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優惠緊縮油價狂跌 電動油電優勢何在?

2015.03.19  作者:CARNEWS  

  • 0
  • 分享

無論你喜不喜歡電動車,「你的它來不來電」在今日成為熱門議題,已是不爭的事實。誠如我們所知,那些使用在電動 / 油電車廣告中的詞彙,近年來出現最多次的就是兩個:高油價,以及綠化。或許,企圖推廣電動 / 油電車的各國政府還增加了一個關鍵詞,就是政策補助。但現在,由於國內進口油電車貨物稅減半優惠的取消,以及全球油價走勢大幅下跌,使得油價與政策補助的利多消失,而光靠「綠化」的環保訴求,是否能撐起國內電動車未來的一片天呢?地球與荷包,在天秤兩端難分輕重。

早在汽車發明之初,電動車與汽(柴)油車的戰爭便已經開打了,而十九世紀末即已實用化的電動車,更曾一度成為市場主流。

要談論電動車的優勢與劣勢,就不得不回溯電動車從興盛到被汽油車取代的歷史。一提到電動車,許多人馬上會在腦海浮現高科技的意象,但事實上,電動車與汽(柴)油車的戰爭,卻是早在汽車發明之初,便已經開打了。最早於十九世紀末被實用化的電動車,曾一度因為電池科技的便利而於二十世紀初葉成為市場主流,而第一部油電混合動力車,更早在1911年便已由芝加哥的Woods Motor Vehicle所生產。只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內燃機的高效益、原理簡單,以及石化能源取得與充填的便利性,對比於電池回充、釋能技術的複雜、低效率(車速太慢),加以公路的遠距拓展突顯了其短航程限制,才使得電動車漸被歷史所遺忘。

以現階段而言,在電動車用路架構尚未建立之前,各國政府的態度是左右電動車研發、銷售及配套建設進度最大的一股影響力。

租稅優惠:獎勵或濫用?

其實,用電能來驅動車輛,是人類很自然而然的最初想法,而且使用電能驅動的確有不少優點,包括沒有震動、惡臭與噪音、不需要換檔變速,同時在當時也不必費力以手動啟動引擎。這時,你會想到,某些電動車的優點似乎被內燃機車輛給吸收了。當然,我們無法斷言這樣的歷程,會否再次重演,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短時間內無法明顯展現較汽油車更大優勢及完全取代性的電動車,目前又遭遇發展瓶頸了。技術層面獲得突破的現在,電動車所碰到的阻礙主要來自生產成本、能源成本(包括建立充電設施),以及政策補助門檻。雖然長期來看,政策補助遲早都得取消,但不可否認,在市場接受度尚缺乏信心的當下,政府的政策風向,足可決定電動 / 油電車的市場生死。

國內貨物稅減半適用範圍大幅限縮之後,油電車佔總銷量7成的Lexus可說是首當其衝,以NX300h而言,車主得多掏出20幾萬元。

以國內來看,近日來對電動車販售衝擊最大的,莫過於去年底由財政部宣佈的大幅限縮適用貨物稅減半油電車輛範圍一事。此舉一出,使得幾乎所有高級品牌進口油電車全都面臨漲價15%之壓力(平均至少約貴上20萬元),其中油電車佔總銷量7成的Lexus更是首當其衝。回溯當初油電車貨物稅減半之立意,是為了獎勵車廠生產、引進節能減碳之環保產品,然而由於有立法委員質疑政府將租稅優惠過度集中於進口車商,且認為濫用優惠造成國庫失血達107億5,000萬元,因而要求必須提高貨物稅減收門檻。雖然為了賦稅公平,重新定義減稅條件看似合理,不過在此仍衍生了一些爭議盲點。

BMW i3未達減稅條件下,其價差幾乎可以再買一部小車,雖然新訂租稅優惠條件是為了均衡貧富,但也可能間接抑制了高端油電車市場所能帶動的研創能量。

取消優惠:公平或打壓?

且不論政策轉向造成的疑慮,財政部以發函方式重訂門檻並即日生效,非但沒有給予廠商應有的緩衝時間,且已接受之訂單與實際領牌車價之落差,以及經銷商價格產生爭議下所出現的退單、轉單造成的損失,亦令各車廠及消費者難以招架。以Lexus NX300h而言,車主得多掏出20幾萬元,而BMW i3每部原本減稅達44.8萬元的價差,更幾乎可以再買一部小車了。其次,在完稅價格100萬元以下、排氣量3公升以下、油耗值達每公升19公里以上,以及碳排放量每公里120公克以下等四項新訂租稅優惠條件中,前兩項除了有排富疑慮之外,亦否決了高端油電車在性能 / 綠能平衡技術突破上之貢獻所應得的肯定。

Porsche 918 Spyder及Ferrari LaFerrari在租稅優惠取消後,可能得承受高達數百萬的價差。

雖然油電車與純電動車有著技術及使用上的頗大差異,不過貨物稅減半之嚴格化,對於電動車尚無法普受接納、有賴油電車發揮過渡時期橋樑作用的國內市場而言,仍對電動、綠能車輛之未來發展,造成概念上的價值打擊,這是政府方面必須正視的負面效應──尤其針對科技指標車款而言。目前,幾款具指標意義的油電混合超跑中,McLaren P1由於引進較早,恰好閃過政策轉向之衝擊,不過諸如Porsche 918 Spyder及Ferrari LaFerrari在租稅優惠取消後,可能得承受高達數百萬的價差。或許政策的重擬必須就長期效果來仔細評估,而減稅如何做到不獨厚富人,也得再好好定義條件,不過官員們也別忘了,歷史上許多如今已然普及的科技,都是由高端市場開始接受、消費,並將這些消費利潤再轉為規模化開發的成本的。

高端油電車之所以成為政策補助的爭議對象,其實正說明了混合動力車款的優勢,主要並純然不在於節能或高經濟性,而是更多地在於其性能 / 能量效率方面,所能提供的額外提昇(樂趣)。無論未來政策如何轉變,進口油電車之得以站穩腳跟,將端賴其是否確立這樣的定位,否則,它將受到汽油車與電動車的夾攻,成為政策下的孤兒。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