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企劃
[F1專題] 過渡的賽季: 2021會是2020的延伸?
2021.02.22 作者:王以平

武漢肺炎疫情對世界各產業都造成打擊,F1為了在此時限制車隊的開銷,自去年即宣佈凍結今年賽車大部分的研發、只有一些細節可以進行修改,那麼,今年各隊賽車的相對戰力會否只是去年的延伸或再現?
去年開季前就說2020賽季會是過渡期,因為原本決定在2021賽季會實施許多新規則,但由於武漢肺炎的爆發,在全球經濟打擊下力求休養生息、保留元氣,讓F1不但將許多新規則延後到2022賽季才實施(視疫情發展,搞不好還有變數)、甚至還凍結許多針對2021賽車的研發,使得今年賽季比去年更加「過渡」,但也並非完全照搬舊規則,在各隊陸續開始發表新車時,我們先來看看今年有哪些主要的新規則。
疫情促成重大改革
拉鋸多年的18吋輪圈,在先導入F2之後,原本F1要於今年實施,但擴大輪圈尺寸會影響到懸吊幾何設定、下部配重、甚至空力,差不多等於整部車要用新的思維下去設計,因此再延一年、直到2022年正式實施。而本來同樣在明年實施的預算帽(上限)制,更是車隊討價還價的重點,但由於疫情打擊了大家的財政,反而促成無異議達成共識,甚至還提前一年到今年即實施,且最初達成的共識是年度預算1.75億美元(約當現行頂級車隊原本的一半)。
但FIA趁疫情加碼、一口氣再砍到1.45億美元,然後逐年遞減500萬美元,亦即2022年1.4億美元、2022~2025年1.35億美元,之後再做檢討,且這是以每年比賽21站為基準,若有場次增減(只要疫情未平息,像去年那樣刪減或新增的賽程調整就仍可能發生)則以每站100萬美元的額度調整,你說100萬乘以21並不是1.45億啊!那是因為預算當然大多是研發經費,100萬美元只算是每站的比賽開銷而已(所以如果比賽把車子整部撞毀,那麻煩就大了)。
但預算帽仍有一些除外項目:車隊差旅費、保險費及規費、前五高薪人員(兩名正式車手、三名高層主管)的年薪等,都不包含在預算帽之內(不然Mercedes光付Lewis Hamilton的薪水就去了整年預算的1/3),因此如上段所言,預算帽限制的主要是研發預算,畢竟這才是真正能打平(或拉近──但有些小車隊原本的預算就不到這個數)各隊戰力落差的關鍵。此外,因應未來的規則更新,每隊每年還可另外豁免4,500萬美元預算、直到2024年。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Perez的最佳寫照:年度第4的成績在中下游車隊竟找不到位子,結果突然落腳Red Bull。
限制賽車研發時數
為了進一步「鋤強扶弱」,FIA對於車隊使用風洞和CFD(電腦計算流體力學)的時數也進行限制,以用於設計明年賽車的今年使用時數為例,以去年車隊第5名為中位數100%,每往後一名增加2.5%、每往前一名減少2.5%,亦即去年排名愈低的車隊,研發明年賽車能用的風洞和CFD時數就愈多,反之亦然。到明年還會再行限縮,亦即2022~2025年(和預算帽一樣固定三年之後再做檢討)將以今年車隊第7名為中位數,每往後和往前一名各增減5%。
F1賽車整個車身都可說是空力產物,為了增加下壓力,各隊工程師無所不用其極,你看車殼上的造型各有千秋,其實下壓力的重點在全車最低──最接近地面──的地方,也就是底盤。底盤黑黑的可能不容易看清楚,其實底盤各處的皺褶或開孔造型更是製造下壓力的眉角,FIA索性規定縮小底盤面積、也就是在後輪前方的部分要向內削,並且禁止在這部分進行空力設計,因此今年將不會看到以往底盤上衍生的那些複雜翼片,整個底盤造型因而簡化。
今年FIA基本上是凍結F1底盤研發的,也就是除了規定削減的部分之外,其他部分都要比照去年,但由於McLaren是今年唯一更換動力供應商(從Renault換成Mercedes)的車隊,各家動力元件多少有配置上的差異,要更換動力供應商就不得不修改底盤,因此FIA特准McLaren在底盤上進行「相應」的整修,也就是針對安裝動力元件的區域才能改,但賽車空力是牽一髮動全身,這樣會否造成前後氣流不順暢?就看McLaren工程團隊的能耐了。
遲了兩年,Ricciardo終於轉投McLaren,比起在Renault大展拳腳的機會當然大得多,但可想而知「鞋飲」的機會或許也會更多。
雖然離開了Ferrari,但不見得是沉淪,轉投Aston Martin(原Racing Point)的Vettel表示:能體驗Mercedes動力,是一種幸福。
Alonso的復出是他第三度效力Renault(已改名為旗下另一品牌Alpine),但2月訓練時的事故為季前留下變數。
禁止檯面下的共用
但FIA的規定也不是完全沒彈性,以免去年表現不佳的賽車連今年也要一起爛(直接再展望明年),今年F1針對車身昇級實施配額制度,具體是車隊可自由選擇針對一塊大區域或兩塊小區域進行昇級,例如Ferrari就決定將配額用於重做整個車尾(大區域),配額以外的部分就不能更動。而為了限縮輕量化稀有材質的使用,今年的最低車重從去年的746公斤增加至752公斤(含預設車手體重80公斤),動力單元則從145公斤增加至150公斤。
為了省錢,客戶車隊經常會在FIA允許範圍內共用同陣營廠隊的套件,畢竟廠隊開發的產品理論上性能較好、也較為可靠,自己也就免了這項研發開銷,但由於去年「粉紅箭」Racing Point複製Mercedes套件的風波鬧得太大,因此今年起規定除了允許的範圍外皆不准直接複製(不管設計圖是買到的還是撿到的),要「參考」也僅限於肉眼可見、平面照片或影片,也就是公開顯示者,同時明令禁止車隊使用3D攝影來還原別隊的設計以為己用。
去年由於疫情導致賽程規畫大亂、令輪胎供應商Pirelli的生產及物流也大亂,因此規定每隊每站統一收到兩套硬胎、三套中胎、八套軟胎(雨胎屬特殊情形不受限),也就是車隊無法自由選擇13套的配額要如何分配在三種配方的乾胎裡,此制度今年照舊,即便有例外情形,車隊也必須在該站比賽前兩週決定,而今年Pirelli已經將表定23站的配方選擇(五種選相鄰三種)都開好了,也將強化輪胎結構,以避免去年沿用前年配方導致的爆胎風險。
以上新政策的實施,對於FIA評估F1今後縮減成本、拉近差距的方向很重要,儘管原本強隊和弱隊各持己見、難以達成共識,卻由於疫情關係而「因禍得福」得以提前實現,我們就在今年賽季看看這些政策能否收效、讓比賽競爭更激烈吧!
去年開幕前就確定將轉投Ferrari的Sainz,賽季後是否後悔這個決定?但效力紅軍是所有賽車手的夢想,就看他的造化囉!
出身Honda青年軍而扶上Alpha Tauri席位的角田,去年出賽F2幾乎拿下亞軍、也是最佳新人,要好好掌握這個良機。
出身Ferrari青年軍的F2冠軍Schumacher在Haas出道,但他向來有「慢熱」的狀況(參賽首年步履蹣跚、次年大鳴大放)。
另一名「靠爸」車手Mazepin雖對Haas的資金有很大幫助,但在人品爭議中出道,看他會否持續在F2時的惡形惡狀。
——————————
【歪批F1】
在這個緊鑼密鼓準備新賽季的時候,Mercedes「又」說他們的動力系統有些問題,但並沒有具體說是什麼問題!由於該隊去年此時(見圖:已經開始懷念「銀」箭了嗎?)也這麼說,結果到實際開季的7月已經解決──時間是最好的掩護──且也提前封王雙料冠軍七連霸,因此這是不是又在演戲(無不無聊)?
但今年確實有別於去年:動力系統在季中也禁止昇級,因此一切的研發都必須在開季前到位,而平台測試時數的限制也為大家帶來了難題,不過Mercedes已將第一批動力系統出貨給客戶車隊Aston Martin、McLaren和Williams。
-
豐田推出「全新 Corolla Cross」!搭載專屬強勁動力系統與類似手排的6速變速機,展現驚人的駕馭性能!導入高性能且充滿銳利感的外觀設...
-
1公升油跑「30公里」!豐田最新「5人座」小型房車超猛!全車系標配「油電混合」的超剛好家庭用車!加速也很有力的「新款卡羅拉」,新車價只要22...
-
豐田的「超新潮 SUV 廂型車」超令人期待! 霸氣的方正設計 × 和「VOXY」差不多的剛剛好尺寸! 還有超帥的「神級滑門」...
-
驚人的起售價246萬日圓!「全長5米級轎車」有何特色?造型時尚的「N7」在中國熱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
豐田推出「全新 Sienta」! 安全性再升級,還搭載了品牌首見的超方便新功能! 跟對手本田「Freed」有什麼不一樣? ...
-
本田發表全新「掀背車」!車長4.5公尺 × 車寬1.8公尺的「剛剛好尺寸」,搭載比最上級車型便宜85萬日圓的簡約配置!採用真皮材質的黑色內裝...
-
Toyota 新型 RAV4 將於 2025 年度內上市!嶄新「鯊魚臉」與強悍動力單元加持!與 Harrier 的市場區隔將如何變化?受歡迎...
-
豐田全新「黑色皇冠Estate」超厲害! 專屬「超黑車身色」×匠心打造「表面處理」!全長4.9米滿足「擁有感」的特別「The Limi...
-
日產「全新型 Elgrand」引發大量期待迴響! 網友紛紛表示「日產這次是認真的!」「終於追上 Alphard 了!」睽違16年全面改款,這...
-
三菱全新「3排座SUV」首度亮相! 網友大讚「全球都能競爭的車款」「氣勢外型超帥」!於越南登場的「DST」引發熱烈關注!...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