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改裝企劃
[百問] 進氣改造最容易上手?搞錯重點小心更沒力。(下)
2020.09.30 作者:OPTION 圖片來源:OPTION編輯部

問題六:碳纖維集氣箱好帥,聽說也有分等級高低?真空加壓碳纖維最輕。
很多高檔的進氣套件,都會採用碳纖維材質製造,除了可以增加引擎室的戰鬥氣息外,也能兼具輕量化的效果,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目前市面上的碳纖維集氣箱主要可分成高低兩種等級,分別為「手積層」與「真空加壓」。
前者是目前所有看得到改裝用碳纖維產品的主要製程,此工法製成的產品優點在於生產成本低,技術力不高,因此產品售價比較能讓人接受,缺點是耐熱性比較不好、且重量也無法減輕很多,產品精密度低無法上下盒裝,只能做成集氣罩外型,而內層為玻璃纖維光滑度不佳,碳纖維只在外層具美觀效果而已,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碳纖維製品。
唯獨熱壓成型或真空加壓所製成的產品才算得上是純正碳纖製品,該製程有何優點?完成後的產品不只內外層表面都看得得碳纖維紋路,厚度也超薄重量更輕,成品厚度約1.5mm(手積層碳纖維件厚度約6mm) ,重點是產品精度高,即使將集氣箱設計成上下盒裝,也不用擔心蓋子會裝不上去,或對不到螺絲孔等問題,所以購買前記得確認清楚。




市面上高檔的進氣套件都採用熱壓成型製程的乾式碳纖維材質,具備有高隔熱、內壁平滑、高精密度、輕量化與進氣效率明顯的效果,圖中為英國Forge專為VW Golf 7/7.5車系中,GTI與1.4T車款所開發設計的乾式碳纖維進氣套件。
有些碳纖維集氣箱是採用手積層工法製成,重量會比較重,內層為玻璃纖維光滑度也較不佳,碳纖維只在外層具美觀效果而已,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碳纖維製品。

真空加壓製成的產品,內外層表面都看得得碳纖維紋路,具備厚度薄重量輕,產品精度高的特色。
—————————————————-
問題七:進氣套件的吸氣入口設置在哪裡最好?有管路朝車頭吸冷風最好。
許多設計精良的進氣套件,都會想辦法讓進氣系統的吸氣口,朝向車頭方向,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這裡的空氣溫度最低,如果能善用撞風效應的話,更有助於進氣效率的提升,尤其是自然進氣引擎。「自然進氣」引擎與「增壓」引擎在進氣過程的差別在於,前者是靠引擎本身活塞下行時的真空吸力,被動地將新鮮空氣導引至燃燒室內,後者則可透過增壓器本身的主動推送,將空氣灌注到燃燒室內,兩者單位時間內的進氣量與密度差異頗大,也造就不同的出力效率,不過如果自然進氣引擎能吸氣口朝車頭前方,讓風灌入進氣道的話,也能讓空氣主動推送到引擎裡。
大家應該都曾在電視上看過F1賽車,其進氣口就設在駕駛艙的正上方,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高速所形成的強大風壓,將大量的空氣「擠入」進氣管路內,引擎一開口就有一堆空氣等著它使用,甚至在極高速時還可達到正壓狀態,空氣簡直就是「硬塞」進燃燒室內,這就是提高撞風效應的優點,而這樣的進氣系統改造原理其實也可實現於一般房車上,只不過受限於房車先天上形狀設計,加上必須顧慮到下雨天避免吸到水等,全天候的用車環境,打造起來頗有難度,所以有類似功能的產品造價都不低。


F1賽車的進氣口就設在駕駛艙的正上方,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高速所形成的強大風壓,將大量的空氣「擠入」進氣管路內,引擎一開口就有一堆空氣等著它使用,空氣簡直就是「硬塞」進燃燒室內,這就是提高撞風效應的優點。

受限於房車先天上形狀設計,加上必須顧慮到下雨天避免吸到水等,全天候的用車環境,因此朝車頭前方吸氣的進氣套件,打造起來頗有難度,所以有類似功能的產品造價都不低。
———————————————————————–
問題八:既然吸氣要順暢,那進氣口徑是否愈大愈好?口徑要視改裝條件來加大。
許多人都會問:進氣管路可以在改裝時一併加粗嗎?答案是可以,但原廠自然進氣引擎不可超過3mm,過粗的管路容易使引擎低速時進氣量不足,有點像小吸管比珍珠奶茶吸管好吸的道理一樣,過粗的管路引擎反倒容易減緩低速時的進氣速度,且有些採Air Flow設計的引擎,是無法加粗進氣管路,因此除非是真的希望能強化高轉速時的動力表現,否則是不建議過度加大進氣管路的口徑。
此外,有些車主會選擇加大節氣門的方式來提高進氣量,這種改法的概念與加大進氣口徑不同,因為節氣門可以隨車主的想法,進行開口大小的調整,因此即使是原廠引擎也是可以換裝的,有助於高轉速時的馬力提升。值得一提,原廠節氣門可經由加工增加其孔徑,正統加工法是好比搪缸一樣加大直徑,增加之直徑因為原廠本身之厚度不一樣,有的只能3mm,大則可至5.6mm。而節氣門加大最重要的一個重點是,加大之蝴蝶閥片能否確實和閥體密合,因為節氣門的密合度良否,最直接影響到怠速的穩定,如果更換了加大之節氣門後,發現怠速不穩或油門「卡滯」、有不順暢之感覺,其大部分之問題都應該在於加工精確度的問題,尤其是電子節氣門影響更加明顯,要慎選加大節氣門的品牌。

如果要加粗進氣管路的口徑,原廠自然進氣引擎建議不可超過3mm,過粗的管路容易使引擎低速時進氣量不足,有點像小吸管比珍珠奶茶吸管好吸的道理一樣,過粗的管路引擎反倒容易減緩低速時的進氣速度,不利引擎起步的加速反應。
有些車主會選擇加大節氣門的方式來提高進氣量,這種改法的概念與加大進氣口徑不同,因為節氣門可以隨車主的想法,進行開口大小的調整,因此即使是原廠引擎也是可以換裝的,有助於高轉速時的馬力提升。

日本Mugen推出的進氣套件,都會掌握隔熱、吸冷空氣與進氣順暢度等三個面向的需求,所以都會設計集氣箱+吸氣管路+香菇頭的設計,這樣改絕對能提昇引擎進氣效率。
———————————————————————–
問題九:有些車改裝進氣套件後,加速反而出現不順問題?流量計位置錯誤所導致。
如果您改完整套包含進氣管路的套件後,發現車輛行駛時會出現加速不順,甚至亮燈的情況,多半都是因為流量計的安裝方式出現錯誤所導致。
當代的車款,為了使引擎油耗表現更省油,會特別「強化」進氣溫度感應與大氣壓力感知功能,讓行車電腦對於進氣量的掌握,除透過Air Flow/Map的電壓變化進行判讀外,還可藉由大氣壓力感知器的補正,以提供較為正確的供油量,例如八/九代Civic就是採用Air Flow/Map雙規並行的進氣流量偵測,前者是用來偵測怠速時的進氣量,後者則是掌控引擎正常運轉時的負荷,此系統在面臨到進氣管路加大或更換為鋁合金材質的場合時,雖然有助於高轉速時的進氣順暢度,不過卻有可能因為流量計擺設位置沒有在管內的正中央,影響其判讀準確度,而出現一踩油門就熄火的問題,這些都是大家在改裝進排氣系統時常遇到的問題。
此外,管路的固定方式是否牢固,也會影響流量計的偵測準度與壽命,畢竟引擎在運作過程中,是會不停地抖動,如果進氣管路沒有固定好而跟著抖來抖去,就很有可能把流量計內部的感應熱線抖到斷掉。


如果您改完整套包含進氣管路的套件後,發現車輛行駛時會出現加速不順,甚至亮燈的情況,多半都是因為流量計擺設位置沒有在管內的正中央,影響其判讀準確度所導致。

有些重度改裝的引擎,對於進氣量的掌握,都會從Air-Flow空氣流量計形式,改成Map歧管壓力式,,可避免因流量計的髒污甚至斷裂而影響偵測準度如果對於進氣量的掌握會更加可靠穩定。
—————————————————-
問題十:搖臂蓋上有個管路,可以換成小香菇頭嗎?會影響引擎內部散熱。
有些車主在改裝進氣管路時,有時因為管路上沒有預留管,也或許是為了增加競賽氣息,會將引擎搖臂蓋上原本連接到進氣管路上的橡膠管拔除,改裝上一顆小香菇頭到搖臂蓋上,但這樣的作法反而容易增加引擎內部的機油溫度。
這根從搖臂蓋連接到進氣管上的橡膠管,是PCV閥門系統的一部分,所謂PCV閥門其全名為「曲軸箱積極通風控制系統」,是車廠設計用來將引擎內部吹漏氣吸出的主要控制元件,吹漏氣體中含有燃燒完成的氣體,與未燃燒完全的汽油或水分等,這些吹漏氣體本身帶有酸性成分,一旦進入油底殼的吹漏氣累積多了,不但會稀釋機油,容易對油底殼內的機油造成污染,加速機油劣化速度,因此需要利用進氣歧管的真空吸力,將這些引擎內部的有害氣體吸出進行燃燒,而這根橡膠管就是用來將新鮮空氣導引至引擎油底殼之用。
如果將橡膠管拔除,換成小香菇頭,就會讓油底殼吸到引擎室的熱氣,而非原本進氣管路內較低溫的空氣,使得機油溫度無法藉氣體循環的過程進行冷卻,如此一來就會提高機油溫度,對油溫的影響可達10度以上,因此若您愛車搖臂蓋上還插著一顆小香菇頭的話,建議還是趕緊換回原廠系統吧。


有些車主在改裝進氣管路時,會將引擎搖臂蓋上原本連接到進氣管路上的PCV閥門的通氣橡膠管拔除,改裝上一顆小香菇頭到搖臂蓋上,但這樣的作法反而容易讓油底殼吸到引擎室的熱氣,進而增加引擎內部的機油溫度。

如果套件內包含有接回搖臂蓋上的管路接頭,記得一定要接上,這樣引擎內部才不會吸到熱氣或髒空氣,對於機油溫度冷卻,與減少油質汙染都有正面幫助。
[百問] 進氣改造最容易上手?搞錯重點小心更沒力。(上)
相關文章
-
新款Honda「4WD小型SUV」正式發表! 全長4.3公尺的「剛剛好」車身尺寸,搭載「專屬內外裝設計」!每公升可行駛21公里以上的高...
-
Toyota新型「5人座中型SUV」正式發售! 舊款降價70萬日圓,現在還可享90萬日圓補助優惠! 全長4.6m車身“內外設計大改造...
-
全長超過5米!Toyota「3排7人座正統SUV」超強登場! 銳利方正造型 × 史上首見創新車體!超安靜的新世代概念車「Land Cr...
-
豐田推出全新「4WD 小型跑車」!車長不到 4 米的「四人座車型」搭載 1.6 升引擎、超過 300 匹馬力,並強化操控性能的「GR Yar...
-
Mitsubishi新型「輕型SUV」正式發表! 輕型車「首創」劃時代功能×「雙側電動滑門」標配的「4WD車型」!結合強悍設計與多樣車...
-
約800萬日圓!豐田全新「RAV4」睽違7年全面改款發表! 還有「超過300匹馬力」的版本登場,採用全長約4.6公尺的「剛剛好尺寸」設...
-
新車只要227萬日圓! 豐田全新「5人座 Corolla」大獲好評! 燃油效率超過「每公升跑30公里」的表現被讚爆:「太棒了吧!...
-
為什麼馬自達的「經典SUV」即使進入產品末期,依然這麼受歡迎? 完美尺寸搭配洗鍊設計真的太棒了! 雖然新一代「CX-5」即將登場...
-
Subaru 全新SUV首度公開! 7年來首次大改款「Forester Wilderness Prototype」將於JMS2025亮...
-
豐田全新「Corolla」!?時隔7年全面改款的新「轎車」首次公開!運動化設計搭配最新鯊魚臉超吸睛,新款車將於JMS2025亮相...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