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未分類
  • 結合真實賽事的電競Raceroom 成為賽車手的路不再狹窄

未分類

結合真實賽事的電競Raceroom 成為賽車手的路不再狹窄

2018.09.26  作者:邱煒程  

  • 0
  • 分享

近幾年的賽車電競產業蓬勃發展,讓不少的車廠或賽事主辦單位開始投入這塊年輕人的地盤,目的是培育有潛力的賽車電競選手,成為真實賽場的職業車手,在歐洲早已開啟先例,這股風潮也延燒到亞洲,而Raceroom在馬來西亞和大陸成為首站。至於台灣,也剛成為Raceroom在亞洲的第三站。
 
圖/邱煒程、Raceroom Taiwan   協力/Raceroom Taiwan
 
多座亞洲賽道的選項
增加亞洲青年的投入度
 
賽車遊戲和賽車模擬器有那麼逼真嗎?這個答案或許要在真實賽場上廝殺過的車手才知道,所以Raceroom Taiwan首辦的競賽中,邀請陳意凡車手作為活動嘉賓,小編跟他聊天過後發現,車手在賽事以外也會使用中高階的模擬器作為訓練,因為方向盤裡的無刷馬達給予的力回饋感非常擬真,能模擬路面的碎石、胎膠、高度起伏、輪胎磨耗對車子動態的影響。以美國知名的賽車模擬器Fanatec來說,路面結構、碰撞、彈射起步、煞車、過彎等駕駛動作,背後都是由賽車工程師累積的數據設在模擬器的參數中,再給車手反覆的試驗整體動態,最後呈現的方向盤像沒動力輔助般的重手,當輪胎壓到路岩石、路面高度大落差、引擎超轉時會不斷的抖動,擬真度至少有70%,剩下的天氣、噪音、室溫、胎溫等只能去現場感受,因此最大的好處是讓車手在比賽前能熟悉路線。
 
除了硬體要非常厲害,遊戲軟體也得跟得上腳步才行。Raceroom於2013年上市,其母公司是德國KW避震器,他們將多年在賽場的數據,透過賽車遊戲公司Sector 3 Studio AB套入軟體中,壓縮與回彈的處理有KW的特性。不同於其他的賽車遊戲的是,包含WTCR、DTM和GT Master賽事都有授權予Raceroom,並結合這些賽事在進行時,選手也同步參與其中,形成賽事的「E-Sports」,低成本參賽方式讓新生代找到對賽車的熱情,而且擴展到亞洲賽道如雪邦、東望洋、珠海、上海、鈴鹿、泰國武里南等,讓亞洲選手更有機會參與這項賽事,甚至一圓職業車手的夢。


其實Raceroom主要是遊戲軟體的開發,賽車椅只是副產品,而模擬器也指定用Fanatec Elite CSL。為什麼不搭配動態模擬器呢?除了高成本考量以外,一般電競選手缺乏實車的訓練,動態模擬的困難度對他們來說很大。


方向盤的力回饋相當擬真,但會比現實中的動作誇張一點(就是要用力扯方向盤)。撥檔位的紮實度跟真車逼近,換檔時方向盤上的LED會顯示當下的檔位幾秒後,繼續顯示時速,非常方便。


踏板是採用Sensor去判斷深度,像輕輕的煞車踏板,即便踩到底,煞車力就那麼一點,要更大的煞車力得用力踹下去才有效。遊戲中關掉ABS的話,速度落到一定程度時輪胎就會鎖死,太快放掉煞車也很容易失控,正確的動作是重踩後再慢慢放掉煞車,還原度相當好。
 
台灣站與大馬E-MCS合作
冠軍可代表台灣參加總決賽
 
MCS由雪邦國際賽車場主辦的馬來西亞房車錦標賽,去年拿到Raceroom代理權後便開始辦「E-MCS」,並以WTCR作為賽事活動(目前Raceroom沒有納入MCS賽事在遊戲中),賽道設定是雪邦賽車場。而今年才拿到代理權的台灣,首次跟E-MCS合作,全額贊助冠軍到馬來西亞跟20位選手對決,前三名要開真的房車在雪邦奔馳,第一名可被雪邦賽車場簽約成為正式的車手,當晚的台灣冠軍—李致遠將代表台灣參加總決賽。錯過了這一次競賽,Raceroom Taiwan陸續的競賽仍會規劃,可要好好把握機會。
 
Chern與意凡的友誼賽:
從排位第一的小編,因起跑的失誤,讓排位最後的陳意凡直接超前。緊追在後中,發現他的行車線很完美,每個彎的速度像AI電腦計算好的一樣,讓出彎速度非常快,為了跟上他的節奏而自己在陰險的湯匙彎小失控,回過神後才看見車子已揚長而去,不過已達成小編向高手學習的目標,讓自己下次更進步。


全息投影的「Raceroom」標誌,象徵著未來創新的玩意,開始有廠商利用它來取代傳統的海報。


由Iris新生代女車手主持競賽,而活動嘉賓陳意凡車手也在一旁觀看選手比賽和分享車手面對比賽的準備。


有的選手出動賽車手套,但也有光腳參賽,在這裡沒有服裝的限制,非常的低成本。


從20位選手殺出重圍的4位選手進行決賽的PK,2台Volvo S60和2台FK2 Type-R在雪邦賽車場的廝殺相當戲劇化,位置不斷的改變,直到犯了小失誤,車距開始被拉開。現場的賽事直播,緊張氣氛和圍觀人數不比真實的賽車直播遜色,難怪很多廠商都想在電競產業分一杯羹。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