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經濟學怎麼看中古車市場(上)

2017.11.24  作者:Chen100Qiang  

  • 0
  • 分享

有時實在很難想像,我們最一般的日常生活會跟什麼經濟學大理論有關係,更何況是汽車媒體更是難以聯想,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近日最容易登上排行榜的的書籍多半圍繞著心理學、教養類及各類How-To工具書。充分反映現代讀者相當睿智,會去尋求自己所需要的資訊。筆者也要睜開眼睛,吸收跨領域的新知,來解讀汽車產業的各種現象。
 

首先讓筆者關注的就是經濟學。經濟學是什麼?簡而言之,經濟學應該要能正確解讀交易背後所隱藏的邏輯。

※續集:經濟學怎麼看中古車市場(下)


 

   

「交易的邏輯」是什麼意思?換句話說,就是商業行為或市場機制。經濟學的目的是「經世濟民」,其意思就是治理世事、富裕民生。如果交易買賣成功,買方及賣方都能從中獲利,吸引更多的人參與買賣。例如,今天的台灣人非常享受汽車工具所帶來的便利生活,但住在台北都會區,僅僅三萬月薪,還能奢望成為「有車一族」嗎?又如果是住在南部,沒有車就會對交通帶來相當不便利,但無奈預算不足買不起,最後只能買摩托車代步,即使颳風下雨都得忍耐。然而,如果我們多了一個買中古車的選項,或許能減少一部分消費者的苦惱。
 

 

  

只是問題又來了,在台灣買中古車存在太多的風險,不少人都有過被騙的經驗,更多人則因此而猶豫,以致好的店家面臨到「被淘汰」的悲慘下場。這種現狀是無法避免的嗎?當我們看到日本中古車市場已經成功擺脫惡性循環的時候,是否只能自我放棄的的自嘲「這就是台灣人」呢?
 

其實問題沒那麼單純,筆者認為台灣人的素質問題並不存在。因為在經濟學的課本上並沒有寫著:「台灣人不行」或是「國民素質過低導致市場混亂。」反過來說,目前台灣的中古車市場問題其實都可以獲得解決。
 

我曾聽過一個車行老闆說「台灣的消費者非常貪,喜歡佔便宜。」所以呢?他接著說:「車商只能用低價釣客。」買方、賣方的不當認知造成今日的市場混亂?導致市場規模越來越小?!
 

 

  

經濟學是這麼說的,在自由放任的市場裡,有隻「看不見的手」在調節資源的合理分配。高級車賣給有錢人、大眾車賣給中層階級、廉價車賣給剛入社會的年輕人…等等。如果存在滯銷庫存,廠商就會減產,若銷售佳,廠商還會繼續加碼增產。每位消費者,或是每家企業的作為,最後讓社會資源得到合理分配。這就被經濟學家稱做「看不見」的神秘力量。
 

除此之外,我們也得了解實際的運作當中,所發生的「市場失靈(市場的失敗)」。這最大的原因,通常是在資訊不對稱的時候,最容易發生。比如說,新車很單純,基本的品質能夠被廠商所保證(保固),由價格以及庫存量的增減,來協調供需平衡。反觀中古車,一車一況一價,價格更是隨人喊價,真實行情不易計算,買方難以獲得更多有效資訊。如果賣方不誠然公開商品信息,買方根本無法判斷價格的合理性。最後,導致市場無法蓬勃發展,消費者最終被迫放棄有車夢想。
 

 

【參考】想買車上知名網站比價小心上當!(趨勢科技 Trend Micro Blog)

 
 續集:經濟學怎麼看中古車市場(下)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