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紐柏林最速量產車之王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 限量引進台灣
2021.05.10 作者:CARNEWS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 限量引進台灣
-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身為 Black Series 系列的第六款作品.搭載品牌出力之最的 V8 動力,以 730hp 的剽悍性能、極致輕量化材質與專屬空氣力學設計,於紐柏林北賽道創下 6:43,616 秒的單圈成績,成為紐柏林最速量產車之王。即日開放接單,全台僅個位數配額的珍稀程度,值得品味收藏。
傳奇,黑經典:為賽道而生,紐柏林最速神話
Black Series 一直是 Mercedes-AMG 車系最強性能代表,從 SLK 55、CLK 63、SL 65、C63 到 SLS AMG,今日GT車系將注入賽道黑科技,成為第六款Black Series的車型,去年11月 4 日不負眾望在德國紐柏林北賽道,以 6:43,616 秒的單圈成績奪下紐柏林最速量產車寶座,完美地展現品牌為賽道而生的純正血統。
與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 共同創下最速紀錄的品牌大使兼賽車手Maro Engel
與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 共同創下最速紀錄的品牌大使兼賽車手Maro Engel 表示:「GT Black Series 調整變化的彈性極佳,能為車手量身打造所需設定,即使瀕臨極限,在高速下產生的巨大下壓力,緊緊貼地的可靠性都令人印象深刻,我非常榮幸在挑戰中體驗到各項令人著迷的工程技術。」
(點選影片連結INSIDE AMG 第十二集 – 單圈紀錄 與 Maro Engel 一起創造最速傳說)
進入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 駕駛艙,立馬被環艙式 DINAMICA 輕量化材質吸引,無論是碳纖維賽車桶椅或 AMG 高性能賽車座椅皆以 Nappa /DINAMICA 材質披覆並提供專屬橘色條紋及車縫線,車門飾板除了採全輕量化 DINAMICA 製作,橘色賽車網孔及拉繩式門把設計皆徹底展現競技化座艙鋪陳。外觀除懾人的雙色黑化塗裝外,更可選用承襲 Mercedes-AMG GT3 Evo 廠車式樣的Magma Beam 烈焰橘塗裝,讓這台合法上路的 GT3 廠車,以烈焰吞噬地平線的一切。
Black Series 首度引進台灣
專屬銘牌就是最速的識別
座椅皆以 Nappa /DINAMICA 材質披覆並提供專屬橘色條紋及車縫線
極限,黑科技:專屬技師打造最強引擎
Mercedes-AMG 總部 Affalterbach 工廠內,多達 200 多位引擎技師專屬打造屬於 45 S 與 63 的動力心臟,在這當中卻僅有 6 位資深技師具備資格組裝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的引擎,這具依循「One Man, One Engine」的全新代號 M178 LS2 V8 動力單元,經過完整進化,包含 180 度平面式曲軸及對稱化的 1-8-2-7-4-5-3-6 點火順序;再輔以 1.7 bar 雙渦輪雙渦流增壓系統,結合低摩擦係數的滾珠軸承設計,一舉迸發高達 730hp / 800Nm 的性能數據,成為品牌最強 V8 代表。
全新代號 M178 LS2 V8 動力單元,高達 730hp / 800Nm,為品牌最強 V8 代表
GT 專屬的 Transaxle 後置變速箱設定,造就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 更均衡的配重表現,變速箱經齒比調整及本體強化後,不僅匹配高達 800Nm 的扭力輸入,更以密齒設定強化加速性能;橋接引擎與變速箱的傳動軸及其外管皆以輕量化碳纖維打造,總重僅 17.9 公斤;前後雙 A 臂懸吊採 AMG RIDE CONTROL可變阻尼懸吊系統搭配三段電控阻尼設計,筒身另具備預載高度手動調整功能,同時,前後防傾桿及四輪傾角皆提供手動可調設計,前防傾桿更以輕量化碳纖維打造,如此競技的底盤,搭配專屬設計的 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 R MO1A 高性能配胎,無論 3.2秒零百衝刺 (0~200km/h更可於9秒內完成)、時速 325 公里極速試探,或藉由 9 段式 Traction Control 循跡控制體驗煙幕偏滑下的即興樂趣,皆訴說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深不可測的動態實力。
剽悍,黑設計:空氣力學的極致呈現
為追求賽道而生的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車身設計在空氣力學考量下同樣進行大幅調整,車頭沿襲 Mercedes-AMG GT3 廠車的大型水箱護罩,不僅增加進氣面積,更突顯道路版廠車意象,專屬的碳纖維引擎蓋具備雙孔排氣,除優化散熱效率,更可強化前軸下壓力,前下保桿搭配碳纖維可調式翼板,可視駕駛需求手動調整為「街道」或「賽道」模式,強化車底真空氣旋效應;AMG 陶瓷複合材質高性能煞車系統不僅具備強大制動性能,前、後煞車的冷卻系統也以專屬導風管設計優化散熱效率;位於車尾醒目的的雙層碳纖維尾翼,佇立於碳纖維尾廂蓋上,雙片尾翼各具備三段手動傾角調整功能,上層中段尾翼更可依照車身動態,駕馭模式或駕駛需求自動調整傾角,完整優化彎道導向、極速需求或全力制動所需的下壓力。
雙片尾翼各具備三段手動傾角調整功能
另外,平整化底盤搭配專屬導流膠條,碳纖維前葉子板施以網孔設計,以及後保桿散熱導流孔等繁複的空氣力學,皆是原廠藉由風洞測試下所傾力研發的成果,搭配外觀可視空力部件下,可使車輛在時速 250 公里時提供 400 公斤的下壓力,使 Mercedes-AMG GT Black Series 完美兼顧低速靈活,中速循跡與高速穩定。如此精良的道路版廠車,施予品牌層峰的黑系列徽章,不僅實至名歸,更值得雋永收藏。
- 中華賓士
台北市 112 大度路三段 168 號
(02) 2897-9799
– 台中 AMG 旗艦中心
台中市台灣大道三段 8 號
(04) 2251-9888
– 中山 AMG 旗艦中心
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二路 87 號
(07) 330-9797
- 中彰賓士
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三段 201 號
(04) 2389-1502
-
不是手排就不配稱作車! 過去只追求手排車型的人現在為何換乘自排車?...
-
【改裝實戰】Honda Civic EG K24A改(下) 機艙淨化最佳典範...
-
那個Crown竟然也有旅行車!? 而且還是黑手黨級!? 盤點1990年代的高性能運動型旅行車...
-
Lexus宣佈「RX」實施部份小改! 追求更高規格的靜謐性及舒適性能...
-
獨一無二的Type R! 以四門FF運動轎車大獲成功的Honda第一代Integra Type R...
-
Toyota發表「新型C-HR+」與「新型bZ4X」! 擴大電動車產品陣容,計劃於2025年後半年進軍歐洲市場...
-
重量級國產中型SUV首度亮相
Hyundai Mufasa第2季國內登場... -
隆重登場 Toyota Crown Estate
-
Suzuki「誤打誤撞」推出的車型? 在旅行車戰國時代中成為伏兵?...
-
【改裝實戰】夠低才能行走江湖(下) Volvo V60 T5超地趴式樣...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