭相代言
1997年Toyota默默發表了Prius(代號NHW10),當時沒人知道這款相貌古怪的掀背車竟能如此成功。改良版Prius(NHW11)在2000年推出,Toyota做了一件勇敢的決策-將這輛車導入北美市場。到了2004年,第二代Prius(NHW20)已成為廣為流傳的汽車,許多好萊塢明星藉由Prius彰顯自己的環保立場,知名度因而大幅提昇,至今在北美市場的銷售數量超過67萬輛。
新一代的Insight可說是全面放大的升級版,包含引擎動力、Hybrid系統甚至是車身尺碼都更上層樓。 |
Prius的厲害,在於Hybrid系統的表現穩定,整體運作穩健耐用。
Hybrid的原理是將內燃引擎與電動馬達結合,結合的方式可分成串聯與並聯,引擎與馬達的主客關係從此劃分,一般是以引擎為動力主體,電動馬達扮演的是輔助角色,Toyota發展出的THS(Toyota Hybrid System)則是將兩種動力的比列為均等,以相輔相成的方式運作,是其特色。
Honda投入Hybrid的研發其實不輸Toyota,技術純熟的IMA混合動力在新Insight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
新一代與第二代Prius均採用排氣量1.5升的四汽缸汽油引擎,兩代之間的機械架構幾乎相同,針對各方面進行縝密的改良,如引擎與發電馬達的動力提昇,電池電力上揚,更重要的是THS的進化,這是整合引擎、電力、再生循環的核心系統部分,Toyota順暢易控的特質在Hybrid身上產生更進一步的詮釋,任何一位駕駛者均難以察覺引擎與電力之間的銜接落差。Prius不僅省油環保,更是好開好用的日用汽車。
面對Insight的指名挑戰,三代目的Prius換上大排量心臟與扭力更強的電動馬達組輕鬆應對。 |
試探策略錯失先機
整裝待發捲土重來
油電混合的丰采完全圍繞在Prius身上,Honda Insight相形失色。Honda投注油電混合的腳步不算晚,早在1997年東京車展發表J-VX概念車,便是Honda投入油電混合汽車市場的宣傳作。第一代Insight於1999年問世,除了日本市場,Honda也將Insight輸往歐美市場,時間還比Prius提早一年。
雖說Hybrid車型強調的是節能低污染的特性,但是Prius全面升級的動力系統讓其百公里加速進步快一秒! |
推廣海外的用意是為了宣揚Honda的Hybrid技術,不完全是營利,然礙於價格偏高,Honda沒有採取削價求量的策略,再加上空間不足、實用性不佳,截至2006年Insight的總銷量僅1.8萬輛,與Prius的百萬數據相差甚鉅。雖是如此,Insight還是讓世人明白Honda具備製造品質穩定的Hybrid汽車的能力,為未來市場打下一定程度的基礎。
在家族貫有的設計風格下,Insight同樣呈現濃厚的科技感受。 |
到了今年,二代目Insight捲土重來,這次的策略不再是試探,而是搶攻漸成熟的油電混合汽車市占率。根據車型設計即可嗅出火藥味是濃到不行!第一代Insight為小型三門掀背車,車重未滿一公噸,想當然耳,並不會出現優異的車室空間。採用的汽油動力為排氣量995c.c三汽缸引擎(最高出力70hp),也不是市場主流。好在,Honda自行研發的IMA(Integrated Motor Assist)功效卓越,將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的動力進行妥善整合,讓Insight獲取非常出眾的油耗表現,否則,誰會願意去買一輛空間不大、動力平常、又不怎麼便宜的小型車?
Honda似乎對雙層式儀錶設計樂此不疲,資訊顯示清楚又饒富創意確是一絕。 |
IMA整合功力了得
國際引擎大獎常客
今年初甫上市的第二代Insight造型與尺碼脫胎換骨,不僅車身放大,實際好用的五門掀背設定、年輕的設計、豐富的配備等…扣除Hybrid的身分,如此程度的Insight也足以擠身銷售排行榜。
「樹」代表環保,這顆在Insight上的綠色按鈕,當然是代表節能! |
連續多年榮獲國際引擎大獎的Honda IMA動力系統,在二代Insight身上出現了重大改良,為了增加Insight的競爭力,Honda捨棄原有的995c.c三汽缸引擎,改用SOHC四汽缸汽油引擎,排氣量同時增加為1339c.c,並導入i-VTEC,汽門揚程與開啟時機皆為可變設計。依照歐規Insight的數據,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分別為95hp/6000rpm與12.5kgm/4600rpm,至於美規Insight的汽油引擎出力數據為88hp/5800rpm最大馬力以及12.3kgm/4500rpm最大扭力;電動馬達部分的最大馬力為14hp/1500rpm,峰值扭力為8kgm/1000rpm。搭配的電動馬達輸出功率則有14hp,整合結算,Insight II(美規)的整體輸出動力分別為102ps/6000rpm最大馬力以及20.35kgm/4500rpm最大扭力。
Honda擅長的駕車樂趣,就算是Hybrid車型也不能少,換檔撥片備便! |
Insight II市區油耗16.92km/L、續航距離可達643km,絕對夠用。
這次Honda為Insight II的系統進行大幅改進,例如發電機縮小22%減輕15%,鎳氫電池體積也縮減了31%瘦身35%,IMA系統的整體尺寸短少19%,重量足足降低28%之多。根據美規測試標準,Insight II於市區的油耗數據為每公升跑16.92km(使用無鉛汽油),定速90km/h的數據則為18.18km/L,至於最長續航距離可達643km,絕對夠用。
集中駕駛面向的控檯按鈕,人性化設計值得稱許。 |
增加引擎排氣度量
動力數據明顯強化
至於Prius,一代與二代Prius採用的汽油引擎均為橫置四汽缸1.5升引擎,這具引擎的特色在於壓縮比高達13.0:1,如此設計的用意是壓榨扭力,Toyota採用的Hybrid架構是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的出力均等,與其他對手比對,Prius的電動馬達的出力比率較高,因此,引擎帶動帶動發電機的能力必須充足,才能產生回充電池電力的工能。
中央扶手內建USB連接埠,隨身碟音樂隨插即用。 |
高壓縮比是小排氣量壓榨扭力的最佳方式,然而,高壓縮比卻會帶來爆震,為求爆震抑制,Toyota工程師將進氣汽門延遲開啟,並在活塞運轉至上死點時讓少許油氣逆回進氣歧管,如此用意是降低引擎室的壓縮力量,即可降低爆震的機率。這具引擎監控系統(TCCS)結合多項感應器與控制器,包括怠速穩定、VVT-i控制、爆震感應、直接點火功能等,頗為複雜。
Insight採6/4分離座椅提供不俗空間利用,放大的車身也讓車室空間加分不少。 |
正當Honda二代Insight推出升等動力之時,Toyota接連出招,在今年公佈第三代Prius即將在2009年春季正式開賣的消息。這次Toyota為Prius進行動力系統的大改造,首先,三代Prius的汽油引擎增加為1.8升(代號2ZR-FXE),最大馬力與扭力分別為98hp/5200rpm以及14.5kg.m/4000rpm。電動馬達的輸出扭力縮減為21.1kgm(好在最大馬力提昇為80hp),整合出力達到134hp。新版動力明顯強化不少,與舊款相比,第三代Prius從靜止加速至100km/h的時間足足少了一秒。
延續既有車型的內裝格局,就吸睛目光的能力來看Prius遠不及Insight。 |
Prius與Insight的動力系統有何差異?根據世界各地具公信力的油耗數據顯示,Insight稍佔上風,然而,雙方的動力表現卻以Prius贏面居多。就整體的輸出數據而論,雙方的汽油引擎差距並不高,Prius的優勢在於電動馬達的扭力輸出十分可觀,或許加速數據不分軒輊,只要進入載重爬坡狀態,高下即可判定。變速箱方面,雙方採用無段式CVT變速箱,用意是求取最平順的運轉品質。
多功能方向盤提供使用便利性,左右對稱的兩小圓設計頗為討喜。 |
Insight設計創意十足
Prius風格成熟穩健
進入車室,Insight雙層儀錶與三幅方向盤則與現行Civic如出一轍。儀錶中央設有一項極為獨特的顯示功能Ecological Drive Assist System,可以隨時顯示當下的引擎狀態,透過儀錶的背景顏色顯示目前的油耗狀態,藍色表示油耗偏高,綠色最則為省油狀態。此外,這套系統還可以為駕駛者評分,並以可愛的圖像顯示,儀錶中的樹葉增多,就表示把車子開得很省油,久而久之,就能養成節能省油的良好習慣,這是Honda極欲傳達的意念。
Prius的hybrid系統高明之處就在於自由切換,純電能、節能模式與Power模式任君選擇。 |
Insight是一款純熟的Hybrid汽車,安全設計與周邊配備的水準也符合消費大眾要求,絕對是搶攻Hybrid市場的中流砥柱。相形之下,Prius顯得保守幾分,剛公佈的第三代Prius內裝陳設與舊款差異不多,創意不足。
若要說Prius最富創意的座艙設計,當屬這顆未來感十足的排檔頭了。 |
Prius與Corolla Altis共用車身平台,但操控卻要出色許多。
Prius的底盤結構源自Corolla Altis車系,前後懸吊分別為麥花臣與拖曳臂。實際駕駛,Prius的操控表現讓Altis難以望其項背,避震系統的設定頗具水準,長達2700mm的軸距更讓Prius擁有高速穩定的條件。至於車型設計則以低阻抗為準,風阻Cd值僅有0.26,全然以降低阻抗、經濟省油為導向。
Prius擁有豐富詳實的各項行車資訊,方便駕駛人掌握。 |
再從軸距來看,Prius的2700mm遙遙領先Insight的2550mm,按理來說,Prius佔有空間上的優勢,然而,Honda的強項是小數據創造大空間,雙方皆為五門掀背設定,後座椅均可進行分離與打平,空間表現相去不遠。
Prius在軸距上面占了些許便宜,後座空間比起Insight優秀不少。 |
規格數據不分軒輊
關鍵仍在品牌光環
若以銷售數據判斷,Prius應該還是贏家,上代Prius的占有率極高,足以影響這類族群的購車意願。Insight的實力絕對不容小?,產品實力進步良多,設計風格更年輕、更具活力。這場Hybrid王位擂台賽即將在三月登場,孰優孰劣?各項條件難分難解,分出勝負的關鍵還是在於品牌強弱。消費者要面臨的不是PC與Mac抉擇,擺在眼前的是選擇宏碁還是華碩?其實是差不多的。
Insight運用時速錶的背景色變化,提醒駕駛的操駕方式耗油與否,創新的概念令人莞爾。 |
消費者要面臨的不是PC與Mac抉擇,而是選擇宏碁還是華碩?兩者硬體其實是差不多的。
至於國內市場,和泰汽車表示「保證引進」的意願,若速度夠快,有可能在第二季見到最新款的Prius。至於Honda,台灣本田亦有引進Hybrid的計畫,但是車種並非Insight而是Civic Hybrid。筆者的看法相反,台灣本田應該要引進Insight而非Civic Hybrid,原因很簡單,引進Insight的用意是宣導絕非獲利,Civic Hybrid的表現有目共睹,宣傳效果卻不如Insight,這是無庸置疑的。
Insight運用時速錶的背景色變化,提醒駕駛的操駕方式耗油與否,創新的概念令人莞爾。 |
Insight運用時速錶的背景色變化,提醒駕駛的操駕方式耗油與否,創新的概念令人莞爾。 |
Prius多層次的頭燈組讓車頭看起來相當神氣。 |
Insight無緣引進國內有點可惜,畢竟除了節能的實用面向外,對於Honda的品牌精神亦有一定助益。 |
Our Opinion
車商有意願,政府得配套!
我們不敢說Hybrid是能源危機下的最佳救贖,但至少在目前一片節能減碳的風潮中,Hybrid是能在最短時間能見到成果的複合動力技術,只不過很可惜的是推廣未如預期,不是消費者不領情,而是不親民的售價讓Hybrid技術依然高高在上,既然國內車商有意願導入Hybrid車款,政府何不在購車款項上加以補助,創造車市、消費者跟地球環境三贏的局面!
Honda Insight II規格表
引擎型式 | L4 SOHC 16V+i-VTEC |
排氣量 | 1339c.c. |
缸徑×衝程 | 73.0×80.0mm |
壓縮比 | 10.8:1 |
電動馬達型式 | 永久磁性 |
最大馬力 | 102hp/6000rpm(總合出力) |
最大扭力 | 20.35kgm/4500rpm(總合出力) |
懸吊系統 | 前麥花臣、後拖曳臂 |
電子輔助 | ABS/EBD |
輪胎規格 | 185/65/15 |
傳動方式 | FF |
變速系統 | CVT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長/寬/高 | 4396/1695/1425mm |
軸距 | 2550mm |
空重 | 1240kg |
0~100km/h | 12.5 秒 |
極速 | 181km/h |
售價(美金) | 2.0萬起 |
Toyota Prius III規格表
引擎型式 | L4 DOHC 16V+VVTi |
排氣量 | 1794c.c. |
缸徑×衝程 | 79.0×91.5mm |
壓縮比 | 13.0:1 |
最大馬力 | 98hp/5200rpm |
最大扭力 | 14.5kg.m/4000rpm |
電動馬達型式 | 永久磁性80hp/21.1kgm |
總和馬力 | 134hp |
懸吊系統 | 前麥花臣、後拖曳臂 |
電子輔助 | ABS/EBD/TRAC/VSC |
輪胎規格 | 195/65R15 |
傳動方式 | FF |
變速系統 | CVT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長/寬/高 | 4460/1745/1491mm |
軸距 | 2700mm |
0~96km/h | 9.8 秒 |
售價(美金) | 2.2~2.4萬 |
-
【車中泊】可積載腳踏車!也可舒適就寢! 多用途的輕型露營車Mods-factory 660BASE Every Van...
-
【車中泊】高級感內裝、配備簡化壓低車價的露營車! K-WORKS Rugged VAN...
-
中華汽車自主研發 ! 全台首部3.5噸電動商用車ET35即將推出...
-
會是Toyota「RAV4」嗎? 捕捉到新型偽裝車!即將大改款?...
-
台灣首張合法 4 人座 Sunlight 露營車領牌合法上路!
-
【集體評比】150~200萬進口中大型SUV戰力分析 硬實力比拚 Skoda Kodiaq X Mazda CX-60 33T X V...
-
【車聚】2024 Subaru Big Meeting
草地野餐+車聚(上) -
2024 StanceFest Taiwan(SFT)
高質感室內車聚活動(下)~ 參展美車介紹... -
科幻野獸現身 Tesla Cybertruck硬派巡展
-
超萌貓貓蟲Bugca Capoo上身 Suzuki Ignis咖波聯名款可愛上市...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