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日歐豪華動力對決 Infiniti M25 vs. BMW 528i vs. M.Benz E200 CGI

未分類

日歐豪華動力對決 Infiniti M25 vs. BMW 528i vs. M.Benz E200 CGI

2010.09.08  作者:CARNEWS  

  • 0
  • 分享

在「一分錢一分貨」的千古不變鐵則下,近三百萬級距的車款是沒有「爛車」的!本文三部主角──Infiniti M25、BMW 528i以及M.Benz E200 CGI均各有特色;M25車格最大、內裝最豪華。其所選配的「Safety Shield」安全系統更將追撞前車的機率降至為零!BMW 528i依舊保持著輕快靈活的特性,即便長達四米九,其靈活度卻和國產中型車無異。M.Benz E200 CGI雖然只配了個1.8升的渦輪增壓引擎,但其高達27.5kgm的扭力輸出,依然提供了輕快無比的油門反應。而且其沉穩而內斂的「四方燈新造型」,也能同時滿足不同年齡層的車主需求。

接下來的評比項目中,我們將就現實陳述,看看這三部車誰最安全?誰最有駕駛樂趣?而又是誰用料最實在?這場遊戲沒有絕對的輸家,畢竟每位消費者的著眼點不同,不喜歡開快車,就會嫌BMW太顛簸!個性務實,就會認為開雙B太醒目。我們雖然選出了「Our Choice」,但那僅是參考用,下單時請相信自己的直覺,千萬別人云亦云、買了又後悔!

Infiniti M25的中控檯層次非常豐富且用料精湛!舉目所及的木質飾板都是真的木頭,而非便宜的烤漆材質。

主/被動安全

Infiniti M25     BMW 528i        M.Benz E200 CGI
★★★★★(5)   ★★★★☆(4)     ★★★★☆(4)
應該將Safety Shield視為「最終安全防線」而非駕駛輔助系統會比較恰當,可以這麼說,有了這套系統就再也不會發生追撞前車的意外事故。

M25得花20萬選配

在這個車型級距中,包括全車氣囊與「車身穩定系統」等早就是標配了,因此在「主被動安全配備」這個評比項目內,我們要比的就是能主動偵測它車動態的「先進主動安全系統」。藉由安裝在車頭的「測距雷達」偵測前方車輛動態,進而控制油門、煞車甚至是轉向系統來迴避事故。但這套系統已經不是新玩意,其實德國車系的效能更強悍,電腦甚至能利用「電動方向盤」來改變車輛行進方向,完全迴避事故的可能性!

就像大家都知道電動車好、可以大幅降低環境汙染一樣,但前提是得夠普及!編輯部先前便專文介紹過Infiniti所開發的「Safety Shield,行車安全整合系統」,在報價278萬元的M37車型上,它列為標準配備。而在入門的M25,消費者就必須多花20萬元去選配。此次試駕的車款,便是選配了這套可以在「全速域」工作的主動測距定速系統,而其總價為248萬元、遠比兩位歐洲對手的「空車價」來得低!因此編輯部認為即便「Safety Shield」僅是利用單側煞車來拉回車輛動線或是提醒駕駛人,但由於其價格低廉、容易普及,遠比雙B車款得在頂級車型才能享用更具意義,因此在主被動安全評比項目中,M25毫無疑問地取得領先的地位。

在德國車廠一遍「精簡風」中,M25卻反其道而行!不只用料佳、就連HMI介面的旋鈕操作觸感,也是三部車中最棒的。

操控樂趣

Infiniti M25       BMW 528i        M.Benz E200 CGI
★★★☆☆(3)     ★★★★★(5)     ★★★★☆(4)
已經硬到有點巔簸的懸吊設定讓BMW 528i在彎道中如魚得水,但M.Benz E200 CGI則以兼顧舒適與底盤穩定度的中庸設定,更適合日常代步使用。

5系列具強烈運動性格

在操控樂趣項目中;毫無疑問地是由BMW 528i取得壓倒性的勝利!E200 CGI以明快的轉向反應與靈活的尾部動態設定居次,體型最大、動力最小的M25肯定得敬陪末座。

在德國車系中,BMW一向強調運動性,不論引擎反應或是懸吊設定均是如此。因此BMW 528i在蜿蜒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公路中頻頻演出後輪懸空疾轉、DSC系統介入的狀況,再加上高達31.6kgm的扭力推動,即便車身長達四米九、重逾1700kg,但其油門與轉向反應就像是國產1.5升房車般輕快,再次令人見識到藍白廠徽深厚的底盤功力。

比較令人覺得訝異的是E200 CGI的表現,斯文的外型下竟然隱藏著狂暴的熱情,再加上沉穩而聽話的後懸吊,高速下山的途中它徹底推翻了賓士車系「好像開不快」的舊有印象!

老實說,歐洲車廠的造車理念與技術還是高於日本車廠!與前代車型相較下,Infiniti M25不論在車身剛性、車艙用料甚至是整體水準等,都要進步多多,雖然大幅拉近與歐洲車廠之間的距離,但對手仍在前進,因此在最嚴苛的評比條件下,雙B車系仍有其過人設計,而東西方最明顯的設計差異點就是車身輕薄化。

修過的讀者就知道,M.Benz車系的側邊車體下緣是由3層鋼板所構成,因此修復工序繁瑣(因為不同層次的鋼板所使用的銲料不同)且抗側撞強度也較日系車高出許多。此次試駕的E200 CGI(車型代號W212)全車更使用了高達72%的高強度與超高強度鋼板來打造車身,讓其「車體抗扭曲性」較前一代車型高出了30%。而也因為「車身輕、底盤重心更低」的優勢,讓其擁有絕佳的彎道穩定性。

528i的中控檯設計個性鮮明、一眼就可以認出這是部BMW,高科技的彩色圖像儀錶板提供詳盡而豐富的資訊,但音響、空調等控制按鍵用料卻只是普通而已。

多層次的中控設計自E36時代流傳至今,獨立的空調面板可以在第一時間開啟空調而不必透過i-Drive系統,但其依然沒有OFF開關,得持續按壓風量鍵才能關閉空調。

輕量化提升性能

更輕的鋼板大幅減輕了車重(E200 CGI車重1615kg),這除讓油耗降低外,也讓油門反應更為輕盈。同時在更堅實的車體支撐下,懸吊系統的定位將更為準確,不論激烈過彎或是高速行駛時,均更能確保車輛操控性與穩定性。說穿了,就是雙B均採用了「輕量化高剛性車身」的設計理念來提昇自家產品的性能(此次試駕的BMW 528i車重為1655kg),這便是許多消費者知道歐洲車耐操、車身穩定可以開快,但卻不了解箇中奧妙的所在。

我們曾說內行人買車看車重,因為重量絕不會憑空而來!看得見的方向盤、椅子大家都有,但鋼材密度與隔音材質有沒被偷掉?卻可以從車重數據一目了然。但新世代的雙B車款開始顛覆這項理論,多次淬煉過的高張力鋼板不但重量輕而且強度更高,這是消費者在買車時要注意的新趨勢。只是當愈來愈多的歐洲車廠將它當成必要設計時,諸多日裔車廠似乎還停留在舊傳統的桎梏裡。

與外觀造型一脈相承、車艙設計同樣走方正剛硬的風格,近乎垂直的中控面板令人想起W124,一部讓台灣消費者留下絕佳印象的老賓士。

音響、空調面板的設計在使上用均相當就手,大多數功能均可透過「多功能方向盤」進行控制,但頂端的5.8吋螢幕則得「E300」以上車型,才有中文顯示。

動力輸出

Infiniti M25      BMW 528i      M.Benz E200 CGI
★★★☆☆ (3)   ★★★★★(5)    ★★★★☆(4)
在車體結構發展至一個階段後,未來10年的車體設計理念將朝向輕量化的領域邁進,而M25就是敗在它的1734kg車重之上。

小排量加渦輪成主流

在三部車中,因為BMW 528i所配置的2996c.c.直列六缸自然進氣引擎可以輸出高達258hp、31.6kgm的扭力輸出,且其懸吊最為硬朗,(加)因此在動力輸出這個項目上表現最為突出。配置渦輪增壓引擎的E200 CGI表現居次,雖然其實際排氣量僅有1796c.c.,但由於調校幾近完美!不論動力輸出銜接、運轉靜肅性等,都無從查覺這是部小排量車型。M25的動力輸出表現其實也相當夠水準,只因其車身過重、高達1734kg的重量足足比E200 CGI重上100多公斤!再加上懸吊設定最軟,因此動力輸出表現同樣也是不如人意。

如果以正常的級距而言,應該是請出BMW 523i(實際排量2497c.c.)才是另外兩部車型門當戶對的敵手,但由於車身硬體設定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就駕駛介面的操作、車輛操控等特性,還是極具參考價值。全車系標配的「Dynamic Driving Control,動態駕馭控制系統」,可針對引擎、變速箱、轉向輔助系統進行不同的微調,甚至在「Sport+」模式下還限縮了DSC系統的介入時機,容許車尾出現甩動的狀況!

儀錶板內的「多功能顯示幕」雖改以醒目的藍底白字,但仍遠不及528i的彩色圖像來得豐富。

前座椅均具備「冷熱通風功能」,並為10向電動調整設計。

其實在設定為「Sport」模式時,BMW 528i已經十分靈活,其動力輸出的反應與油門輕盈的程度幾乎與日裔車系無異!採「1.8升渦輪增壓引擎」設定的E200 CGI也有相同特質,以往雙B車款那種重腳的油門踏板與「起步溫馴、中高速有力」的特性,現在已經蕩然無存!動力幾乎是隨傳隨到、除電腦程式設定之故外,「多檔位變速箱」的迅速反應能力也是原因之一。

BMW 5系列全車系均配置了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這已經比多數的國產房車多出一倍的檔位!當駕駛人大腳油門的瞬間、變速箱內部更小的機械位移與更短的作業時間,反應在車輛動態上就是車速與轉速的同時提昇。

這當然得構築在高車價的基礎之上,相形之下就愈發顯得M25的超值!它也配置了一具「七速手自排變速箱」,在高度運動化的設定前提下,高速急煞時它還會自動補油(可惜的是沒有G37那種排氣聲浪),但由於其車身較重且與馬力輸出高達328hp的M37共用硬體設計(如245/50R18的巨大輪胎),因此動力銜接就沒有兩位歐洲對手那般出色。說白一點就是M25適合當轎車開,而想要擁有與BMW 528i、E200 CGI同樣輕盈油門反應的話,請加點預算入主M37。

已被高度電子化的排檔設計,在按下排檔頭的P檔按鍵後,不論位於何處,排檔桿都會「自動歸位」,跳回右上角的待命位置。

儀錶雖然維持了傳統的「兩大兩小」四環設計,但轉速錶下方卻增設了「彩色圖像」顯示幕。

同樣的,入門車型僅配置「五速手自排,Touch-shift」變速箱,但M.Benz不愧為百年汽車大廠!調較出來的動力銜接令人十分滿意,完全不覺得5速與7速之間有何差異。

漂亮的五環式儀錶板設計,中央的多功能液晶顯示幕可顯示油耗、音響曲目以及車輛保養等「繁體中文」資訊。可惜指針式時鐘質感不夠高檔,應該換用金屬材質指針設計。

 

免費訂閱一手車訊電子報 http://carnews.tw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