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企劃
【車市分析】2022銷售將近終局
能拼多少就拼多少
2023.01.12 作者:CARNEWS
根據統計數據結果顯示,今年11月國內新車掛牌共39672輛,比10月微幅增加8.3%,另比去年同期減少1.1%,其中國產車與進口車掛牌分別為20212輛與17590輛,比例為55.7:44.3,累計1-11月份掛牌新車為387880輛,比去年同期(409549輛)減少5.3%(10月份去年同期比減少幅度為5.7%),國產車與進口車分別為219216輛與168664輛,比例為56.5:43.5,2022剩下最後一個月,加上2022-2023跨年放三天假,隨即而來的農曆新年放假十天(2023年1月22日即為農曆大年初一),大大地壓縮了台灣車市1月份的工作天數,在第四季各大車廠/品牌下修全年台灣車市總規模預估(自與2021年持平約44萬輛,下修至42-43萬輛),從疫情(中國封控突然解除!)、戰爭、地緣政治、國內選舉等諸多變數,亦讓2022年的台灣新車掛牌表現,除了表面上的數字變化之外,實則隱藏著更多的暗潮洶湧。
誰怕特斯拉?連龍頭都無法招架?
截至12月20日止,根據監理站所公布的國內新車領牌數據顯示,從台灣特斯拉於9月23日起宣布接單Model Y,一直到11月9日舉行「特斯拉全新篇章」品牌活動,宣稱累積接單超過一萬張,而且自12月5日起正式交車,結果光是12月前20日新車領牌就已經達到2764輛,加上同時間Model 3共領牌新車232輛(年累計達7688輛!),同一時間單靠二款車從2022年12月初,累計至12月20日領牌新車達2996輛,若自年初累計則達到10498輛,成為國內首家電動新車領牌突破萬輛的汽車品牌。
同一時間,現任台灣神車的Toyota Corolla Cross新車領牌則為1787輛,Model Y等於在20天內完勝Corolla Cross近千輛(977輛),當然,Corolla Cross每月掛牌上看四千輛,一直都是國內市場龍頭和泰汽車的主力銷售目標,不過就像是全人類一起面對的Covid-19疫情一樣,在疫情肆虐全球之後,人類世界不僅變化多端,過去的傳統法則似乎都難以解釋當下的變化。
對比2022年11月份車廠/品牌的暢銷排名,台灣特斯拉在這短短地20天,就等同已經是新車總市場的季軍(11月和泰車掛牌12993輛、亞軍中華車掛牌3970輛、季軍賓士品牌掛牌2436輛),所以一手車訊決定趁著本期雜誌付印前,堅持用最快的速度,讓車訊讀者一起來見證這台灣車壇油轉電最驚人的歷史記錄。
大家別忘了,除了之前先以高級品牌身份試水溫的Lexus UX250e,也因為原廠配額與戰略,並未能夠展現出高級領導品牌原有的氣勢,Toyota bZ4X又因為2022年5月份因為輪轂可能出現脫落的安全疑慮(台灣為首例,且引起全球關注,除了中國國產化版本以外均停售、停交……),在之前預購配額一空之後,和泰汽車雖然未停下投資新能源的事業拓展腳步(包括成立基礎設備專用公司等……),但特斯拉在全球的風行草偃,加上現任執行長Elon Musk一向瘋狂的行徑與超凡個人魅力,讓Tesla迄今持續成為近年來最強大的電動汽車品牌。
若將關注焦點移回國內,自2016年台灣特斯拉正式在台銷售服務起始,儘管政府決定走自己的路,不與其他主流國家一樣,由國家來主導電動車公共建設的建置,但自平行輸入業者奠基多年以來,在國內引起的電動車熱潮卻也有增無減,根據統計2017年起到2021年為止,每年新車掛牌數量就成長接近九倍(2017年653輛、2021年5632輛),而且光是2022年1-11月共掛牌新車達7502輛,前年比更成長達到39.8%,若依照目前Model Y的交車速度,只要船班到港進度沒有受到不可抗力因素影響,除了已經確定成為台灣首家新車領牌的破萬的電動車專業品牌以外,這更僅用不到六年的時間就辦到。
而且,2022年更創下一項紀錄,僅用十個多月的時間,就讓全台電動車掛牌新車突破萬輛門檻,2022年11月電動新車掛牌數量,也因為特斯拉創下1374輛的紀亮眼紀錄,拿下全市場達3.5%的佔有率。
同一時間,其實在汽車工業起家的歐洲市場,2022年11月Tesla Model Y以19169輛的銷售量,成為全歐洲最暢銷的乘用新車,更成為同時間,唯一同時搶下冠軍與擠進Top 10的純電動車系。
在國內,2023年才可能成為公共充電樁與相關基礎設施有史以來最完整的一年,其中關鍵因素,當然還有2022年3月30日行政院國發會公布的「2050臺灣淨零排碳總路徑與戰略」,明訂了國家的綠能與新能源相關計畫,同時也將發展智慧電動車相關供應鏈,列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關鍵項目之一。
但對比全球在2022年初,一直到第四季的情勢發展,中國突然在白紙革命後宣布結束春季以來不斷嚴格執行的封控政策,其中當然也包括多次於上海特斯拉工廠所進行的閉環式生產模式,也被外界質疑其方向。但在突然宣布解封之際,卻也出現未能讓相關配套措施同步跟上的衝突窘境,專家評估,突然放開的「中國式共存」,或可能至少新增感染者破億,當然其衝擊也影響包括前幾年就已經影響不小的汽車產業供應鏈與市場規模發展。
眼光放回國內,在疫情肆虐這幾年,台灣車市發展從未能夠自外於疫情與供應鏈受創的負面影響,包括缺料、缺工等等多重因素,也讓台灣車市出現少見的超高頻率車價調漲動作,本期車訊付印後,僅剩短短十天,2022年就正式結束,待全月與全年新車掛牌相關資料出爐之後,就可以發現和泰賣三輛Corolla Cross,才能抵上台灣特斯拉賣一輛Tesla Model Y的營業額,想了半天,原來台灣的電動車戰略,是否成為全球領先或落後指標,未來肯定還有相當驚人的發展空間。
愈靠近年關 愈是膽戰心驚
儘管在表面上,2022年11月無論是從十大暢銷車系,或是總市場十大暢銷汽車品牌榜上,都看不出與10月份相比有多大的變化,但事實上在檯面下,早就已經出現隱藏著巨變的徵兆。在疫情走向共存夠久,地方大選也已經結束大勢底定之後,就總市場來說,不意外地就比10月份掛牌新車成長達8.3%,但對比去年同期,則依舊出現1.1%的下滑幅度,主要因素當然不脫今年一直以來的幾大原因:疫情影響供應鏈、尚未結束的烏俄戰事等等,其中進口車在前三季,受到的影響程度較大,不過也在下半年CDC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陸續解封之後,各級距與領域的掛牌表現也漸入穩定成長狀態,不過前面吃掉的,後面可還要多多努力才能追平2021年。
與年初對疫情發展的推估過於樂觀相比,累積1-11月份仍然比卻去年同期減少5.3%,對比10月底同樣的數據,幅度已經減少達總體變化的0.4%,11月之前,國內似乎也對於中國難以預期的封控慢慢習慣,但11月底因為新疆烏魯木齊不幸事件所導致的「白紙革命」,除了上海出現前所未見的上街抗議,各地也陸續群起效尤,而且就在中國20大圓滿舉行完畢之後,長期且強制性的封控造成人心反彈,讓中國政府又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宣布全國解封,但因為相關配套措施並未完備,一般海外學者專家認為,中國放開對全民的防疫封控之後,將隨即出現前所未見的海嘯式疫情爆發,各界預估至少將有數億新增感染病例,光是2022年12月在當地的汽車產銷生態,將再度造成難以預料的衝擊。
回到11月國內車市,前10個月因為供應鏈導致無法預期交車的狀態,則逐步像是解除封印般,尤其在進口一般品牌的部分領域出現明顯反彈,先不看2022年Tesla Model Y,是否可能因為大量消化超過萬張訂單,結果在最後一刻突然搶走Corolla Cross的寶座;眼光再放到進口乘用車品牌的暢銷十大榜上,就可以發現Top 7-10這三個名次,出現了許久未在該榜上緊鄰並列的「3S」品牌–Suzuki、Skoda、Subaru,而且也讓該榜上高級品牌居然僅佔進口前十大才四個名額。
另外,當然在總市場微幅較去年同期下滑的部分,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國產車市佔率微幅降低,儘管有包括Toyota Town Ace與MG HS這二大全新上場的生力軍,另外也還有小改款的Nissan Kicks等車型,國產車掛牌年累積微幅下滑,多數原因依然跟高深莫測的供應鏈有關。除了護國神山台積電(TSMC)依舊獨領全球風騷的高階晶片與相關零組件佔有率之外,接下來中國疫情解封之後,光是相關產業人力變化的狀態,或許都是「一覺睡醒就變天」如此難以預測的情況。
可以確認,2022年12月不是只有已經在賣電動車的品牌會怕,緊接著2023年提早許多的農曆年假吃掉的工作天數,肯定讓不少品牌與車廠,都像是12月中下旬突然提早變冷的嚴寒天氣一樣,一天比一天冷颼颼。
相關文章
-
【車中泊】大幅升級!標配冷暖氣 講究睡眠品質的露營車Towa Motors「Wohn Exclusive Type RWB」...
-
【車中泊】明明就有一台進口露營車了 為何再購入一台露營改裝規格輕型車?...
-
累計訂單數突破2,300張!The All-New Ford Kuga上市首季勇奪國產中型SUV Top 2
龍年倒數優惠入主指定車... -
【車中泊】Volkswagen Type 2露營車改造記 挑戰嘗試FRP修復!...
-
【改裝實戰】寬體Model Y帥氣現身(上) 加寬5公分更霸氣...
-
【車中泊】為何露營車的基礎車型大多都是Toyota的車輛呢?...
-
【改裝實戰】「F81」M3 Touring現身!(上) S55B30引擎完整植入...
-
再見了Swift Sport Suzuki Swift Sport特仕車「ZC33S Final Edition」期間限定生產、3月...
-
2024 D1 Grand Prix Taiwan台南站 近距離感受D1車手魄力
-
【改裝實戰】BMW E30 320i翻新重生(上) 直六3.5L+六喉直噴系統...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