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重機庫VOL.3 BMW Motorrad Technology/懸吊篇

2014.02.19  作者:CARNEWS  

  • 0
  • 分享

頂級懸吊科技 摩托車懸吊開拓先鋒

以單搖臂發展而來的Paralever科技,首見於1988年的R80GS和R100GS車上。它讓傳動軸沿著同一個軸心轉動,連接變速箱與後輪。(上圖)

 

單搖臂與Paralever

 

第一款使用單搖臂的車款是1980年的R80G/S。這套懸吊系統直接在引擎和變 速箱後方設計一個萬向接頭,連接單邊搖臂和後輪。與傳統雙搖臂相較,它的優點是重量較輕、抗扭剛性強,且便於快速拆裝後輪換胎。

使用於K1200S的Paralever單搖臂位於後輪左側,而扭力臂從傳動軸底部改到上方。

 

以單搖臂發展而來的Paralever科技,首見於1988年的R80GS和R100GS車上。它讓傳動軸沿著同一個軸心轉動,藉由變速箱與後輪之間的連接,它就如同裝了彈簧的後車架一般,可避免後輪抬昇現象。同時,它可減少懸吊壓縮和回彈時產生的扭力反應,避免煞車時後輪蹲地或輪胎的跳動。

Telelever懸吊系統的左、右兩支前叉管內並不具有彈簧或阻尼,而灰色的輕量化A臂,則從引擎側向前伸往兩支前叉中間的下三角台。

 

Telelever前懸吊系統

 

利用槓桿原理設計的Telelever系統, 將避震支柱裝置於兩支前叉管中間後方,而藉由下三角台來連接,以定位前輪。這套系統可減輕簧下重量,並可分擔前叉的避震功能,使其能專注於轉舵功能。此外,它也能減輕煞車時前輪點頭,提供急煞情況下的優良循跡性。Telelever系統兼顧了騎乘穩定性與運動化操控能力。

K1200S的Duolever前懸吊系統,擁有更高的抗扭剛性,更直接反應騎士的轉向動作,並使前輪得以更清晰地回饋路感。

 

Duolever前懸吊系統

 

搭載於2004年全新K1200S、由Norman Hossack設計的嶄新Duolever前懸吊系統,是採矩形的構造,其中兩根鍛造縱向推力連桿藉滾珠軸承連接至車架。這兩根連桿操控著超高抗扭剛性的輪架。由車架支撐、負責懸吊的中央柱以樞軸連接至較下方的推力連桿。裝置於控制頭和輪架上的梯形剪狀關節,則連接至把手上。這個關節傳送操舵運動,更進一步將轉向和避震功能做到完全分開。

 

傳統前叉在壓縮、回彈和轉向時,內、外管會產生縱向和橫向扭轉,但同樣情形下Duolever卻不受影響,可擁有更高的抗扭剛性。Duolever更直接反應騎士的 轉向動作,並使前輪得以更清晰地回饋路感。另外,它也可在急煞時避免前輪點頭、嚴重彈跳或鎖死。

新世代ESA II具備彈簧係數調整功能,能調整彈簧硬度,降低極端負載下的打滑風險。

 

ESA II電子懸吊調整系統

 

BMW於2004年推出的電子懸吊調整系統(Electronic Suspension Adjustment)已進入第二代。初代僅需透過把手按鈕即可進行懸吊系統的調校,而新世代ESA II更具備彈簧係數調整功能。騎士除了能調整前後懸吊回彈阻尼及後彈簧預載,更能調整彈簧硬度。調整彈簧係數可降低極端負載下的打滑風險,而即使在行駛中,騎士也可選擇「舒適」、「正常」和「運動」懸吊模式。

DDC動態阻尼控制系統,可於儀錶板上顯示設定菜單,它可感應路面狀況和車速,適時改變倒立式前叉內的油壓和彈簧預載,讓懸吊隨時擁有最佳抓地力。

 

DDC動態阻尼控制系統

 

甫於2013年登場的高性能超跑HP4,搭載了全球市售摩托車從未有過的動態阻尼控制系統(Dynamic Damping Control)。此系統可感應路面狀況和車速,並適時改變倒立式前叉內的油壓和彈簧預載,讓懸吊隨時處於最佳抓地力狀態。此外,它可於儀錶板上顯示設定菜單,讓騎士選擇用於「舒適」、「正常」或「運動」 的對應參數,當然騎士也可根據需求獨立更改阻尼。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