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BMW E39 M-Power化全系列六缸/八缸引擎改裝實戰-PART1

未分類

BMW E39 M-Power化全系列六缸/八缸引擎改裝實戰-PART1

2009.02.23  作者:文˙Viper 圖˙Johnny  

  • 0
  • 分享

E39除了傳說中400hp V8引擎的M5享有盛名,絕大多數E39總是隱身在都會的車陣當中,而這些四門大型房車的憨厚形象總讓人無法與BMW的明快個性相呼應!不過今天這幾輛E39可不一樣,除了有傲視群雄的強化M5坐鎮,每一輛到場的六缸車款不是擴缸就是機械增壓,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車長4784mm  車寬1515mm  車高1437mm  軸距2830mm 車重 1795±50kg

 

車長4784mm  車寬1515mm  車高1437mm  軸距2830mm 車重 1795±50kg

 

車長4784mm  車寬1515mm  車高1437mm  軸距2830mm 車重 1795±50kg

 M52/M54的差別

血濃於水高流用性

BMW的引擎族譜看起來複雜,其實很容易搞懂,特別是當範圍縮小至E39時,就只剩六缸、八缸兩大類,而其中六缸引擎的部分,又因為和3系列有相當大的互通性(Z4、E38也有部分通用),因此若能搞懂BMW的六缸引擎,就等於搞懂一半以上的BMW引擎了。而在這些引擎中又再分為「新型M54」和「舊型M52」兩大類。

 

2000年問世的M54引擎,採用輕量化合金本體,全TU(可變)系列皆具備Double VANOS與電子節氣門,而1995~1998年榮獲世界十大銘機的M52(鑄鐵本體),則是到了1999年後才由Single VANOS進化為Double VANOS。在此之前,前期的M52使用的是具有油門線的半電子式節氣門。

以促進引擎效能來看,BMW引擎從單可變氣門正時的M52TU,進化到雙可變M54TU,不但大幅提昇了全轉速域的動力表現(特別是扭力),更改善了油耗、廢氣排放量。不過從增壓引擎的改裝角度來看,M52的鑄鐵本體比M54的鋁合金本體具備更強的抗壓力與耐熱性,是壓榨大馬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撇開節氣門型式、可變氣門等周邊零件不看,M52和M54的本體外形、規格幾乎完全一樣,而且凸輪軸、活塞、連桿、曲軸也是通用的。也就是說,不僅2.2L的M54可以換裝成3.0L的M54,連原廠最大規格僅到2.8L的M52,也可流用M54肚內品成為一顆3.0L的M52。換個角度來看,想把M54B30改高增壓的人,也可換上M52的鑄鐵缸體來增加承受力。

從年份猜引擎

VANOS的分辨

VANOS是一個由DME引擎管理系統,藉著液壓與機械控制凸輪軸控制模組。VANOS系統根據一個可分離調整的機制,來修改「進氣凸輪軸」的相對位置。這個裝置的作用在於協調進氣凸輪軸、引擎轉速及油門深淺的三者互動。低轉速時,進氣氣門會較晚開啟,以減少能量虛耗,使輸出更線性。而到了適當轉速後,進氣氣門會提早打開,促進扭力並允許燃燒室內的廢氣再流通,減少燃料消耗與廢氣排放,來到高轉速時,進氣氣門將再次被延遲,好讓動力得到更好的發揮。

Double VANOS則是再增加了「排氣凸輪軸」的可變機制,使進排氣的凸輪位置從固定機制演進成可連續易變式。1996年Double VANOS首次在E36 M3所搭載的S50B32引擎上出現。1998年9月,BMW便把同樣的功能增加到M52TU系列上,並於1999年全面升級M52TU為Double VANOS。知道了這些遊戲規則後,以後當你再看到車尾銘牌寫著520、523、525、528、530之後,就不會被這些數字搞得頭暈腦脹。筆者特別整理出下列明細表,只有把這段明細表背熟,下次有人跟你說他的車是2003年的528i時,記得「噗ㄘ」聲不要太明顯喔!

BMW E39 直六24V引擎一覽表

車型 引擎型式 排氣量(c.c.) 缸徑衝程(mm) 壓縮比 馬力(hp/rpm) 扭力(kgm/rpm)  0~100km/h 出廠年分
520i M52B20 1991 80×66 11.0:1 150/5900 19.38/3500 10.2秒MT ’96–’00
520i M54B22  2171  80×72  10.7:1 170/6250 21.42/3500 9.1秒MT ’00–’03
523i  M52B25 2496 84×75 10.5:1 170/5500  25.02/3500 8.5秒MT  ’95–’00
525i  M54B25 2494 84×75  10.5:1 192/6000 25.02/3500  8.1秒MT ’00–’03
528i  M52B28 2793 84×84 10.2:1 193/5500  28.56/3500  7.5秒MT ’95–’00
530i  M54B30 2979 84×89.6 10.2:1  231/5900 30.6/3500  6.6秒MT ’00–’03

本次兩位改裝ESS機械增壓的車主,都不約而同的購買了搭載M54TU引擎的520和530,不過這真的純屬巧合,ESS增壓器一樣適用於M52系列引擎,增壓器本身並不影響可變氣門正時系統VANOS或Double VANOS的運作。

M54B22+ESS葉片式增壓

100~200km/h 19.8秒

正如前文所述,拜進排氣氣門正時皆可變的Double VANOS和排氣量小漲200c.c.所賜,搭載M54B22引擎的後期520i,輸出功率也較前期引擎小幅成長20hp/2.04kgm。而這輛銀色520i就在這樣的基礎上,加裝了葉片式增壓器中仍十分搶手的ESS Supercharge,這組ESS最初階的VT1套件,原廠並無搭配中央冷卻器,也沒有配置進氣洩壓閥,原套件的最大增壓值僅能到0.7bar;不過Tuner為了滿足車主更高一層的動力渴望,特別將原廠水箱風扇升級成高轉速型的電子風扇,外掛17排機油冷卻器,並流用530i原廠噴油嘴來應付Pully縮小後,0.8bar所增加的引擎負荷。

 

截至目前為止,該車動力系統除了Supersprint頭段和手工中尾段之外,無再做更改,僅換上一組大五速手排和3.46後差速器,便有0~100km/h 7.6秒和100~200km/h 19.8秒的加速紀錄,已大幅領先原廠530i的加速表現。

向ESS訂購的Carbon鳥仔蓋,使引擎室內的性能味更加明顯。

而這輛銀色520i,不僅在動力上朝M-Power看齊,外觀方面更直接以M5為追隨對象,空力套件部分:前後保桿、後照鏡,皆流用M5原廠部品,外加AC碳纖維前下定風翼、Kaiser側裙和「卡夢製鯊魚腮」將基本的運動方格勾勒出來,最後再砸重本手工訂做四出排氣尾管和19吋兩片式Autoart輪圈,確立這輛機械增壓改裝車的自信與驕傲。

 

手工四出尾管與M5後保桿相得益彰。

 

 

煞車升級的配套模式有好幾種,該車主選擇了前四後四的卡鉗分配。

 

M5原廠前保桿還不夠「欻ㄔㄨㄚ」嗎?沒關係,AC Schnitzer的Carbon前下巴為你再添殺氣!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