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X武士上陣 BMW二代X5現身

2006.09.30  作者:車訊網  

  • 0
  • 分享

◎ 換裝新一代強力引擎
◎ 內裝增添i-Drive介面
◎ 座艙增添第三排座椅


從原廠提供的圖片可明顯看出,新X5在外型上仍神似於1999年發表的初代車型,這部以SAV(Sports Activity Vehicle)概念所規劃的LSUV,以優異底盤設計、xDrive全時四驅而展現如同房車的操控特性與駕駛樂趣,並成為該級距指標車款。而從X5 II的設計概念可明顯看出,新車並沒有貿然大幅革新,仍延續SAV理念而進化,換上動力更強勁的新引擎並追加多項電子輔助系統,創造足以媲美性能房車的運動特質,期望讓新X5再度站上此一級距市場的最高位置。


延續原創SAV概念
獨到見解引領趨勢


當X5在七年前正式推出時,其SAV概念展現的運動特質及整體表現吸引許多上流社會的青睞,並快速成為該級距指標車款。即便這段時間增加許多競爭者逐鹿市場,但X5充滿肌力的動感造型與跑車性格早已紮下厚實根基,直至今日在全球已販售超過58萬輛,持續居於領導地位而屹立不搖。

但時間久了,X5總會讓人失去新鮮感,加上Porsche Cayenne、Audi Q7及新一代ML車系的推出,市場焦點開始轉移至其他產品身上。如Cayenne便以高價位與頂級Turbo的強悍性能創造出新話題,剛於國內上市的Audi Q7甚至複製了X5的產品概念,且配備與空間表現更上層樓,讓X5盤據的勢力範圍受到嚴重侵蝕,因此是到了X5 II該上場的時刻,LSUV級距也因新X5的推出而掀起騷動。

很難不被X5的外型所吸引,即便它進入市場多年,但充滿肌力的動感造型與跑車性格依然前衛且不顯老態,其產品特質完全符合消費者對BMW SUV車的想像。因此在初代X5完美且深入民心的前提下,規劃新一代X5並傳承其輝煌功績遂成為設計師的一大難題,要走向革新或者進化?今日已從新X5身上看到答案!

新X5的訊息於八月分曝光,但原型車早在去年便進行道路測試,而原廠正式發表時間則定在2007年初的北美車展。新車輪廓與線條比例依舊充滿強烈BMW風格,全新造型雖與前代神似,若不將圖片放在一起,實在很難看出兩代車型間的差異。但實際上新X5從外觀、內裝到底盤皆為全新製品,車頭擁有與新3 Coupe相近的頭燈設計,內部並提供雙光環及主動轉向氙氣照明功能,腎形水箱罩的體積也更為加大,引擎蓋上的雙排氣孔取消改由多道折痕取代,前保桿則與小改款X3相似。

將視線轉到車側,車窗規劃與往外突出的葉子板輪弧依舊,但腰部折線更加明顯而強化視覺上的運動取向,將X5既有的獨特線條與摩登造型更為突顯。而如此龐大身軀卻依然能維持0.34的風阻係數,與房車相較亦不遑多讓,充分展現BMW一貫的性能形象。

 i-Drive介面上場助陣
排檔機構改線傳控制


X5 II的內裝一樣精彩,駕駛艙內部主要架構經過全面更新並維持精緻水準,而最受矚目的就是BMW將i-Drive介面納入新X5標配以對抗Q7的進逼。也因此大幅精簡車內按鍵數量而提昇操作便利性,甚至連排檔桿都採用革新的Drive by Wire線傳控制,大幅縮小排檔結構占據的空間,手煞車改為電磁閥按鍵控制,使中央扶手與排檔座周遭的空間運用更廣泛。

中控檯架構與設計風格趨近於7系列,前座布滿大量胡桃木飾板,而新款跑車三幅方向盤除以高質感真皮材質包覆外,握感更加紮實,使新X5除坐姿高於房車、視野更遠、更舒適之外,操作邏輯與房車幾乎完全相同,接觸過BMW的車主都能輕易上手。在空間呈現上,為提供更多元的機能性與實用效能,此次特別增加活動式第三排座椅,成為BMW旗下唯一的七人座車款。至於其他配備方面,原廠雖未提及大型全景天窗是否會出現在新X5身上,但屆時應會納入配備項目中以提昇競爭力。

 為讓變速系統有更高的工作效率,X5 II換上新開發的FlexRay高速運算系統,並搭配扭力轉換器大幅強化的新款六速手自排變速箱,除將檔位切換時間縮短50%之外,其鋁合金排檔桿的控制邏輯也不同於過往。停車專用的P檔由按鈕取代,排檔桿後方並設置自排模式的Sport檔,操作更簡潔、便利。另外,5系列及7系列採用的抬頭顯示器也納入其中成為第一部配備HUD的LSUV。

先前已出現在BMW旗下產品的Active Steering轉向控制及Adaptive Drive車身穩定系統,此次亦納入新X5選配名單中。AFS轉向控制藉由線傳技術,讓方向盤轉向比例與輔助力可隨車速、駕駛習慣及道路狀況自動調整,低速的方向盤轉向更快更直接,轉動圈數更少,對市區街道或路邊停車的控制有極大幫助;高速行車則與傳統設計接近以維持穩定性,另外,車身動態亦是控制系統下達指令的參考訊息之一。而Adaptive Drive車身穩定系統則藉由防傾桿所追加的液壓伺服機構,高速行駛時可抑制車身側傾現象而提高穩定性。

 引擎功率大幅提昇
底盤動力配比更新


New X5動力部分維持三種選項,且每款引擎的輸出功率比過往更強悍。入門3.0si車型仍為N52B30鎂鋁直六引擎,但最大馬力輸出增至272匹,此將成為國內市場的銷售主力,另外尚有3.0d柴油及4.8i V8汽油引擎。

新X5 3.0i使用的3.0升引擎與其他BMW家族成員相同,擁有Bi-VANOS可變氣門正時及Valvetronic氣門揚程控制,但經重新調校後所輸出的272匹馬力比起330i的258匹要大上14匹,使這具引擎的加速能量與油門反應更直接,且運轉精緻性同樣有高水準演出;加上與X5 4.8i相同的六速手自排,其0~100km/h加速只需8.1秒,極速則可達225km/h。

頂級旗艦X5 4.8i以前代X5 4.8is所使用的V8引擎為基礎,同樣配置Bi-VANOS及Valvetronic系統,最大馬力輸出雖從360匹小幅調降為355匹,扭力也降至2.6kgm而為48.4kgm/3400rpm,可看出是為環保與油耗所作出的妥協。修改後的這具4.8升引擎在新款高效能排氣系統與ZF六速手自排協助下,0~100km/h加速只需6.5秒,極速為240km/h。

柴油版3.0d雖與’04年規格的引擎本體相同,但換上鋁合金材質的曲軸箱使重量減輕25公斤,並更換為新設計的雙渦輪增壓系統,採電子控制的序列作動方式而在低轉速便可提供強大扭力輸出。其最大馬力雖僅有231匹,但2000~2750rpm間卻可爆發驚人的53.0kgm峰值扭力,比4.8i的48.4kgm更強悍,0~100km/h加速只需8.3秒、極速為216km/h,且具備平均行駛100公里僅消耗8.7升燃油的高經濟性。

新X5在操控性方面除配置xDrive智慧型全時四驅系統、鋁合金懸吊結構外,RSC失壓續跑胎也首度列入標配項目中。頂級4.8i車款甚至採用20吋鋁圈與前275/40/20、後315/35/20跑胎,再加上新一代的DSC+動態穩定裝置,整套系統結合ABS、ASC-X、CBC、DBC、HDC及ADB-X等電子輔助裝置,透過多項感應器偵測車輛運動過程而作出適當反應,讓新X5展現更高層次的操控特性。

 這套xDrive屬於第二代規格的改良版,在前後傳動軸中央增設一電子中差,藉由車速及車輪轉速感應器的訊號回饋隨時調整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標準的前後驅動力分配從50:50變更為40:60,在遇到特殊路況時則可提供0:100~100:0的主動調整。而左右輪驅動力則由DSC+系統所分配,運用個別煞車獨立控制,使動力能轉移至具有抓地力的車輪。另外,X5全車系配置HDC陡坡緩降系統,能夠呈線性地自動將車速維持於低速狀態,以順利通過陡坡障礙與險惡地形。

就國內歐系LSUV市場的態勢來看,現行X5在銷售排行榜中一直有著優異表現,並未因多款新作的推出而受到影響。主力X5 3.0i的動力表現雖已落後對手,但依舊保有極佳的運轉精緻度,特別在高轉速域時,其Bi-VANOS可變氣門正時與特別調校的排氣系統,爆發渾厚排氣聲響與暢快能量。其SAV概念的底盤及xDrive四驅系統表現依然過人,加上全景天窗與前衛的外型設計,X5的魅力絲毫未減,因此全新大改款X5的推出更讓人期待。

 新X5強敵環伺
全面武裝添戰力


X5在性能與銷售上的優異成績,證明BMW當年獨自開創SAV概念的先知卓見,這類高級LSUV雖有多元化的機能性、強勁動力、奢華配備與越野能力,但車主很少將這些身價高昂的車款開去越野,大多數時間仍在一般道路使用並彰顯個人品味與社會地位。但也因LSUV有著笨重的車身與高重心,使得操控表現與駕駛樂趣成為最缺乏的部分,BMW察覺到這個問題點而創造出X5並引領市場潮流,且SAV概念已成為現今歐系LSUV級距的主要趨勢。

當然,現在的市場態勢與1999年完全不同,甚至連Porsche都加入此戰局,因此這位LSUV先知所面對的挑戰比起七年前更加嚴苛,而以進化來取代革新的概念是否能讓新X5克敵制勝?要等到明年新車正式發表才見分曉。據總代理汎德公司表示,新X5最快要明年第一季才進駐國內市場,屆時將引進3.0si與4.8i兩款汽油引擎版本,售價可能高於現行款5~10%。

X5獨創SAV概念

BMW自1999年推出X5以來,以SAV概念開創LSUV休旅車的全新風潮,其傑出的性能與操控表現、豪華舒適與深具動感的造型設計,深獲消費者的肯定與讚賞並樹立新標竿。在這七年間於LSUV市場已販售超過58萬輛的X5,並在全球各大汽車市場蟬聯銷售冠軍,即便大改款新X5訊息已曝光,但現行X5依然具有其獨特魅力。總代理汎德公司首次推出限量150台X5 3.0i月付33,333元優購專案,讓消費者輕鬆體驗X5的非凡性能。

BMW X5 4.8i BMW X5 3.0si BMW X5 3.
引擎型式 V8 DOHC 32V  L6 DOHC 24V  L6 DOHC 24V+Turbo 
排氣量 4799c.c.  2996c.c.  2993c.c. 
缸徑×衝程  93.0×88.3mm  85.0×88.0mm  84.0×90.0mm 
壓縮比  11.0:1  10.7:1  18.0:1 
最大馬力  355hp/6200rpm  272hp/6600rpm 231hp/4500rpm 
最大扭力  48.4kgm/3400~3800rpm  32.1kgm/2500~4000rpm 53.0kgm/2000~2750rpm 
前懸吊系統 麥花臣 ← ← 
後懸吊系統 多連桿 ← ← 
電子輔助 DSC+  ← ← 
輪胎規格 前275/40/20後315/35/20 255/55/18  ←  
變速系統 六速手自排  ←  ←  
驅動方式 AWD  ←  ←  
煞車系統 前348mm/後346mm碟盤  前333mm/後320mm碟盤 ←  
長/寬/高  4854/1933/1688mm ←  ←  
軸距  N/A  ←  ←  
輪距  N/A  ←  ←  
車重 N/A  ←  ←  
0~100km/h  6.5秒  8.1秒  8.3秒 
極速  240km/h 225km/h  216km/h 
售價(萬元) 約500 約320  約300 
  • 0
  • 分享
留言板(0則)
Inline Feedbacks
瀏覽所有回覆