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2015年3月新車市場銷售分析
2015.05.12 作者:CARNEWS

國產車力爭上游抗回跌
進口車紅盤續拉抬
累積統計:106836部
去年同期累積:99441部
成長率:+7%
三月份國內汽車市場總掛牌數33919部,與去年同期比小幅衰退1.27%。相較於近期汽車市場整體銷售與去年同期比均有明顯增長,三月份的銷售下滑是否代表市場出現反轉警訊?
若將銷售車種區分,結果相當令人訝異。進口車部分無論是乘用或商用車,銷售成長與去年同期比皆高達約兩成,國產商用車銷售也維持穩定的2.74%成長,而讓整體市場銷售下滑的兇手原來是國產乘用車;與去年同期比下滑接近11%。也因為國產乘用車目前在市場佔比仍高,即使進口車成長亮眼,仍然無力回天整體市場表現。展望今年國產乘用車在市場佔有率表現,市場分析認為會是逐漸下滑的趨勢;至於進口車、特別在雙B / 保時捷等豪華品牌與日系品牌Mazda / Subaru,銷售依然可以維持穩定成長,並持續擴大市佔率。
![]() |
國產大型房車霸主Toyota Camry三月份改款幅度相當大,不但外型設計更為年輕前衛,2.0公升直噴汽油新引擎最大馬力/扭力分別為167匹及20.3公斤米,並搭配六速自排變速箱。 |
歐系豪華房車持續熱賣
Toyota/Lexus過去在整體市場的佔有率一向維持在32%以上,本月份卻減少到30.2%,對整體數量的影響相當大。不過競爭對手若以為和泰的螺絲鬆動那可就錯了;Toyota三月份一口氣上市了三部新車:Camry / Alphard / X,新舊產品交替時自然對銷售會有影響。Lexus方面,油電車貨物稅補貼取消的衝擊仍然存在,重量級的ES / RX車款今年都會推出改款新車,產品組合最佳化仍然還需要一段時間。
M.Benz以1980部掛牌數排名再次站上所有汽車公司排名第五、甚至超過Ford 1937部(其他銷售量更少的國產車就不用提了),再次顯示近年來歐系高端豪華品牌的銷售蓬勃,而國內經濟好轉之後最大利益收穫者依然是金字塔頂端消費者。M.Benz於三月份的掛牌數量較去年同期比成長高達25.9%,BMW達17.4%、Porsche甚至高達50%!相對於國產品牌(不含進口車部分)大多是兩位數字以上的大幅衰退,國產、豪華進口車市場呈現完全不同、一冷一熱的兩樣情。
![]() |
Mazda CX-5小改款車價已公佈;Sky-G 2WD、Sky-D 2WD與頂級車型Sky-G AWD建議售價分別為101.9、117.9、133.8萬元。 |
中華三菱近年來能在排名超過裕隆日產時,大多是商用車銷售有所發揮時期,三月份也不例外;商用車部分掛牌數就高達2294部、較去年同期仍有微幅成長1.4%,也因此即使Mitsubishi在國產乘用車部分衰退高達25.1%,中華汽車總量仍然以159部微幅超過裕隆日產(含進口車)。
![]() |
Honda CR-V小改款已於4月7日正式上市,四款車型2.0 VTi、2.4 VTi、2.4 VTi-S、2.4 S售價分別為84.9、89.9、96.9與103.9萬元。 |
國產SUV逆勢大成長
如前所述,國產乘車在三月份表現不佳,與去年同期比衰退接近11%,其中衰退最多的市場區隔部分當屬房車市場;隨著三月份Altis銷售不振,整體國產中型房車衰退高達接近四成,大型房車市場區隔即使有Camry重量級改款新車加入,較去年同期也只增加6.4%。
國產休旅車部分也較去年同期衰退3.3%,其中七人座RV車款衰退高達三成,還好在SUV部分補上大部分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15.4%。相信在Nissan X-Trail新車於五月份上市後,SUV在國產乘用車的銷售佔比還會再進一步成長。
![]() |
Luxgen U6 Turbo戰力再加強;改款新車 Eco Hyper 1.8T(170匹)價格自73.9萬起至85.9萬,2.0T(191匹)價格自90.9萬起至95.9萬,全車系共八種選擇。 |
國產車銷售冠軍雖然還是由Altis奪下,但與之前高峰數量相較之下幾乎是腰斬,很大原因是和泰在三月底發表以Altis為基礎的X造成消費者觀望。由於現行Altis大膽前衛的外觀已經與過去世代的保守設計大為不同,從銷售數字也可以看出市場接受度相當高,更進一步的X能否幫助Toyota將大餅已經逐漸縮小的國產中型房車市佔率再一步提昇?成效還有待觀察。不過首當其衝的就是Sentra Aero;三月份掛牌676部、勉強擠入國產乘用車銷售第10名,與直接競爭對手Altis有相當差距?p>>
![]() |
預計在5月6日上市的Nissan新X-Trail,預售接單價為:2.0 2WD 86.9及92.5萬,2.5 2WD 100.5與105.9萬, 2.5 4WD旗艦版售價則是119.5萬元。 |
國產乘用車目前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區隔當屬SUV運動休旅車;由於Toyota是以RAV4進口車身分應戰,SUV成為國產其他品牌唯一還有機會銷售放大量的機會。CR-V雖以1039部奪下三月份國產SUV銷售冠軍,但並未大幅拋開競爭對手。相較於三月底推出的CR-V小改款新車並無太大更動(主要是將部分選配列為標配),四月初發表的Luxgen U6 Eco Hyper的動力升級達20匹馬力與內裝設計質感提昇,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更為「有感」。Kuga在推出新動力選擇後三月份掛牌數也反映出戰力提昇。五月份Nissan X-Trail加入戰局之後,消費者對於國產SUV的選擇將更為豐富。
![]() |
Lexus RX大改款已於紐約車展發表,外型與NX相當神似,預計在年底引進國內後將可加強Lexus戰力。 |
M.Benz銷售大放異彩
M.Benz不但於三月份站上所有汽車公司銷售排名第五,在所有進口品牌當中還擊敗常勝軍Toyota!主力車款C / E / S掛牌數高達579 / 363 / 215部,最令人驚嘆的是五百萬元起級距的S-Class也能交車如此之多,其中S400就掛牌114部!入門車款如A / B / CLA / GLA也都有三位數以上的銷售實力,造就賓士於三月份的冠軍寶座。
與賓士相較,RAV4雖然維持穩定的1296部單一進口乘用車銷售冠軍,但Toyota其他車款無論是休旅車Alphard / Previa或是油電車Prius都處於產品組合調整階段。面對同屬於日系品牌的Subaru / Mazda於新年式車款調降售價的步步逼近,相信和泰絕對不會坐視而將做出反擊。
雖然Mercedes在三月份在進口品牌排名佔有優勢,依靠的是全明星團體戰,在進口乘用車單一排名方面反而沒有這麼亮眼;前五名當中一、二、四名分別是Toyota RAV4、Mazda 3、Lexus NX。BMW 5 / 3系列掛牌數為341 / 263部、排名第五與十。VW則是靠著低價車款Polo / Vento 311部維持乘用車部分的銷售動能。
![]() |
Ford Mustang新車已於三月份國內上市,2.3公升EcoBoost動力高達314匹/44.3kgm,配合六速手自排變速系統,非常適合國內用車習慣,186.8萬元的定價相對於不斷漲價的歐系對手亦非常有吸引力。 |
AMG獨佔性能鰲頭
三月份賓士不僅在一般車款部分表現亮眼,AMG更成為超級豪華品牌、性能車款這部分的最大亮點;光是一款CLA45掛牌數就高達50部、45系列總合達到78部!即使是63系列總和也有15部,其中S63就掛牌6部。若沒有AMG的對照,BMW M-Power其實也有很漂亮的演出;M3 / M4掛牌高達16 / 9部,M235i也有11部,但在賓士於小型車款不斷細分產品區隔的狀況下,目前新產品數量較少的M-Power暫落下風。
在消化之前的超級大量新車訂單後,Lamborghini Huracan的掛牌數終於回到正軌,掛牌3部。大牛Aventador也有2部交車。法拉利方面,即將被新車488取代的458掛牌3部,F12 / California各掛牌一部。Porsche於三月份也相當勇猛,除了總品牌共掛牌291部、在進口品牌中排名11外,跑車部分也很亮眼;911 28部當中15部屬Turbo車款,Boxster / Cayman共掛牌18 / 28部。值得注意的是McLaren入門車款625C也掛牌了一部,新Ford Mustang一口氣掛牌47部,為台灣街頭注入更多美式肌肉文化。Jaguar F-Type掛牌11部,亦顯示國內高端車主當中追求自我獨特品味者亦不在少數。
-
Samsonite 迎 115 周年經典綻放 南港LaLaport 概念店盛大開幕 郭雪芙女神氣場全開 全球限量115 周...
-
【車聚】2025台灣改車文化無差別車聚 有改就可以來秀愛車...
-
《Taiwan Car Of The Year 車訊風雲獎》 Nissan Ariya獲選【2025年度風雲車】 Suzuki Swi...
-
【集評】250萬級距入門豪華電動SUV戰力分析(上)
Audi Q4 e-tron X BMW iX1 X Mercedes-Be... -
【改裝實戰】好爸爸Custin帥氣登場(上) 氣壓改造+碳纖維內飾+空力外觀...
-
大幅調降12萬元
Honda Civic e:HEV小改款登場 -
Subaru全新第六代「Forester」正式發表! 搭載2.5L水平對臥Strong Hybrid與1.8L直噴渦輪引擎...
-
最大966hp馬力達成!
Manhart TR950完工發表 -
因美國對等關稅議題 裕隆被批扶不起阿斗! 裕隆集團正式發佈官方聲明 駁斥拿上百億政府補助...
-
OMAR威士忌與極CRAFT-琴酒 x BAR MOOD Taipei x AI BAR 人機共調 顛覆品飲體驗 開創AI味蕾新...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