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準備迎接雨季到來 必學安全開車10秘訣

2018.04.20  作者:OPTION  

  • 0
  • 分享

文/童國輔、邱煒程  圖/顧宗濤、童國輔、各大官網

在過沒多久台灣就準備進入梅雨季與惱人的颱風季節,不知大家是否已經準備好要迎接雨天開車的各種狀況了呢?雨天開車不只會增加煞車距離,對於駕駛視線與高速直行穩定性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如何確保雨天開車的安全性,筆者特別在此分享10個祕訣,讓大家都能雨天開車更安全。

 

第一招

高速公路別開內側道

雨天開車最危險的路段就是高速公路上,原因在於高速行駛的車輛,不論是煞車距離的拉長、打水漂的機會或視線不清帶來的威脅,都是最嚴重,尤其是高速通過嚴重積水路面時的車輛失控情況,更是容易對人車造成嚴重傷害,想要避免車輛打水漂失控的問題發生,除了降低車速,讓輪胎有時間可以排水外,盡量不要行走在內側車道,也是一個好方法,這是因為任何道路的排水系統,都會朝向道路兩側設置,大雨傾盆而下時,內車道的排水溝有時會來不及宣洩雨水,就會導致路面積水,尤其在彎道內側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大雨天最好避開內車道行駛。

高速公路的內側道在大雨時,會比其他車道更容易積水,因此盡量行走中間車道比較不會大水漂。

 

 

 

第二招

深水區要拉高轉速

如果車輛不小心開到積水比較深的區域時,切記不要讓水淹超過前保桿高度,這樣引擎才不會吸到水,此外還要降低檔位以拉高轉速,不疾不徐地速度行駛,這樣才能讓引擎不熄火的情況下,通過積水比較深的區域。這是因此排氣管的出口高度比較低,很容易被水淹沒,如果管內的廢氣沒有足夠的排氣壓力排出車外,引擎即使沒有吸到水一樣會熄火,這時候可能會讓自己陷入比較危險的狀態。

如果不小心開近積水比較深的地方,只要水深沒有超過前保桿,就能通過,但切記不要收油,反而要降低檔位,讓排氣管內的廢氣有足夠的壓力可以排出,這樣引擎才不會熄火。

 

 

 

第三招

煞車系統要預熱

早上出門當天首次開車時,煞車系統會因為下雨天的氣溫比較低,碟盤上也會附著不少雨滴的情況下,第一次踩煞車的力道會因為溫度低加上雨水的關係,容易變得比較差,因此筆者建議可以在準備停紅燈前,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煞車踏板稍微踩大力一點,讓碟盤的溫度上來,同時減少雨水附著碟盤的情況,尤其是準備上高速公路前,這個動作建議一定要做,才能縮短緊急煞車的距離,當然如果你會左腳煞車的話,就可以在加速時,稍微用左腳含一下煞車踏板,預熱效果更佳。

雨天剛出門時,煞車力道會因為碟盤上的雨水而變得比較差,建議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重踩幾次煞車,讓碟盤的溫度提升上來,較能確保煞車系統的運作正常。

 

 

 

第四招

溼滑路面起步用2檔

之前電視新聞曾報導過有部國產休旅車,在濕滑的水泥上坡道上起步,結果前輪竟然出現打滑,車輛同時開始往下滑動,直到撞擊收費閘門才停下來,會這樣筆者推測應該是車主使用D檔(一檔)起步,結果前輪因瞬間輸出扭力過大,才會使輪胎打滑,輪胎一旦開始打滑就會失去抓地力,而使車輛「倒退嚕」,如果事情發生在山裡的泥濘坡道上,後方是懸崖的話,後果可能不堪設想,要避免發生這種事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二檔起步,手自排可在起步前撥到二檔,傳統自排變速箱也一定會有2檔起步的檔位可切換,藉此降低輪胎起步扭力,使輪胎不易打滑,這在雪地國家是很常見的作法,學起來改天去合歡山說不不定就能派上用場。

濕滑路面上起步,盡量使用二檔起步,才能避免輪胎打滑,而使車輛發生失控。

 

 

 

第五招

胎紋要夠胎壓高些

雨季行車要安全,最重要的項目就是輪胎的胎紋深度,胎紋深度關係到輪胎壓過積水的排水速度與能力,深度不夠的輪胎,排水效能自然不佳,車輛一旦行經積水較深的路面,輪胎就有可能因為排水不及,而使得整個胎面浮在水面上,此時車輛就像水上漂一樣,完全失去這條輪胎的抓地力,甚至還會發生左右輪突然「搶胎」的情形,輕者駕駛可能會嚇一跳,重者車輛失控打滑發生撞擊意外都有可能。因此,筆者建議胎紋深度最好不要低於2mm,才能獲得基本的輪胎排水效果,且從2014年1月1日開始,胎紋深度不足1.6mm的車輛,車輛定檢時是無法過關,為了自身家人與其他用路人的安全,輪胎錢還是不要省比較好。

輪胎壓過水坑時,輪胎接地面的水,會立即被重量擠壓到排水溝槽內,因此如果胎紋深度不足,胎面無足夠空間容納雨水的話,輪胎就會漂浮在水面上,並瞬間失去抓地力,形成左右輪搶胎甚至甩尾失控的危險情況。

 

 

 

第六招

前後霧燈記得打開

汽車之所以會配置前後霧燈,就是要讓車主在雨霧天氣時使用,可提醒對向來車注意自車的位置,因此雨天開車時可以將前後霧燈打開,可獲得較佳的醒示效果。此外,建議大家若原車上已有配備前霧燈,盡量不要將前霧燈燈泡換成超白光等高色溫的燈泡,這是因為白色光線的穿透力較黃色光線來的差,尤其在下雨天的晚上或是起霧的白天裡更是明顯,因為略為白色的光線容易被同樣是白色的霧氣給反射,讓前方的視野呈現一片白茫茫的現象,反倒讓前方的可視距離縮短,影響行車安全,而黃光燈泡擁有較佳的穿透能力,反而雨霧天的照明效果比較好。

雨天開車時可以將前後霧燈打開,可獲得較佳的醒示效果外,也建議盡量不要將前霧燈燈泡換成超白光等高色溫的燈泡,因為白光在雨天根本看不到路,反而是黃光燈泡擁有較佳的穿透能力,雨霧天的照明效果比較好。

 

 

 

第七招

五門車善用後雨刷

許多五門車型例如掀背車、轎式休旅車、SUV、或廂型車等,之所以會配置後雨刷的原因,在於這些少了一截車尾的車輛,高速行駛時車體後方的氣流,會因為空氣力學的緣故而往上倒捲,很容易將路面的髒水與灰塵捲到後擋玻璃上,後擋玻璃上就會附著許多髒汙,導致後方視線不良,這是後就要善用後雨刷了,可保持後檔清晰度,所以如果您是開上面這幾種車款的話,盡量不要把後雨刷拆掉裝其它物品,因為後雨刷是有其實際作用在的。

五門車型的後擋玻璃高速行駛時,會因為倒捲的氣流而附著許多髒汙,因此才會設計後雨刷給車主用,雨天記得把它打開來用。

 

 

 

第八招

開空調玻璃不起霧

面對潮濕的雨季,車內能否乾爽與舒適,也會大大影響行車安全,尤其是雨天開車沒有冷氣吹拂前擋玻璃進行除濕的話,玻璃內部很快就會起霧,大大影響行車視線,不過或許有些人會問,雨天氣溫已偏低,如果在開冷氣的話,不就要穿外套開車?如果筆者不說,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冷氣與暖氣是可以同時開啟的,這種組合可以產生乾燥的暖空氣,在相對溼度極高的環境中,可以發揮除濕與防霉的作用。如果車上示恆溫空調的話,設定上相當簡單,只要按下Auto按鈕,然後將溫度設定在22度左右,車子就會自動吹出乾燥且溫度適中的氣流了。

下雨天一定要車內開空調才能避免玻璃起霧,不過不代表冷暖氣不能同時動作,只要將開啟A/C功能,並且將溫度調整到較暖和的溫度,例如:24~25度等,送出來的空氣就會是乾燥的暖空氣。

 

 

 

第九招

防水抗霉更健康

下雨天腳底下的污泥與細菌更有機會進入到車內,並隨著污水滲透到地毯中,再經由室內循環的冷氣,慢慢入侵體內,因此建議大家最好能將原廠絨毛表面的腳踏墊,換成具有防水效果的塑膠材質,但為避免因腳踏墊的滑動,影響油門/煞車踏板的運作,選擇具有固定功能的立體腳踏墊,是提高行車安全的必要選擇。此外,雨天因為增加窗戶緊閉的時間,而車內遍部的微塵、懸浮粒子與細菌,就趁機不斷在車內循環,尋找入侵人體內的機會,對抵抗力較強的大人還好,一旦車上有小孩的話,健康就可能因此而受到威脅,因此若能定時更換冷氣濾網的話,對於車內空氣品質的維護,是有正面幫助的。

市面上有許多立體造型的防水腳踏墊,可有效防止腳底的汙水,或雨傘的雨水滲透到地毯內產生霉味,且專車專用的設計,不用擔心會卡到油門/煞車踏板。

 

現代許多車款都有配有冷氣濾網,位置就躲在手套箱後方,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雨季與夏季,大家不妨自己動手DIY檢查一下冷氣濾網的狀況,有時髒污的情況會讓大家嚇一跳。

 

第10招

配戴太陽眼鏡

日間雨天開車有時會因為雨水的散射作用,導致前方視線不清的問題,這時如果光線許可的話,不妨戴上太陽眼鏡,透過些微的偏光效果,可以改善前方霧茫茫的情況,讓前方路況看得更清楚。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