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百問
[空力套件五問特輯] 五問-3:這幾年開始流行的寬體改造技術,其目的除了讓車子看起來可以低趴外,是否有實質上的效果呢?
2019.12.02 作者:童秉豐

A3:寬體改造過的車輛看起來確實很兇悍,如果再搭配切齊輪框的大輪圈,與可以讓車高降低下來的氣壓避震器,即時是一般的房車,也可以變得很不一樣,不過這項技術其實原本只存在於賽車場上,且還是一種不得不的車身加寬手法,其改造目的主要有兩種,其一是藉由左右加寬的輪距,使車輛的重心得以更低,藉此增加高速過彎時的穩定性與極限,尤其在面對高速賽道,更寬的左右輪距,確實能提升高速行駛的貼地性與過彎時的操控性。
寬體改造車輛如果再搭配切齊輪框的大輪圈,與可以讓車高降低下來的氣壓避震器,即使原本已相當霸氣的超跑,還可以變得更好看。
而另一個目的則是用來避免輪胎磨擦到輪拱,由於賽車都會使用胎面較一般市售車更寬的輪胎,或是增加輪胎轉彎時的舵角範圍,如果沒有適度增加輪弧內的空間,輪胎可能在轉向或過彎下壓時,掃到輪弧與葉子板,增加輪胎的耗損,因此才會藉由外擴葉子板的暴龜或寬體鈑件來解決上述問題。
而這樣的外觀改造風格,時至今日似乎已成了增加車體霸氣的重要改裝方式,原因無他,外擴的葉子板搭配上低平的車身高度,遠遠一看整部車輛似乎趴在地上般行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隻專門用來吞食路面的怪獸,其性能感便油然而生,此時若再加上超大尺寸的華麗胎圈,開在路上想不讓路人多看幾眼,似乎也很難,而這就是寬體改裝的魅力所在。
寬體改造技術原本只存在於賽車場上,其目的主要有兩種,其一是藉由左右加寬的輪距,使車輛的重心得以更低,藉此增加高速過彎時的穩定性與極限,並提昇高速行駛的貼地性。
相關文章
-
不是手排就不配稱作車! 過去只追求手排車型的人現在為何換乘自排車?...
-
【改裝實戰】Honda Civic EG K24A改(下) 機艙淨化最佳典範...
-
那個Crown竟然也有旅行車!? 而且還是黑手黨級!? 盤點1990年代的高性能運動型旅行車...
-
Lexus宣佈「RX」實施部份小改! 追求更高規格的靜謐性及舒適性能...
-
獨一無二的Type R! 以四門FF運動轎車大獲成功的Honda第一代Integra Type R...
-
Toyota發表「新型C-HR+」與「新型bZ4X」! 擴大電動車產品陣容,計劃於2025年後半年進軍歐洲市場...
-
【改裝實戰】C-HR改裝作品三連發(上)
跨界休旅也能帥又殺... -
隆重登場 Toyota Crown Estate
-
重量級國產中型SUV首度亮相
Hyundai Mufasa第2季國內登場... -
【集評】250萬級距入門豪華電動SUV戰力分析(上)
Audi Q4 e-tron X BMW iX1 X Mercedes-Be...
FB一手車訊粉絲團
FB一改裝車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