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想看超過1000hp的怪物大亂鬥,到D1就對了
2017.12.06 作者:OPTION

Drift最高殿堂D1 GP
D1 GP官網:www.d1gp.co.jp/
目前全世界超過40個國家,都有舉辦屬於自己的甩尾賽,甩尾最大的魅力就是在於,不太受到場地的限制,就算在停車場內依舊能展現出賽車該有的魄力,長時間的油門及煙霧瀰漫的輪胎煙,這些都是一般賽車活動沒有的,就更別提在小場地內壓榨出車輛的極限。
西元2001年D1 GP由土屋圭市及稻田大二郎所成立,當然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將甩尾職業化,因此網羅了過去拍攝「??天」Video DVD,埋藏在日本更地的甩尾好手,組成這個甩尾聯盟,不過創立初期依舊是靠著車商及車主的熱情來支撐,記得元年初期僅有HKS、APEXI及Blitz 3家廠商參戰,所謂的工廠賽車也就是街車的改裝而已。
![]() |
|
|
所舉辦的賽道也是屬於日本當地中、小型場地,不過在日本Option協力下,平面報導及影音光碟的推出,D1 GP開始受到了注意,之後開始轉戰筑波等中、大型較有規模的賽道,觀戰人數也從幾2位數上看3位數,甚至到中後期,系列賽中更有幾場在鈴鹿等F1走行OK的高速型賽道,觀眾人數更是突破千人大關,車輛進彎速度更是可達到200km/h之譜。
而D1 GP的活動則是在西元2004年時,首度將系列賽的單站移至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 D1 GP原封不動搬到美國後,因為種種因素導致最後合作破局,2004年美國當地自己組成了「Formula D」,更龐大的動力規格讓觀眾更加興奮,很順利的短短幾年Formula D知名度比D1 GP更加國際化,也在西元2015年開始增加了Formula D Japan站。
![]() |
|
|
而當D1 GP越來越受到注目,就連FIA在西元2017年也開始對甩尾比賽開啟了認證制度下,逐漸演變為「廠隊」與「廠隊」的競爭,雖然可看度每年大幅增加,車輛動力及使用車種也愈來愈新,不過相反的一般車手出頭的機會反而變小,日後培養車手的制度也是值得考量的部分。
![]() |
|
|
D1 GP只有更強,沒有最強
相較於所有賽事都有所謂的組別分類,D1 GP從創立元年開始就不玩這一套制度,對於車輛唯一的限制就是禁止AWD的參戰,至於車隊要用FF或是MR通通隨意,過去也有FF車型投入過,但彎速完全無法跟上FR車輛,因此目前看到的還是以FR車種居多。
動力改造規範
為了滿滿煙霧的視覺效果呈現,對於動力則是完全開放,甚麼引擎都可以,就算改到10000hp也都隨意,但如果無法完賽就沒有意義,因此目前的車輛多半將出力設定在1000hp前後,不過因為加入FIA認證,過去NOS的搭載也全面禁止使用。
![]() |
|
|
![]() |
|
|
車體改造規範
目前車體防滾籠的要求相當高,車頂、車門邊及車手座位後方通通需要利用X型加以強化,並且固定方式規定需要直接焊死在車台上,最脆弱的A、B柱通通都要與車台銜接,其規格可與拉力賽相比,車身重量今年起也強制要求需要在950公斤以上。
![]() |
|
|
燃料改造規範
這個部分要使用一般加油站販賣的汽油,或是賽車汽油也都沒有限制,唯一限制的就是燃料的容器,也就是油箱,由於甩尾狀態容易導致追撞,防爆油箱更能確保高速衝撞時車手的安全,因此這一點D1 GP毫不妥協。
![]() |
|
|
輪胎改造規範
其實在2001年時D1 GP是開放熱熔胎(TW140以下)的輪胎使用,但因為成本太高,使得沒錢的車隊追趕速度完全跟不上,因此在隔年2002年就全面禁止,規定輪胎最低限制需要有TW140以上的磨耗指數,直到近幾年因為改裝幅度的提昇,目前僅針對胎面排水紋需達到總面積的25%即可,至於要多黏還是多寬通通沒有限制。
![]() |
|
|
評分方式
FIA會正式插手D1 GP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評分機制,過去都看三位裁判的感覺去判斷,西元2013年起DOSS機器的搭載,計算每個區塊的速度、角度、G值變化及路線來判斷這次單走的分數。
轉播資訊
www.youtube.com/channel/UCRe3zfL2ercDMU8DX96UzMw
-
搭載 2 公升引擎,馬力突破 600 匹! 全新四驅 SUV 超厲害! 全長 4.7 米車身,配備大量專屬豪華裝備! 還有...
-
雷克薩斯新型「四門房車」日本首次公開! 備受注目的,是搭載「光、音、香氣、空調聯動」的品牌首創革命性系統!還有「全球首創功能」!<br...
-
馬自達「新型CX-5」即將發售! 全面刷新「有哪些改變」!? 在「高度期待」背後潛藏的「一絲不安」是什麼...
-
本田推出全新「雙門跑車」! 比限定版便宜超過 30 萬日圓,油耗更達每公升 23 公里以上! 採用「本田首創的控制技術」並搭載承...
-
日產「新型X-TRAIL NISMO」發表掀起熱烈詢問!? 高性能「渦輪引擎」×專屬「運動化懸吊」搭載!「GT-R」「Z」車主也關注...
-
豐田新款「5人座運動SUV」超強! 每公升跑23公里的「高性能」車型!? 專屬2.0升引擎×運動化懸吊! 精悍設計超帥氣的「Corol...
-
7年來首次全面革新!豐田新款「RAV4」引發熱議!全長4.6米級的「剛剛好」車型!第6代還有運動感十足的「高性能車型」,好評不斷...
-
中國IT家電巨頭「小米」製造的BEV「SU7 Ultra」 首次在日本公開亮相...
-
本田(Honda)發表全新「輕型高車頂休旅車」! 採用圓形大燈的「復古設計」及本田首度搭載的「革命性油門控制系統」! 更意外推出...
-
性能優異但與渦輪相比較黯淡? 與Honda VTEC正面對決的三菱MIVEC搭載車型...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