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改裝企劃
-
作者:OPTION
講到Silvia很多人都只會聯想到甩尾,其實現在滿路的攝影機,要像過去那樣瘋狂的日子已經很少了,不過多半的Silvia引擎室內的SR20DET也早已非原廠,像這輛紅色的S14就已經全數施以強化,並且搭配上HKS 3037PRO S渦輪
-
作者:OPTION
想要愛車與眾不同?最快的就是換上一組鋁圈加上避震器來降低車高,相較於20多年前輪圈的選擇多半都是進口品牌,不像現在國內廠商的崛起,造型及材質上都越來越進步,更加親民的價格也讓路上的車輛變得不再呆板,
-
作者:OPTION
心得:大鵬灣賽道雖然算是多彎的賽道,不過大直線上動輒150km/h的車速,並且許多小直線也都有著100km/h左右的速度,不過這些直線過後緊接而來的通常都是相當吃重煞車的彎道,因此過去也時常聽到誰的煞車油滾了,幾
-
作者:OPTION
這輛由翊豐汽車所提供的Mazda 3,基本上就是一輛原廠引擎、原廠傳動系統的大鵬灣式樣賽車,為啥不說是工廠賽車?因為內裝都沒拆,也沒裝防滾架啊!內裝音響與冷氣等街車才有的享受配備一樣也沒少,因為比賽結束後這輛車還是可以兼顧
-
作者:OPTION
喜歡看Option的讀者想必一半以上都是充滿著熱血基因,開車速度與技術想必都不會太差,再加上目前新車性能的大幅進化,制動系統的強化絕對是需要執行的項目,煞車系統升級的正確與否,背後所蘊含風險須以更嚴肅的
-
作者:OPTION
心得:我們作為廠商,新車來時一定都要想到各種可能,最終我們也會與U6 Turbo或是其它車型相同,透過正規賽道的洗禮來證明產品品質的表現,不過不可否認原廠S3在阻尼測試機上的表現真的讓人大開眼界,避震器的阻尼強
-
作者:OPTION
以台灣人的用車習慣來說,避震器多數是使用路感較為直接的單筒設計,畢竟更大的活塞閥門可以輕鬆對應高磅數的直捲彈簧,Luxgen S3雖然剛上市不久,不過擅長改裝Luxgen車系的CS車宮早將足下施以強化,目前市售避震器採用單
-
作者:OPTION
記得筆者在20年前第一次想要「改裝」的東西就是「避震器」,雖然當年不太了解避震器的構造及原理,但車子只要降低就會變得更帥,不過當年國產品牌並不盛行,可以選擇的產品9成9以上都是舶來品,而當年歐系車可能
-
作者:OPTION
其實這輛車是店內的展示車,多半都是用來讓客人作為改裝範本所打造,因此許多的改裝套件都是直接到位,Hardrace可調式魚眼後多連桿搭配防傾桿,基本上是改變了許多特性,除了可擁有更方便的調整外,魚眼底盤
-
作者:OPTION
四輪傳動車雖然穩定,不過一旦超出界線,「推頭」的問題卻更是所有驅動模式之冠,加上如果以原廠沒有LSD來說,其實某些特定彎道內車輛動態是稍微有點緩慢,因此無論是從過去的GC時代到現在的VA時代,後連桿
-
作者:OPTION
車輛除了車體之外,透過不同的底盤幾何設計,讓車輛擁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有人說雙A臂路感清晰、麥花臣較不影響室內空間等等,當然操控性是許多人購車其中之一的考量,但絕大多數人都有成本考量,因此我們只能盡量的將現實與
-
作者:OPTION
心得:其實這是我第二輛3門喜美,另一台是雙凸渦輪,為了跑直線而打造,因此車體補強上並沒有做太硬派的設定,畢竟害怕過硬的車體如果在高速彈跳會相當危險,這輛自然進氣也剛做好約一個多月,今天也算是第一次開它來山
-
Samsonite 迎 115 周年經典綻放 南港LaLaport 概念店盛大開幕 郭雪芙女神氣場全開 全球限量115 周...
-
【車聚】2025台灣改車文化無差別車聚 有改就可以來秀愛車...
-
【集評】250萬級距入門豪華電動SUV戰力分析(上)
Audi Q4 e-tron X BMW iX1 X Mercedes-Be... -
《Taiwan Car Of The Year 車訊風雲獎》 Nissan Ariya獲選【2025年度風雲車】 Suzuki Swi...
-
【改裝實戰】好爸爸Custin帥氣登場(上) 氣壓改造+碳纖維內飾+空力外觀...
-
大幅調降12萬元
Honda Civic e:HEV小改款登場 -
Subaru全新第六代「Forester」正式發表! 搭載2.5L水平對臥Strong Hybrid與1.8L直噴渦輪引擎...
-
最大966hp馬力達成!
Manhart TR950完工發表 -
因美國對等關稅議題 裕隆被批扶不起阿斗! 裕隆集團正式發佈官方聲明 駁斥拿上百億政府補助...
-
OMAR威士忌與極CRAFT-琴酒 x BAR MOOD Taipei x AI BAR 人機共調 顛覆品飲體驗 開創AI味蕾新...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