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特別企畫–防禦駕駛] 行前檢查–減少愛車故障拋錨機會

未分類

[特別企畫–防禦駕駛] 行前檢查–減少愛車故障拋錨機會

2019.01.04  作者:OPTION  

  • 0
  • 分享

意外之所以會發生,就在於其不可預期性,因為不知道它會發生,所以才躲不過,不過儘管如此平常若能養成一些正確的用車與駕駛習慣,對於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還是有相當大的幫助,很難嗎?其實只要5分鐘時間就可完成。
 
油水檢查重三項
養成習慣不麻煩

首先是機油量的檢查,可透過機油尺來了解,方法很簡單,只需將位於引擎本體旁的機油尺拔出(機油尺大多為黃色拉環),用衛生紙擦拭乾淨後再插入油尺管內到底,拔出後檢查油尺向下並檢查其上的高低標,便可知道油底殼內的機油是否足量,萬一油量不足需添加時,大家可依照油尺高低標間的高度,正好代表一公升油量的比例,來作為添加油量多寡的參考。
 

機油尺的顏色多半是黃色,或是上面標示有Engine Oil字樣,先用力將油尺抽出來。


最好的油位高度約在上下標的2/3位置,上下標距離正好代表一公升的機油量,可作為添加時的比例參考,以免加入太多的機油。
 
接著是煞車油的檢查方法是觀察擋火牆上的煞車油壺,其內部煞車油量是否落於油壺上所標示的高低標間,若過低則直接添加即可,且若能添加原來的煞車油是最好的選擇,若沒有與油壺內相同的煞車油,則添加DOT 4號的煞車油也可替代。另外,觀察油壺內的煞車油,有無發生變黑、變黃也是不可少,若有則代表油品已經變質需更換,若無則在每2萬公里或一年內,也最好能更新一次。


煞車油的檢查首重油量是否足夠,觀察油量是否落於油壺上所標示的高低標間,若過低則直接添加即可。
 
另外水箱水的檢查也很重要,一般坊間對於水箱水的檢查,大多認為只需觀察副水箱中的水量,便可得知水箱水足夠與否,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當您的水箱蓋故障時,即使主水箱內已沒水了,副水箱內的水還是不會減少的,反而會出現增加的現象,因此在檢查時除注意副水箱的水量外,每隔一個月冷車時,打開水箱蓋注意主水箱內部有無缺水,也是必要的步驟。若發現水箱水不足時,最好能添加已混合好比例的水箱精,免去測量比重的步驟,又能達到防銹、防氣泡產生的功效。


檢查冷卻水量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從半透明的副水箱來確認,其上標示有高低標,只要冷車時水位在2/3的地方即可。
 
底盤檢查重輪胎
胎紋、胎壓要確認

而底盤零件的檢查,最重要的項目就是輪胎的胎紋深度與胎壓的檢查,首先是胎紋深度部分,這關係到輪胎壓過積水的排水速度與能力,筆者建議胎紋深度最好不要低於2mm,才能獲得基本的輪胎排水效果,且從2014年1月1日開始,胎紋深度不足1.6mm的車輛,車輛定檢時是無法過關,為了自身家人與其他用路人的安全,輪胎錢還是不要省比較好。


胎紋是用來排水,深度不足雨水來不及排出,輪胎就會打滑失控,而胎紋檢查可以利用舊的10元硬幣,只要看不見人像的領口即符合標準,深度小於1.6mm可是會受罰,最高可處罰6000元。
 
至於胎壓部分,則透過胎壓錶來進行測量即可,當然直接加裝胎壓偵測器是最省市的做法,而胎壓到底該打多少才算是正確的呢?一般胎壓大約控制在30~38psi左右即可,而前置引擎車種的前輪負載重,因此相較於後輪而言,需有較高的胎壓才能承受車重的負擔;夏季時由於路面溫度較高,胎溫上升幅度大,暖胎後的胎壓會較高,因此填充的胎壓可較冬季低個2~3psi;至於扁平比低的輪胎由於胎壁厚度較小,為保護鋁圈胎壓通常需高出約3~5psi左右,才能減少鋁圈直接撞擊路面坑洞的機會。


每週定期檢測胎壓是最基本的行前整配動作,雖然重要卻不容易維持,每部車的胎壓數值原則上都可從駕駛座門檻處得知。
 
最後則是煞車片與碟盤的檢查,其重點則是厚度是否足夠,過薄的來令片會使卡鉗活塞推太出來,在煞車的瞬間活塞上下兩側便會出現受力不均的情形,容易破壞其真圓度並造成內部油封損壞,時間久了就會開始出現漏油,甚至是活塞卡死的問題,導致煞車失靈。而過薄的碟盤則容易出現煞車抖動的現象,降低高速煞停的效能,同樣影響行車安全,且在行駛山路,很容易出現熱衰竭的情況,這時煞車力道會少很多,煞車踩下去都是硬硬的,無法很快速地將車速降低下來。


來令片的安全厚度不可少於後方鐵片的厚度,過薄的來令片容易對卡鉗內的活塞壁造成側邊磨耗的問題,油封也容易壞,導致卡鉗卡死,煞車失靈的後果。
 
至於多厚的來令片與碟盤才是安全的呢?來令片看起來會有兩層,分別是磨擦面與鐵塊,磨擦面的厚度不可小於鐵塊,最多只能一樣厚,再薄就建議換新,有的來令片設有響片,磨到會發出尖銳聲音,所以如果踩煞車這個聲音,也代表來令片要更換了;而碟盤部分,由於通風碟式左右兩個圓盤組成,單邊厚度則不可小於5mm。


太薄的碟盤因整體剛性較差,容易受冷熱不均影響而產生盤面變形的問題,造成煞車抖動、距離延長的情形。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