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K SPORT全員出擊 立足台灣放眼國際

2017.12.30  作者:OPTION  

  • 0
  • 0
  • 分享

勝敗結果只是一時,經驗累積才是技術的推動力

 

文/李林樹

圖/顧宗濤

 

賽車不僅僅是一項挑戰難度很高的極限運動,同時對於車輛及周邊零組件更是嚴苛的考驗,作為台灣汽車零配件開發及品牌商的K SPORT,為了能夠測試出產品本身的最大潛力,因此車隊決定2018年起將全員出擊,分別派出Lamborghini LP560-4 GT3、Audi RS3 LMS、Honda FD2、Ford FOCUS、Subaru GRB、Honda EK等多達7輛廠車,透過賽事的洗禮雖然只是一種淬鍊的過程,但是以台灣為立基點,積極進攻世界舞台才是K SPORT的最終目標。

 

 

 

 

 

 

 

 

Audi RS3 TCR廠車來敲門

2.0L渦輪再掀賽事新風暴

目前在國際賽事中最受矚目的房車錦標賽,除了有花費相當驚人的WTCC以外,相對入門而便宜的TCR則是在近2年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蓬勃發展,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原廠規格零件簡單,同時機件的耐用度高,因此無論在零件取得與維修都很容易,加上規定的售價僅7~9萬歐元,因此實際可以參賽的車型可說相當多,不過由於TCR廠車限制前輪驅動方式,因此除了常見的前驅車款以外,屬於四驅設定的Audi RS3 LMS則是改為前驅,即便如此仍舊在比賽場上有亮眼的成績。

最入門的國際房車統規賽,最具競爭力的車輛設定,最超值的車型首選。

 

有鑑於目前TCR賽事的發展如此迅速,為了能夠盡快與國際賽事接軌,同時吸取更多的比賽經驗,因此K SPORT率先引進全台首輛Audi RS3 LMS,除了能夠補強車隊的即時戰力,正規廠車所需的後勤團隊訓練及標準作業流程,也是提升車隊技師自身技術與眼界的好方法,仔細算一算還真是值得車隊未來的投資。不過相較於不斷壓榨動力的性能提升方式,Audi RS3 LMS引擎採用EA888 2.0升渦輪增壓,最大馬力330hp雖然不及市售RS3強(2.5升渦輪增壓),但是在統一規格賽事裡,最終仍是回歸車手本身的技術較量。

Audi RS3 LMS採用EA888 2.0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330hp及40.8kgm扭力,除了中冷器的配置改變以外,其餘看起來就跟原廠車一樣。

 

不過真正能夠發揮Audi RS3 LMS的關鍵,根據試車手郭國信表示,主要在於靈活而堅固的底盤設計,全車魚眼的底盤結構讓轉向及車身動態更為靈活,而明顯加寬的車身爆龜不僅讓左右的輪軸距增加,同時懸吊傾角也重新設定,並且補強避震塔頂,配合四輪採用275/645 18的光頭胎,僅僅330hp就能擁有驚人的抓地力,而以目前大鵬灣的賽道來看,全原廠設定下最基本的秒數至少要跑進1:48秒以內才算及格,若是設定得宜這輛LMS絕對有1:46秒的單圈實力。

為了獲得更好的輪軸距與車身穩定性,透過前後寬體設計不僅有利加大胎寬,明顯的爆龜更是彰顯車輛的充沛戰力。

標準的賽車化座艙配置,不僅看起來更熱血與質感,應該有的控制鈕與配備絲毫不遜色於GT廠車。

為了提供車手更精準的煞車制動力設定,因此車內旋鈕則可以讓車手自行調整前、後煞車的制動力分配。

透過全車防滾籠所補強的座艙與車體結構,使得車身剛性大幅提升,足以應付不同程度的路岩石彈跳。

特別設置在車身正中央油箱雖然更安全,但是缺乏快速加油的裝置的設計,實際在加油時反而會相當耗時間。

前後輪都是採用275/645 18的光頭胎,所能提供的抓地力甚至還超越Porsche統規賽廠車的胎寬配置。

隨著TCR統一規格賽的熱度不斷增加,不僅是參賽車種的選擇更多元化,更平價的費用也會吸引更多國內車隊爭相投入TCR組

 

Audi RS3 LMS車輛規格

2.0升直四渦輪反置引擎

水箱與中冷器加裝導風管

最大馬力330hp

最大扭力40.8kgm

六速序列式手排變速箱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

多向伸縮側可調競技避震器

前六/後二活塞卡鉗與378/261mm碟盤

18吋x10j輪圈

賽車椅/安全帶

賽車整合儀錶

多功能方向盤與換檔撥片

FIA/MSA認證防滾籠

車重1285kg

 

四喉直噴比氣長

全台首輛FD2掛Motec

目前K SPORT車隊除了有現役的TCR廠車Audi RS3 LMS以外,同樣也有國內自行打造的廠車代表,首先介紹的這輛Honda Civic FD2,除了車身彩繪、小爆龜與大尾翼等進化,實際上最關鍵的差異性就在於車輛的控制大腦,比起國外廠車經常見到或早已列為標配的全取代型電腦,在台灣其實並不常見,或許是受到高昂的價格影響,但是一分錢一分貨,想要將車輛的性能給徹底發揮,除了引擎、變速箱與周邊硬體搭配之外,負責車輛運作及監控的電腦更是至關重要,為此特別廢除以往的配置,改以Motec M150電腦加以取代,根據台灣Motec電腦總代理高英豪表示,此舉除了能夠寫入更為精準的電腦參數,同時還能完全記錄引擎的運作狀態,並且設定緊急保護機制,有效避免人為疏忽而造成機件受損,不過安裝Motec電腦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連動Sadev六速序列式手排變速箱,有效應付大馬力的輸出。為了能夠針對車輛設定有科學化與數據化的資料建立,針對懸吊系統也額外加裝感應器,如此一來就能進一步收集資訊以利產品設定。

顛覆國內既有的改裝手法,K SPORT打造全台首輛Honda Civic FD2移植Motec電腦。

想要讓自然進氣引擎能夠獲得更大的馬力輸出,除了電腦更為精準的調校,引擎本體如何增加更多的進氣量,因此四喉直噴則是關鍵。

由K SPORT車隊自行打造的FD2,透過Motec M150電腦的全面皆監控,可連動Sadev六速序列式手排變速箱,有助於發揮更好的換檔效能。

有鑑於國內賽車的發展與國際接軌並不普及,為了讓更多車隊能夠享有最正統的賽車調校,因此Race-on高英豪大方提供國內店家Motec電腦教學。

 

Subura GH8變身超猛鷹眼鯊

六速序列式變速箱壓鎮

向來是國內最受歡迎的改裝車款之一Subura Impreza,為了因應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因此K SPORT也特別打造一輛超猛的鷹眼鯊,但是有鑑於入門款的GH8即可擁有所需的改裝架構,似乎沒有購買原廠高性能配置的必要性,為了挑戰1:49秒的單圈成績,在動力部分,腹內機件植入Cosworth全套鍛造品,排氣量也從原本的2.0L提高到2254c.c.,配合進排氣道拋光、JUN 272度的高角度凸輪軸、Garrett GT3240渦輪、HKS GT2排氣洩壓閥,HKS SQV進氣洩壓與HKS EVC、2+1顆Sard 265l/h、Sard 1000c.c.噴油嘴與Sard副油桶,有助於引擎壓榨600hp最大馬力。

入門GH8在植入600hp引擎與序列式變速箱以後,小鷹也能變大鵰!

為了因應動力與操控需求,底盤方面則是選用自家Sport Racing競技懸吊,藉由外掛氮氣瓶的設計,可容納更多阻尼油並增加散熱效果,以穩定阻尼反應。此外,煞車系統也同樣採用自家推出的前對向八活塞、後對向四活塞卡鉗套件,提供準確而俐落的制動效果,不過為減少動力傳輸時的損耗,原本的六速手排變速箱也改為序列是變速箱,再透過OS三片式離合器片與前中後三顆LSD的加持,使得每次換檔時都能將動力耗損減少到最低程度,並增加通過高速彎道的極限。

透過排氣量擴缸至2.2升,加上腹內鍛造強化、進排氣拋光、高角度凸輪軸、Garrett GT3240渦輪、進排氣洩壓閥與供油強化,有助於引擎壓榨最大馬力。

內裝上的配置大致就是廠車的基本設定,而最特別之處在於目前國內首例的序列式變速箱移植。

透過寬體微幅增加輪軸距,配合鍛造輪圈、Sport Racing競技懸吊、對向前八後四活塞卡鉗套件,以有效應付底盤及操控需求。

 

寬體Focus力戰大鵬灣

Motec電腦壓榨引擎一拜

雖然說改裝車在國內多半仍是以日系車為主力,但是先天具有運動體質的Ford Focus還是需多歐系車迷關注的焦點,不過原廠僅有145hp的2.0升引擎本體實在真的不夠力,為了能夠壓榨出N2000組的最大動力,可以看到引擎室顯眼的集氣管路能爭取最大進氣面積,透過高壓縮比的鍛造活塞、加大節氣門及凸輪軸進300度/排298度的條件下,配合Motec電腦調校與加上全段排氣管,最大動力可達240hp,另外搭配換檔無須離合器的六速序列式變速箱盡可能降低動力耗損,畢竟Focus相對高的車重本來就不具優勢。

全新開發的獨立式後懸吊,可以徹底補強Focus車尾的靈活動。

既然能夠提升的動力有限,想要在比賽場上有更好的成績,就只能針對相對靈活的底盤操控潛力進行強化,目前除了底盤連桿全數採用魚眼可調設計,雖然說競技避震器有助於提升操控的穩定性,但是受限於Focus原廠後懸吊彈簧與筒身的分離式設計,為了徹底解決略顯笨重的車尾反應,K SPORT直接開發獨立懸吊系統,藉此讓優秀的操控實力更上層樓,而搭配上四條230/610-17全光頭胎下能夠輕鬆做出兩分整的成績。

Focus的2.0升自然進氣引擎,透過高壓縮比鍛造活塞、加大節氣門及高角度凸輪軸,配合Motec電腦調校與加上全段排氣管,最大動力可達240hp。

即使是國內自家打造的廠車等級,同樣也是符合N2000組的嚴苛規範,就連內裝一是簡潔而整齊的設計。

為了讓引擎運作及監控的效能提升,直接換上全取代的Motec m84電腦可免除後續問題。

 

K SPORT車隊最高標準化

練兵、測試、行銷三位一體

對於K SPORT要創立如此龐大的車隊規模,說實在話在車隊經理林祺翔的心裡也曾有過一段掙扎期,畢竟此舉肯定會耗費不少公司的資金投入,不過既然公司本身就代理相當多的汽車零配件產品,為了測試各項產品的耐用度、性能表現,甚至是否達到台灣消費者所需的適用性,因此透過嚴苛的賽事洗禮只是基本練功而已,同時還能藉由測試的結果進而回饋產品後續做出最佳修正,無論是在提升產品本身的品質及功能性,這個環節是絕對不能少。另外,對於從K SPORT品牌的推廣與行銷角度來看,賽車運動絕對是最佳的行銷武器,畢竟立足在台灣放眼全世界,透過快速的資訊傳播力,逐漸奠定自家品牌絕對有其必要性。

 

 

不過在台灣,由於賽車運動始終並未受到政府的重視,進而連帶缺少大企業贊助或投入,想要提升良性的賽車風氣肯定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K SPORT作為汽車零配件產業鏈的一份子,與其停滯不前的消極觀望,倒不如起身帶動新風氣,看看能否替台灣的賽車運動出一點力。為此K SPORT除了推出陣容龐大的專業廠車之外,車隊所需的專業後勤也是透過每一次比賽的嚴苛歷練,雖然所有人在過程中都是深處在高溫高壓之下,但是大家對於賽車的熱愛,促使身邊有許多好朋友在比賽過程中發揮各自工作專長,不僅在比賽時能夠齊聚一堂,同時也釋放生活及工作中的壓力,在經過2017年的賽事歷練之後,雖然結果並不盡如意,但是所學習到的經驗值更期許車隊在2018年能夠有更多收穫。

 

 

林祺翔個人小檔案

經歷:

2010 TTCC B組季軍

2012 STTCC B組冠軍

2013 OTGP單凸冠軍

2016 TSF年度亞軍

2017 TSF S2000年度季軍

暱稱:Poky

職業:迪兒思汽車精品總經理

  • 0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
人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