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企劃
[集體評比] 新世代豪華敲門磚(下)Audi Q3 40 TFSI quattro S line vs. BMW X1 sDrive20i vs. Lexus UX 250h vs. Mercedes-Benz GLA 200
2020.08.28 作者:CARNEWS 圖片來源:顧宗濤
Part.1 市場篇
Part.2 內裝配備篇
Part.3 空間機能篇-運用彈性是關鍵
Part.4 駕乘感受篇
Part.5 結論報告
在車長未滿4米5的有限尺寸下,小型豪華SUV級距不僅要提供舒適充裕的乘坐表現,也最好擁有滿足不同使用需求的載物能力,想要同時兼顧這兩點,便必須仰賴聰明且便利的空間變化機能設計。
Audi Q3 40 TFSI
面面俱到的貼心設計
新一代Q3引進車型在座椅部分統一採用真皮/透氣皮質混搭設定,不僅兼顧質感與舒適度,還可增添些許止滑性與運動氛圍,同時椅面剪裁相當出色,無論前後座都能提供良好的支撐性;從測量數據中不難看來,Q3與X1、GLA兩位對手的後座膝部空間都在伯仲之間,不過最為出色的頭部與橫向空間則為其營造出更好的空間開闊感,再加上後座充電孔、中央扶手、座椅側邊收納空間等貼心設計,整體乘適性表現堪稱四車之最。
Q3的尾廂布局相當平整,輪拱後方的零散空間還可透過活動隔板加以靈活運用,另外配合後座前後滑移15公分、椅背4/2/4分離+傾斜7段調整,以及底板兩段高低調整等變化機能,帶來530~1525L的承載容積表現,同時行李廂開口也是四車中最大,使用上可說是十分便利,能夠挑剔的大概只剩第二高的尾廂離地高,或是接近2米的尾門開啟高度而已了吧。
Q3的後排座椅相當服貼且支撐性佳,前後滑移與椅背角度等調整機能也一應俱全。
尾廂平整開闊同時還附有底板兩段高低等變化機能,530~1525L的容積表現亦名列前茅。
BMW X1 sDrive20i
開闊感佳但細節稍欠
雖然在科技配備部份有些落後,不過X1在車室空間表現上可是一點也不讓其他新世代對手佔到便宜,充裕的後座膝部與頭部空間配合sDrive20i車型標配的全景式電動天窗,帶來十分開闊、明亮的乘坐感受,後座充電孔與中央扶手等貼心實用配備也頗為齊全,較為可惜的是座椅Sensatec皮質觸感不若Q3所用的真皮般細膩,同時椅面設計為求傾倒時的平整度而顯得較為平直、兩側與大腿的包覆支撐偏弱,讓整體乘適性演出稍扣了一些分數。
打開尾門,X1的行李廂配置與Q3同樣給人方正平整的第一印象,五人座模式下的實際可用空間也相去不遠,差別在於前者的底板下方與輪拱後方零散空間皆規劃為獨立收納、不像後者具備一定的運用機能,505L的基本容積也略小一些;X1亦具備後座前後滑移13公分、椅背4/2/4分離+傾斜6段調整等空間變化機能,同時尾廂高度與椅背傾倒後的平整度也都優於Q3,使其最大容積能夠一舉來到四車之最的1550L。
X1的後座開闊感與變化機能與Q3相去不遠,但座椅支撐性與質感表現仍略有不及之處。
X1尾廂中央部分同樣規劃出平整的置物平台,不過底板下方與兩側則為獨立的收納空間。
Lexus UX 250h
乘坐舒適為最高準則
有別於三位對手的空間機能導向,UX則是明顯地以乘坐舒適性為優先考量,無論前後排座椅設計皆以寬大厚實為主,內部泡棉支撐也維持日系車常見的柔軟調性,讓人一上車就有種像是沙發椅般微微陷入椅面的包覆感,更令人意外的是還能同時兼顧足夠的支撐性,就算是激烈操駕或長途行駛也不容易出現身體過度滑動與腰酸背痛等現象,只是受限於四車最小的軸距與車高,無論膝部或頭部空間都不若對手般充裕,再加上後方收窄的窗框、後擋/後窗暗色玻璃與黑色頂篷等配置,更使車室空間顯得壓迫感稍重。
由於採用備胎而非其他對手的補胎工具配置,再加上厚實的後保桿造型,UX的行李廂底板與門檻高度都明顯高出不少,也使得行李廂容積僅有敬陪末座的325~1000L,而後排座椅雖然缺少前後滑移、不過椅背傾倒後能與尾廂底板形成近乎全平的寬大置物空間,便利性仍是可圈可點。
UX後座空間表現平平且壓迫感稍重,但椅面寬大柔軟、乘坐舒適度直逼豪華房車。
尾廂算是平整但空間偏小,底板下方的備胎配置與僅能6/4分離前倒的後座椅背也欠缺變化機能。
Mercedes-Benz GLA 200
中規中矩惟尾廂略淺
為了更貼近現今當紅的SUV形象,全新GLA不僅加寬又加高,更將車長縮短至四車中最短的4410mm,然而軸距又因為新世代NGCC小車家族共同採用的模組化底盤平台,一舉來到傲視群雄的2729mm;反應在實際表現上,GLA的後座膝部空間確實優於所有對手,但其中一部分必須歸功於薄型化的前座椅背與較高的著坐點,頭部與橫向空間開闊感則與X1相近,整體表現算是中規中矩。此外,試駕車選配的深灰黑雙色真皮座椅雖然造型頗為搶眼,不過卻難以找到舒適穩定的坐姿,包覆性差強人意。
從外觀不難發現GLA採用較為緊湊動感的線條設計,加上為爭取後座空間,標準五人座模式下的尾廂深度與UX相當,基本容積僅有435L,好在引進車型標配後座前後滑移14公分、椅背4/2/4分離+傾斜7段調整、底板兩段高度等變化機能(試駕車因屬認證用而未配備),除了最大容積可擴充到1430L之外,運用上也可保有一定的靈活度。
GLA座椅造型頗為搶眼但實際乘坐舒適度與包覆性都差強人意,深灰黑雙色真皮則為選配。
方正的尾廂規劃與空間利用機能等設計方向基本上與兩位同鄉接近,但深度表現略遜一籌。
短評
Q3、X1與GLA三款德系車型在後座空間與變化機能的表現上都算是伯仲之間,在車速稍快或路面不佳時,後座乘客也難以避免地都會感受到較為明顯的彈跳感,其中Q3受惠於最為開闊的橫向空間與舒適貼身的座椅剪裁,在乘適性方面略勝一籌;而UX則是呈現較為接近掀背車的設計思維,僅有椅背傾倒的單一變化機能雖然不及其他對手,但最為接近豪華房車的乘坐舒適度卻也是無人能及。
——————————————
Part.1 市場篇
Part.2 內裝配備篇
Part.3 空間機能篇
Part.4 駕乘感受篇-都會休旅也要駕駛樂趣
Part.5 結論報告
小型LSUV級距從一開始便是鎖定都會行駛、日常代步使用而來,同時為滿足相對年輕的使用族群喜好,營造出適當的操駕樂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Audi Q3 40 TFSI
四驅加持、極限出眾
作為現行頂規車型的Q3 40 TFSI quattro,不僅搭載最大輸出190hp/32.6kgm的2.0L直四汽油渦輪引擎,更擁有Audi著名的quattro智慧型四驅系統加持,結合換檔速度與傳輸效率一流的S-tronic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一方面帶來0~100km/h加速7.4秒的成績與輕快飽滿的動力反應,同時無論是在多彎山路或是濕滑路面,都能提供更加優異的抓地力與循跡性,進而營造充足的駕駛信心與樂趣,較為可惜的是方向盤路感回饋略嫌模糊,無法清楚掌握前輪轉向與抓地力變化。
除了quattro四驅配置之外,本車還採用四車中唯一的運動化懸吊設定,中後段更具韌性的阻尼設定有效抑制過彎時的車身側傾,同時也很大程度地保留了柔軟迅速的前段吸震能力,進一步提升行路表現的全面性;受惠於支撐性不俗的座椅設計,Q3的後排乘坐感受在一般行駛時頗為沉穩舒適,不過當過彎速度較快、路面起伏較大時,則會因為回彈速度較快的阻尼設定而出現較為明顯的搖晃與彈跳感。
Q3是四車中唯一擁有quattro四驅系統與運動化懸吊配置者,動態穩定與操控極限都是最佳。
搭載最大輸出190hp/32.6kgm的2.0L直四汽油渦輪引擎,0~100km/h加速為7.4秒。
配胎尺碼為235/55R18,可充份兼顧抓地力與舒適性要求。
BMW X1 sDrive20i
線性操控、動態流暢
現行的二代X1採用與Mini家族共用的UKL模組化底盤平台打造,雖然換上與前代車型不同的前驅配置,但並不影響BMW一貫的流暢操駕反應,尤其是線性細膩的轉向手感與路感回饋,讓駕駛人得以輕鬆直覺地隨時掌握車輛動態與路面抓地力變化,同時2.0L直四汽油引擎提供的192hp/28.6kgm最大輸出在八速手自排變速箱的聰明傳遞下,無論是起步的輕快感或中段再加速反應,都絲毫不讓四驅加持的Q3專美於前,整體駕馭樂趣同樣令人滿意。
即使配胎尺碼為扁平比偏低的225/50R18,但一開上路便能清楚感受到X1舒適化取向的懸吊設定,可以輕柔迅速地吸收掉大多數的路面震動,除非是遇上較大的高低落差,否則少有劇烈的衝擊感傳入車室,前後座乘客皆能享受相當舒適愉悅的移動體驗,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行車步調加快時便容易造成較為明顯的過彎側傾,雖不至於影響駕駛信心太多,但對於乘客、尤其是後座乘客來說,自然免不了會有大幅度的擺蕩感。
X1維持BMW一貫的流暢操控反應,但舒適化取向的懸吊設定容易帶來明顯車身側傾。
與Q3同樣搭載2.0L直四汽油渦輪引擎,最大輸出亦為相近的192hp/28.6kgm。
225/50R18的配胎尺碼略小於兩位德系對手,輪胎等級也有提昇空間。
Lexus UX 250h
平穩舒適、近似掀背
UX 250h搭載四車中唯一的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其中2.0L直四汽油引擎擁有146hp/19.2kgm最大輸出,搭配電動馬達後綜效輸出可達178hp,0~100km/h加速可在8.5秒完成,數據看似並不亮眼,但實際行駛的順暢度並不遜於其他渦輪動力的對手們,就算是滿載上坡,也能在電動馬達的輔助下輕快前行;而在回到市區道路後,低速行駛時寧靜無聲的純電模式,以及上看21.7km/L的優異油耗表現,也都是其他三車難以望其項背的獨家賣點。
從車身尺碼與外觀造型上不難發現,UX不只車高僅有1520mm、就連離地高也是最低,配合Lexus新世代GA-C底盤強調的高剛性、低重心設計,讓UX開起來比起傳統印象中的小型SUV、其實更像是略為加高的掀背車一般,再加上柔韌適中的阻尼係數與215/60R17的高扁平比配胎設定,無論是市區道路、高速巡航或山路操駕都有著最為平穩淡定的動態反應,同時後座乘客的搖晃感也是四車中最低。
UX 250h的行路質感最為平穩舒適,整體動態表現也近似低重心的掀背車。
UX 250h搭載2.0L Hybrid油電動力系統,可帶來寧靜順暢的加速過程與優異的油耗表現。
215/60R17的高扁平比配胎設定,可看出本車偏重舒適性的底盤設定調性。
Mercedes-Benz GLA 200
靈巧活躍、舒適為主
新一代GLA 200搭載1.3L直四汽油渦輪引擎,163hp/25.5kgm的最大輸出在DCT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驅策下,能帶來0~100km/h加速8.7秒的性能實力。在一般市區道路順暢行駛,GLA 200能給人相當輕快靈敏的起步加速反應,大腳油門到底甚至能營造出些許推背感,但畢竟是1.3L小排量動力,在持續深踩油門或山區上坡路段還是難免會有中後段輸出趨於平緩、轉速爬升略顯遲滯的吃力感,同時引擎運轉聲也愈發嘈雜。
國內引進的新一代GLA皆採用舒適型懸吊配置,而試駕車雖然選用AMG Ride Control可變阻尼懸吊系統,配胎尺碼亦隨著19吋AMG五輻雙肋亮黑輪圈而升級為235/50R19,不過所呈現出的行路表現仍是純然舒適導向,即使將懸吊調整為Sport模式,也不會有明顯的衝擊感傳入車室;相對地,本車在平整度較差的路面上便不時會從車身四周傳來不同程度的細碎跳動,過彎速度較快時也會產生不小的車身側傾,尤其是後座乘客會有頗為劇烈的搖晃感,想要維持行車平穩還是稍微放慢步調為宜。
GLA無論動力或操控都給人一種格外靈活輕巧的躍動感,藉此營造年輕有勁的駕馭感受。
1.3L直四汽油渦輪擁有不俗的163hp/25.5kgm最大動能,但中後段輸出仍受限於小排量而趨於平緩。
試駕車選用升級235/50R19圈胎配置,搭配同為選配的可變阻尼懸吊系統依舊是鮮明的舒適取向。
短評
受惠於運動化懸吊,Q3毫無疑問地是四車中操控表現最為突出者,同時還能保有相當程度的舒適性;X1同樣擁有出色的操控底子,然而標準懸吊的舒適取向設定還是免不了會帶來較大的側傾與搖晃感;UX與GLA皆以舒適的行路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差別在於前者是憑藉低重心帶來近似掀背車的平穩調性,後者則更大部分仰賴懸吊設定營造行路質感。
————————————————-
Part.1 市場篇
Part.2 內裝配備篇
Part.3 空間機能篇
Part.4 駕乘感受篇
Part.5 結論報告-百家爭鳴的小型LSUV級距
縱觀國內汽車市場,其實在150~250萬元價格帶內有著相當多不同種類的小型LSUV可以選擇,例如堪稱此級距濫觴的LR RR Evoque、暱稱為Baby Jaguar的E-Pace、設計精緻逗趣的Mini Countryman、主動安全配備滿載的Volvo XC40等,另外也別忘了Audi Q3 Sportback、BMW X2兩款Coupe SUV,或是主打5+2靈活大空間的Mercedes-Benz GLB,以上眾多車型不僅反應出此級距的熱門程度之高,各自有別的產品調性更是為吸引不同喜好的消費者而來。
那麼我們此次鎖定的Audi Q3、BMW X1、Lexus UX與Mercedes-Benz GLA四款車型為何能成為市場主流,除了品牌知名度與號召力以外,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有著最為均衡、全面的產品設定,無論從車身大小、空間表現、配備水準到操控動力相信都能滿足大多數人的日常使用需求,甚至可說不管入主哪一款車型,都是不會讓人後悔的選擇,相對地,若能依照自身喜好與需求進一步挑選出最適合的座駕,自然也能帶來更加愉悅愜意的駕乘感受與用車體驗。
編輯觀點
世代最新的Q3與GLA在設計與質感表現上都有出色水準,前者主打科技前衛且配備滿載,然而售價也是四車之冠,後者強調華麗吸睛的都會時尚風格,不過23P智慧駕駛輔助套件等選配項目也相當考驗荷包深度;X1雖受限於世代較舊、ADAS主動安全配備較不完整,但BMW一貫的流暢駕馭感受與豐富多元的便利配備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至於UX除了十分出色的CP值之外,低重心所帶來的平穩駕馭感受亦是一大亮點。
[集體評比] 新世代豪華敲門磚(上)Audi Q3 40 TFSI quattro S line vs. BMW X1 sDrive20i vs. Lexus UX 250h vs. Mercedes-Benz GLA 200
相關文章
-
明明是名車卻變為不起眼的存在 三菱FTO(1994年)
-
400台光速完售、Subaru迷的”夢”! 車廠打造的傳奇公路版拉力車「Subaru Impreza 22B-STi版本」...
-
【改裝實戰】Skoda Kodiaq RS趴地式樣(上) 氣壓棕熊現身...
-
【百問】引擎內部強化問與答 鍛造活塞有何作用?(下)...
-
【改裝實戰】VW Tiguan 380 700匹現身(下) 100-200km/h:6.8秒達成...
-
究極的Group A賽車 三菱Lancer Evolution V
-
經典90十周年全國車聚 老車相聚麗寶賽車場
-
【百問】引擎內部強化問與答 鍛造活塞有何作用?(上)...
-
【改裝實戰】IS200 2JZ-GTE 600匹式樣(上) 匠心打造經典名駒...
-
【改裝實戰】微寬體Altis GR Sport現身(下) 國產神車變更帥!...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