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企劃
什麼是驅動方式?FF、FR、MR、RR、4WD(AWD)的構造差異與優缺點比較!
2021.01.14 作者:MOBY
![](https://image.carnews.com/2021/01/0159/YjEffNtnIuR6.jpg)
●什麼是驅動方式?意義、定義一覽表
●各驅動方式行駛性能的優缺點比較
●加速性能與特徵的比較
●車內空間的比較
●選擇適合自己駕駛模式、喜好的驅動方式!
什麼是驅動方式?意義、定義一覽表
驅動方式 | 引擎位置 | 驅動輪 | 配重 |
FF | 前側 | 前輪 | 前輪較重 |
FR | 前側 | 後輪 | 前輪較重 |
RR | 後側 | 後輪 | 後輪較重 |
MR (中置引擎) |
前後車軸間 | 後輪 | 前輪:後輪 50:50 |
4WD(AWD) | 不一定 | 四輪 | 前輪較重 (若為前置引擎) |
如上方表格所示,汽車的驅動方式可分為五類。順帶一提,將引擎置於後側以前輪驅動的方式,這種設計並沒有帶來特別的好處,因此市售車種從未製造銷售過此類型的車款。
FF、FR配置的4WD(AWD),會大幅增加前輪負重,但若為中置引擎4WD時,其特性則與MR相同。而前後輪的配重則會大大影響到轉彎時的操控性能與加速性能。
FF是當今汽車驅動方式的主流。特別是小型車,很少會看到FF以外的驅動方式。FF的前側較重,因而產生了拉著車子走的行駛特徵。優點是直線行駛穩定性佳,車內空間也較為寬敞。但若做為跑車的話,缺點還不少。所以跑車多半採用FR或MR(中置引擎)的配置。
自汽車文化誕生以來,FR一直位居主流的驅動方式。目前採用此驅動方式的,主要包括大型房車或跑車。FR的設計是前輪負責操控,後輪負責驅動,因此優點就是開起來相當輕快,能享受到駕駛的樂趣,但卻會因為變速箱、差速器、傳動軸等機械結構而犧牲了車內空間,而後輪懸吊系統也變得極為複雜。就小型車來看,這些都算是缺點。
1960~70年代的小型車多半採用RR配置。FF的操控輪與驅動輪皆為前輪,因此就必須在中央傳動軸的接頭多下點工夫,這在當時較難進行研發,也會拉高成本,又因為動力轉向尚未普及,讓方向盤變得很重等種種缺點,使得RR驅動方式在當時更受到青睞。部分大型車會採用RR驅動方式,但就操控性能來看,比較容易出現打滑或翻車等缺點。因此隨著FF研發技術的日新月異,RR目前變得相當罕見。
上圖是將引擎置於後輪,但也有置於前輪的「前中置引擎」驅動方式。雖然前中置引擎近似FR,但前中置引擎的位置位在前輪軸的後方,使前輪與後輪的配重接近50:50。MR車型因為重心分配均衡且有利於操控動態,所以跑車多半採用這種驅動方式。
上圖的中央差速器位於車輛中央位置,以FF為底的4WD(AWD)車型的中央差速器則位於前方。除了能行駛在路況較差的地方外,高出力引擎能將動力平均分配在4個輪子上也是其優點(若只分配於2輪,輪胎會無法承受其負荷)。
各驅動方式行駛性能的優缺點比較
如下表所示,轉彎時汽車的反應有3大特性。操控性能指的是轉彎時在方向盤保持一定(前輪舵角固定)狀態下持續加速時,車輛的反應與行駛路線會出現哪些變化。
轉向特性 | 特徵 |
轉向過度 | 行駛路線會往轉彎處內側偏,最壞的情況是車輛容易打滑旋轉。 |
轉向不足 | 行駛路線會往轉彎處外側偏,最壞的情況是車輛無法順利過彎。 |
轉向均衡 | 不會往轉彎的內側或外側偏,都能行駛在預期的路線上。 |
驅動方式 | 轉向特性 |
FF | 轉向不足 |
FR | 轉向過度 |
RR | 轉向過度 |
MR | 轉向均衡 |
4WD (AWD) |
轉向不足 |
加速性能與特徵的比較
加速性能的優劣順序排列如下:
RR > 4WD(AWD) > MR > FR > FF
不過,上述排序的前提是相同引擎出力與車行條件都是一樣的。
汽車加速時,後方會承受較多的重量,這就是所謂的〝加速G值〞。因此,將沉重的引擎設置在後側,即便處於停止狀態也能將重量置於後輪的RR是最有利的。相反地,FF是將重量置於前輪,突然加速會讓前輪浮起,造成失速狀態,因而造成瞬間減速。因車輛在減速時重量會移至前方,此時若驅動力再次輸出,又會因加速G值而再次將重量置於後輪。FF在加速的同時會持續重覆加速→減速→加速→減速的細微動作。因此,FF的起步加速就不如其他驅動方式。雖然4WD(AWD)能有效率地將引擎馬力傳輸到4個輪胎,但由於引擎置在前方,就起步加速來看,還是比不上RR的驅動方式。
驅動方式 | 加速時特性 |
FF | 從靜止狀態到輸出動力時的加速,比不上其它驅動方式。 |
FR | 容易轉向過度而產生打滑旋轉。 |
RR | 起跑衝刺性能最佳。 |
MR | 加速特性比FR好。 |
4WD (AWD) |
加速特性比FR、MR好。 |
車內空間的比較
驅動方式也會對車室空間設計帶來極大影響。FF與RR的引擎、變速箱等主要構造都集中在前側或後側,車內空間便較為寬廣。最不利於車內空間設計的就是MR,因為引擎位於前後輪之間,勢必得犧牲車室空間。
驅動方式 | 車室空間特徵 |
FF | 引擎、變速箱等主要構造位於車輛前方,可取得寬敞的車內空間。 |
FR | 房車會因傳動軸縱穿車內空間而使車室變得狹窄。 |
RR | 引擎、變速箱等主要構造位於車輛後方,可取得寬敞的車內空間。 |
MR | 因引擎位於前後輪之間,只能犧牲車內空間。 |
4WD (AWD) |
房車會因傳動軸縱穿車內空間而使車室變得狹窄。 |
選擇適合自己駕駛模式、喜好的驅動方式!
這篇文章彙整了FF、FR、MR、RR、4WD(AWD)這5種驅動方式的差異與特性,不知道大家看得還滿意嗎?驅動方式是選車時一大關鍵,清楚掌握各種驅動方式的特性,就能找出適合自己駕駛模式與喜愛的車款!
原文出處:駆動方式とは?FF・FR・MR・RR・4WD(AWD)の構造の違いとメリット・デメリット比較!
想看更多:MOBY
-
【改裝實戰】VW T7 Multivan氣壓改造實車(下)
雙色低趴超帥氣... -
ZENITH真力時推出 CHRONOMASTER Revival A3818 Cover Girl Carbon碳纖維復刻版限...
-
【改裝實戰】Honda Civic EG K24A改(上) 機艙淨化最佳典範...
-
【改裝實戰】BMW M2+2JZ-GTE 3.4L直擊(下)
1200hp正規甩尾廠車... -
代步超值首選(上) 小資入門十大新車
-
誠萬汽車正式取得百年英國汽車品牌 AC Cars台灣總代理...
-
代步超值首選(下) 小資入門十大新車
-
Type R搭載成熟風格的黑色內裝! Honda「CIVIC TYPE R RACING BLACK Package」全球首演...
-
【車聚】2025 Taiwan Mini大會師 新舊咪大集合嘍!
-
大人的BRZ誕生! Subaru BRZ限量200台的「STI Sport PURPLE EDITION」抽選登記正式開始...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