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裝架構雖承襲上代Passat,經微幅修飾後仍能展現自我風格,濃郁的東歐風格油然而生。 底盤結構與VW車系共生,但為突顯家族旗艦身分,Superb的軸距已拉長許多、頭部空間也經改善,不論前後座的乘坐舒適性均較上代Passat出色。 底盤結構與VW車系共生,但為突顯家族旗艦身分,Superb的軸距已拉長許多、頭部空間也經改善,不論前後座的乘坐舒適性均較上代Passat出色。 左後車門內特別規劃出置物格,原廠還附贈一支原廠專屬雨傘、頗為貼心。 2.8升引擎運轉精緻平順,最大馬力為193hp/6000rpm,3200rpm時還能釋放28.6kgm的稱職扭力。 | 這是一輛讓人有些陌生卻又熟悉的車款,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認識才剛到台灣未久、正處於萌芽階段的Skoda品牌,但該廠旗下車款骨子裡的表現,卻讓我們十分熟悉。 說起這個東歐捷克的品牌,大概有許多人不明白其底細,就像筆者一樣,一開始以為它是共產時代類似「人民汽車」之類的產物,若真那麼單純,台朔汽車也不會大手筆將其導入國內,甚至還有Skoda未來會國產化的傳言。Skoda礙於品牌形象,在國內一直推得很辛苦,但若摒除這項因素仔細觀察旗下所有產品,便能發現Skoda不僅擁有VW/Audi車系的所有優點,且價格還非常合理,包含紮實底盤、細膩組裝及豐沛動力各方面也都不錯,不去關心頭尾的廠徽,駕馭Skoda會發現能獲得等同於VW/Audi的樂趣。 捷克出品風格獨具 VW技術充分挹注 要體驗Skoda的樂趣,當然得先將其背景搞清楚,所以選擇先花點時間介紹這個陌生品牌,熟悉之後在試駕時便會更容易上手。追溯Skoda的歷史最早可回到十九世紀末期,當時汽車工業剛起步,Vaclav Laurin與Vaclav Klement兩位公司創始人,開始只為修理一輛德國製造的腳踏車,寫信到德國公司要求購買備用零件,想不到卻因語言隔閡被德國人羞辱,因此激起兩人自組公司的念頭。 採用兩位公司創始人姓氏的縮寫,L&K腳踏車公司正式成立,初期只是進行腳踏車的維修、製造業務,但兩人在閒暇之餘把當時熱門的內燃機裝上腳踏車,想不到這「裝上內燃機的腳踏車」,竟然在當地廣受歡迎,L&K公司也就與動力機械結下不解之緣。在1899~1905年間,L&K的主要業務由腳踏車轉型為機車,接著又跨足汽車領域。 在一次大戰後,該公司更進一步涉足卡車業務,但好景不常,一場意外大火燒掉工廠,L&K只得尋求外援,於是在當時併入捷克最大的工業Skoda。在公司合併後的汽車產品,大多冠上Skoda的名號,在1930年代歐洲百家車廠爭鳴的時期,Skoda汽車當時也是眾多車廠中極具知名度的品牌。在這跳過二戰後、革命之前Skoda的慘澹時期,90年代初期VW集團便計畫性地收購許多車廠,其中包括Skoda,同時間Renault集團也打算收購。 兩集團所開出的條件其實不盡相同,Renault打算收購的是Skoda的產能,作為西歐車廠東進降低成本的基地,因此合約中Skoda的新車開發,甚至製造車款都受到嚴格規定,大概只能當製造Twingo的代工廠;反之,VW的條件較優渥,不僅讓Skoda繼續研發新車,同時也準備進行技術轉移。直到現在,VW集團已擁有100%的Skoda股權,且當初承諾的技術轉移也一一實現,Skoda不僅繼續擁有品牌獨立性,且得到充分的技術支援(跟十九世紀時大相逕庭),更重要的是其營收日益攀升,儼然成為捷克重要的經濟支柱。 前面提過,Skoda在台灣算是才剛起步的品牌,雖然眾人對它的認識不多,但我們也無須懷疑它的品質與性能,尤其是其所擁有的深厚汽車背景,若要視為VW/Audi的副廠產品,未免也太不公平。Skoda在捷克的共產時代中,肩負的任務也是製造國民車,但由於共產主義的政策限制,製造車輛的技術與產品性能似乎與西歐國家有些差距,而為彌補技術上的差距,Skoda選擇VW作為夥伴,而非只是想把Skoda當作代工廠的Renault。 延續優良傳統 突顯自我風貌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Skoda Superb,則是在VW全力支援下的頂級旗艦,這輛車使用許多集團內的共通科技,而在零件共用率也極高的狀態下,造就Superb高級卻又親切的印象。在外觀上,Superb的車頭有著Skoda獨有的頭、尾設計,車身線條則頗為神似舊款Passat,但由於軸距更為加長,車身線條顯得更為流線、頗有王者氣勢。 在內裝方面,Superb也不亞於同門兄弟的表現;首先,由於加長軸距的緣故,後座腿部空間極為開闊,以其善解人意的價格卻能享有乘坐中大型房車的尊榮感,不難體會原廠的用心。另一項有趣的車內配備,則出現在左後座的車門板上,特殊設計的滴水導流盒可放置雨傘、冰涼的飲料之類的物品,之所以名為導流盒,主要的原因是位於導流盒的底部設有排水通道,可將水氣排出車外,不至於弄溼內裝。對於看慣日系房車貼心細節的人們,不得不佩服Skoda的另類貼心想法,這樣的設計安排似乎與Rolls-Royce把雨傘隱藏在車門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說完了Superb兩項貼心的設計,接下來看看其他的內裝陳設。在Superb車上,可見許多VW集團的零組件,這也是此車讓人看來十分熟悉的原因之一,而身為品牌旗艦,Superb車上有著頗為豪華的內裝安排,車內空間以皮革、金屬及木質飾板組成,營造出相當高貴的乘坐空間。在人體工學方面,Skoda大多吸取了來自VW/Audi的經驗與技術,不僅駕駛座的視野良好,各項按鍵開關也十分就手,且操作方式極為直覺化,絲毫不須刻意摸索或習慣。 本次試駕的Superb,乃搭載2.8升汽油引擎的頂級車款,這具每缸五氣門的V6引擎,想必熟悉VW/Audi的讀者們都不陌生,相對於目前泛用在Golf R32、Audi TT 3.2 Quattro車上的新銳3.2升V6引擎,這具2.8升引擎動力雖非強勁一派卻也足敷使用。這具引擎的最大動力輸出為193hp/6000rpm、28.6kgm/3200rpm,也許它的帳面數字看來並不強大,但精緻平順的運轉才是最大賣點,配上Superb頗為良好的隔音設計,在車內幾乎聽不到引擎運轉聲浪。 與這具引擎搭配的變速箱則是五速Tiptronic手自排,此變速箱具有極高成熟度,可靠與耐用性毋庸置疑,同時也有著換檔平順不頓挫的優點。與V6引擎搭配,在Superb將近1.6噸的車重下,0~100km/h仍能跑出10.9秒的成績,算是相當優異的表現。 Superb底盤是集團資源共用下的產物,採用前獨立多連桿、後複合扭力桿設計;位於前軸的四連桿設計在過彎時會產生應力虛軸,等同於防傾桿的功效,因此可抑制外側車頭下潛的動作。車尾的複合扭力桿設計則是傳統歐洲前驅車常採用的安排,結構簡單堅實可靠,在操控上也有相當穩定性。實際駕駛Superb上路,沈穩的底盤反應是第一印象,動態穩定且易控制,乘坐舒適性也有水準以上的表現。 試車過程中把這輛車駛上經常試車的山路,在高速彎道中有著從容的動態、推力也還充分,一派歐洲高級車的架式。但進入小彎後長軸前驅車的缺點有些明顯,常常車頭過了彎、車尾卻還有些跟不上來,但這種刁鑽彎道該是小鋼砲車款才擅長的領域,對Superb這樣車長超越四米八的大傢伙來說,並非它最能發揮的場所。 經過一天的相處及後續資料研究,相信大家都對Skoda這個品牌有著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扭轉對Skoda的成見(或是建立一個全新的印象)。VW無意讓它成為廉價替代品,而是將其設定為在Audi、VW往上提昇後,用以彌補原有市場空缺的新興東歐品牌,至於它是否有此實力,從Superb的表現也許能略窺一二。 試駕感言 找到熟悉的操控感 自從VW Passat改朝換代後,許久沒接觸到這顆2.8升動力,再次見面則是換到Skoda車上。在這部車上能找到許多前代Passat的影子,諸如鈑件架構與內裝布局均很雷同,但Skoda並非完全墨守成規,拉長的軸距、加高的車身,均讓Superb展現截然不同的新風貌。若以乘坐舒適性為訴求的消費者,不妨將這部車列為考量,擁有後或許會有物超所值之感。 Skoda Superb 2.8 | | 引擎型式 | V6 DOHC 30V | 排氣量 | 2771c.c. | 缸徑×衝程 | 86.4×82.5mm | 壓縮比 | 10.6:1 | 最大馬力 | 193hp/6000rpm | 最大扭力 | 28.6kgm/3200rpm | 懸吊系統 | 前多連桿、後複合扭力桿 | 電子輔助 | ABS/BAS/ESP/EDL | 輪胎規格 | 205/55/16 | 傳動方式 | FF | 變速系統 | 五速手自排 | Gear | Ratio | 1st | 3.665 | 2nd | 1.999 | 3rd | 1.407 | 4th | 1 | 5th | 0.742 | 終傳比 | 3.09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長/寬/高 | 4803/1765/1469mm | 軸距 | 2803mm | 輪距 | 1515mm | 車重 | 1653kg | 0~100km/h | 10.9秒 | 極速 | 232km/h | 售價(萬元) | 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