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企劃
【車中泊】車宿新手必讀!
預算1萬日元起跳開始車宿的方法!
2023.12.29 作者:MOBY 圖片來源:MOBY
目次
●計畫要開始玩車宿的讀者必看
●首次車宿就是體驗嘗試!以「輕鬆」為重即可
●試著利用自家原有物品車宿吧
●車宿所需用品一萬日幣以下就可購齊!
●先從挑戰車宿開始吧!
計畫要開始玩車宿的讀者必看
車宿因疫情而變得熱門,相信應該有許多人都想要嘗試看看吧?
但等到真的要開始,除了要花費一筆錢外,也不太清楚要購買什麼用品才好。此篇將會介紹在三天兩夜車宿中,應該要先備齊的車宿用品是什麼。
首次車宿就是體驗嘗試!以「輕鬆」為重即可

第一次車宿要注重的就是「輕鬆」。
原本能以低預算進行的車宿,卻在準備時花費大量金錢,想開始也開始不了。
根據筆者自己設計的問卷調查,針對「花在第一次車宿準備物品上的預算」此問題,回答為一萬日元以下的人佔了一半以上。
雖然花錢就能打造舒適的車內環境,但在還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車宿的情況下就花大把銀子購買備品,是非常有風險的一件事。
建議大家一開始就先利用自家原有物品來進行車宿。
試著利用自家原有物品車宿吧
需要購買的物品: | 利用自家原有物品即可: |
遮陽板 | 睡袋或棉被 |
軟墊 | 枕頭 |
LED燈 | 浴巾 |
盥洗用品 | 涼鞋 |
三天兩夜車旅的所需物品如上。需要購入的物品是遮陽板、軟墊、LED燈、盥洗用品。
而在車宿物品介紹文章提到的便攜式電源、IH調理器具、電子鍋、冰箱等物品,為首次車宿非必要物品。
手機充電可利用車內點煙器及行動電源,用餐則可選擇外食或便利商店。在露營地及露營車營地也有充電插座,只要運用外部設施,車內設備簡易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另外,因為將車內座椅放平還是會有一些高低差,有軟墊還是比較好,但如果自家有棉被或露營用睡袋其實也非常足夠。
筆者第一次車宿也是用自家的棉被及枕頭,雖然有點佔空間,但只要不是正冬天都能舒適入眠。
使用遮陽板的目的是要保護隱私、LED燈是為了車內照明、涼鞋則是從車內移動到廁所時可使用。浴巾除了洗澡用外,也能補足座椅高低差,還可蓋在棉被上,建議大家備個2~3條。
盥洗用品太大罐不適合帶著移動,建議大家可以將自己用慣的東西裝入分裝罐中或準備旅行用包裝。
車宿所需用品一萬日幣以下就可購齊!
5,000日元:遮陽板、窗簾
車宿必備保護隱私的遮陽板及窗簾。
遮陽板可遮蓋駕駛座那側,窗簾可遮蓋後座。
到了晚上車內點燈後便能清楚看見車內樣貌,有它就可以保護隱私,車旅時請務必要記得它。

放在擋風玻璃前的遮陽板,可購買百元商店的來用。

筆者正副駕駛座的遮陽板是買百元商店的遮陽板、釦環、壓孔器來自己DIY。
吸盤則是用自家原有的東西,沒有的話也可以上網買。
以上物品的花費金額大概是800~1000日元。

最花錢的是窗簾的部份,其中窗簾布是最花錢的。窗簾DIY最需要的東西是窗簾、磁鐵掛勾、窗簾軌道三項物品。
可依窗戶尺寸選擇自己喜歡的布料,為了不讓人從外側看進車內,建議大家選厚磅一點的窗簾布。擅長DIY的人自己動手做也會比較便宜。
在意陽光的人可選擇遮光窗簾。

磁鐵掛勾建議選強力磁鐵。
磁鐵吸不住可用卡釦插進內裝縫隙中,窗戶等吸不住的地方可直接將布黏上。
筆者的窗簾軌道是五金行的圓棍,當然也能以窗簾線或伸縮桿來代用,建議使用好維護的東西。
順帶一提想要壓低預算的人,可將浴巾用電動窗夾住或用百元店的磁鐵吸住即可。
3,000日元:軟墊
若是在一般轎車上車宿,軟墊就會是必需品。
建議可以以下三項基準選購。
·尺寸是否剛好
·是否好設置及收納
·舒適度如何
品質較好的軟墊大概都要5,000日元以上,簡易軟墊價格在3,000日元以下。
若有平常露營在用的也可直接應用。在意座椅高低差時可用浴巾調整。
還有打氣型睡墊及自動充氣的睡墊。
100~500日元:LED燈

有LED燈便可在車內作業。

筆者自己是將魔鬼氈貼在百元商店的LED燈後,貼在車頂使用,建議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Daiso COB按壓燈 白色

只要按壓中間即可開燈,可選擇亮度。
■Daiso 55MD提燈

可於Daiso購入的迷你提燈,黃光、色調溫和。
500日元:盥洗用品

盥洗用品為車宿不可或缺的物品。
尤其是有很多溫泉池並沒有附盥洗用品,建議大家可以先準備。
先從挑戰車宿開始吧!
首次車宿的必備品為保護隱私的遮陽板及窗簾,還有睡墊、LED燈、盥洗用品。
只要認真找就能在一萬日幣以下購齊。大家可以先從首次挑戰車宿開始吧。

原文出處:車中泊初心者【必見】1万円からできる車中泊の始め方!
想看更多:MOBY
相關文章
-
不是手排就不配稱作車! 過去只追求手排車型的人現在為何換乘自排車?...
-
【改裝實戰】Honda Civic EG K24A改(下) 機艙淨化最佳典範...
-
那個Crown竟然也有旅行車!? 而且還是黑手黨級!? 盤點1990年代的高性能運動型旅行車...
-
【集評】250萬級距入門豪華電動SUV戰力分析(上)
Audi Q4 e-tron X BMW iX1 X Mercedes-Be... -
【改裝實戰】C-HR改裝作品三連發(上)
跨界休旅也能帥又殺... -
獨一無二的Type R! 以四門FF運動轎車大獲成功的Honda第一代Integra Type R...
-
Toyota發表「新型C-HR+」與「新型bZ4X」! 擴大電動車產品陣容,計劃於2025年後半年進軍歐洲市場...
-
隆重登場 Toyota Crown Estate
-
重量級國產中型SUV首度亮相
Hyundai Mufasa第2季國內登場... -
Suzuki「誤打誤撞」推出的車型? 在旅行車戰國時代中成為伏兵?...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